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漫谈普通班管理
来源: 作者:陈同银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8-04-07

漫谈普通班管理

陈同银

 

近年来,教育战线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优生资源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处于竞争不公平地位的普通学校开始面临着生源危机,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就我校而言,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大,普通班的比例也不断增大,对普通班的管理任务相应就越来越大,学校从领导到任课教师到班主任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怎么办?首先要承认普通班现象是客观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普遍性。学校既然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这一现状,那就要全员动员,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经过一番努力,普通班的比例是可以缩小的,学困生的比例也是可以缩小的,最终可以实现生源的转换的宏伟目标——这是我校振兴的新希望。

关于如何管好普通班是全校上下每一个教职工在研究的课题,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本人认为,不是单靠哪一个人,哪一个方面的力量能做到的,而是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作为学校,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供大教育,净化大环境。优良校风能使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发挥“情境教育”的功能,产生巨大的“渗透性”影响,引导正确的“从众”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使学困生,后进生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受到陶冶和教育。

二、改变旧思想,树立新观念。对普通班、学困生、后进生的教育不能一刀切,学校应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有足够的灵活性,从而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对普通班、学困生,后进生的评定也不能一刀切,让班主任在普通班管理上有足够的积极性,让学困生,后进生也能看到进步的希望。从而使班主任能够充满信心地工作,使学困生,后进生能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三、做年级组的坚实后盾。年级组除了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外,还要肩负着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普通班的管理。对极个别屡教不改,影响极坏的学生只凭口头教育是无济于事的,这就需要为年级组撑腰,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加以专门治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棘手问题,对此学校应该立场坚定,坚持原则性,与年级组保持一致性。

学校育人的大环境好了,还需要营造班级的小环境,这就是班主任怎么做了,本人认为:后进班班主任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人和”治理,沟通情感。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普通班管理上,“人和”就是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提高。彻底消除与普通班学困生、后进生的沟通屏障是做好普通班思想工作的基础。

二“淡化”处理,稳定情绪。所谓的淡化处理就是淡化教育消极的一面,从而强化教育积极的一面。换句话说,就是淡化学困生、后进生的缺点,肯定、强化其优点。淡化缺点不只体现在批评适度,更体现在宽容,允许有一个自我改进的过程,表扬也要保证准确、得体,“淡化”的实质就是肯定学困生,后进生的闪光点。重新点燃其上进的火焰。学困生,后进生情绪稳定,学习信心增强后,再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给班级所带来的荣誉,创造条件让他们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用集体舆论促进步。

三、把握时机,强化教育。做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善于把握时机,所谓恰当时机就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时机,这常常与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关。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时机,班主任应该为后进生设置一个心理支点,心理支点是指能够触及人的心灵并因而获得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信念,使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较大的发展,甚至根本性转变的刺激。心理支点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设置好心理支点,班主任工作犹如找到了适合支点的杠杆,可以收到四两拔千斤的奇效。

任课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发挥优势协调班级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他们所教学科内容优势,协助对学生进行教育。任课教师通过学科渗透,进行广泛的德育教育,积极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这对于班级的管理无疑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关系优势及时了解个别差生的情况。这些后进生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感,害怕与班主任接触。任课教师既与学生接触较多,又不直接掌管学生的评语鉴定,因此与学生的关系比较随和,最有利于发挥桥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