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搭好“六个平台”夯实育人阵地
来源: 作者:李兴平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8-07-11
搭好“六个平台”夯实育人阵地
李兴平
摘 要:本文介绍了贵州省余庆中学发掘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加强德育工作的经验和取得效果。
关键词:德育 阵地
贵州省余庆中学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掘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搭好“六个平台”,夯实育人阵地,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办好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学校成立了业余党校、业余团校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抽调教学经验丰富的领导和教师给学生上课。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近十年来,学校举办 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各10期,参加学习的学生达1800余人,学习结业率达99%以上。经过学习,学员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 素质,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学生,促进了“文明团结、求实创新”良好校风和“勤奋善思、宏志力行”浓郁学风的形成。许多年满18岁的学员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积极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新党员发展工作。培养了入党积极分子100余人,发展学生党员15人。
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和班级团支部、班委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 教育活动的主体。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 信任学生,依靠学生,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是将德育落到实 处的有效方法。学校将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和班级团支部、班委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让他们有职有权,广泛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学 校坚持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制度,由各个团支部轮流主持,学生用中英双语演讲;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校园卫生 检查考核有学生代表参加;学生违纪的处理和学生处分的撤销要在学生中进行讨论并征求学 生意见;实施定期开展学生评教和评价班主任制度,并将学生的评价纳入教师和班主任的量 化积分;年级文艺体育活动主要由学生负责组织。
办好宣传橱窗、黑板报和“校园之声”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和“校园之声”广播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几年来,学校投资5000余万元,修建了田径运动场、校园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并充分运用这阵地,张贴教育名言,宣传文明礼貌公约和好人好事,报道国内外大事,开阔学生视野,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满足学生渴望展示与沟通的愿望。
建好成长教育培训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面向全体 学生,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主动的发展 。学校一方面要求教职工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实施德育导师制,任课教师根据班主任的统一安排,担任一个或几个学习上或行为规范上暂时落后的学生的德育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成长。学校建立“成长教育”培训班,编写了培训教材《成长——理想、信念、道德、法制》,对于有缺点,犯错误的学生,由专人组织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让他们学会做人,增强自信,克服困难,迎头赶上:经过耐心教育,热情关怀,学校后进生转化成绩显著,他们纷纷认识并改正了错误,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许多同学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各类高等院校。
办好学生文艺、体育和科技组织。学校建有“他山文学社”,社员约300余人,每月定期印编校园文学期刊《他山》;建有“学生记者团”,每月定期编印以时政、教育信息、校园 新闻、档案资料、师生作品为主的《关注报》。成立学生艺术团和校篮球、足球队等,并按计划开展篮球、足球联赛、田径运动会、春季越野长跑、节目主持人大赛、校园卡拉OK比赛、广场文艺演出、元旦文艺晚会、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建立信息技术、天文、生物、数理化等兴趣小组,开展电脑制作、花卉栽培、天文观测、实验操作、数学测量等活动和竞赛,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活力。
建好校外德育基地。余庆是红军长征三次转战过的地方,是贵州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之一—— 构皮滩电站所在地,是贵州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典型示范县。学校立足实际,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分别建立了以红军烈士陵园、小腮桥底、白泥罗家坡、茶坪农场、县气象局为主的红色、绿色、金色、蓝色校外德育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访问老红军、老干部、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乡土专业人才、农村致富能手等形式,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觉,接受教育和熏陶。同时,学校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张楚翰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梅宏教授等名人、专家到校作报告、举办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几年来,学校的高考成绩一直位居遵义市前列:学生田茂松的作文《何必再吃生肉》被人教社选人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必修)《写作与说话》(第六册)。学校普法教育和少年 模拟法庭被贵州省司法厅宣教中心和贵州电视台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