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构造队伍建设机制 激发民校发展活力
来源:教友社区 作者: 编辑:jiaoyu 时间:2009-10-27

    构造队伍建设机制 激发民校发展活力

        近年来,随着民办学校的长足发展,公民办教育共存共荣的格局业已形成。与此同时, 重点高中超常规扩展,民办学校蓬勃兴起,引发高中段教师甚或是一般教师严重缺员。各学校或加官进爵, 或股份相许,或高薪诱惑,一时间高中教师市场奇货可居。 一些教师频繁流动,甚至学期中途丢下学生,不告而别。因人员流动队伍重组带来的公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整合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困扰诸多学校的重要问题。

         我们沭阳县正德中学利用新建初无历史包袱的优势,轻装上阵,激发民办学校的体制活力,着力构建学校自有特色的队伍建设机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无限生机。

          一、研判队伍整合的大势

         我们认为,民办学校和高中段教育发展带来的教师短缺现象及由此引发的教师队伍建设难题只是阶段性的问题,随着社会办学热的日趋理性和高中教师队伍的不断充实,教师择校和学校择师将渐趋平衡和合理.如果为眼前的平稳放弃原则,迁就将就,管理软弱,人心涣散,势必转成痼疾顽症,学校前途必然暗淡无光。

        为此,我们沭阳县正德中学历经困难、怀疑和非议,冷静看待和处理教师流动现象,着眼长远,大胆整合教师队伍,终于形成了目前大局稳定,品位初具,轮廓初显,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

         二、探求心力聚合的途径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们的教师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由于教学经历和经验不同,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里既有经过省重点中学锤炼,经验丰富、精力旺盛、成果丰硕的青年骨干教师;也有经验初具,尚需精雕细琢的来自一般高中的老师;还有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要把各有心思,各具习惯的百十号人变成正德人,必须多方寻求途径,才能实现教师队伍的规整、融合和壮大。

         1、             前途召合

         最吸引教师的是学校的前途,留住人才的关键也是学校的前途,。我们正德中学在民办学校中率先建起高品位的平民学校,高起点规划,高规格配置,高标准管理,取得众多骄人的成绩,让老师看到希望,对学校的前途充满信心,就不会为一时之利所动,安心踏实地为学校发展尽心竭力。

         2、             人格亲合

        虽然说举办民办学校获取合理回报是众多办学者的初衷,但同时只有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理想来追求,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办,才会学校的长远发展,唯有如此,也才会有稳固的和更多的回报。

         我们沭阳县正德中学的主要管理者也是学校投资人,我们不为一时私利所动,摆正自身位置,依托学校建立与教师员工平等的人际关系,公开公正公平处理学校事务。用高洁的人格亲合人,而不是用老板的权威来压服人。注重学校管理层特别是核心人物自身的人格塑造,成为正德初创时期人才聚合,发展过程中人心凝聚的法宝。

          3、             思想统合

         学校思想是学校的灵魂,统合的核心。我们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广泛吸取办学经验,因时制略,确立“陶人之常情,扬我之个性”的教育理念,践行正德特有内涵的办学思想:遵循教育市场规律,依法治校,以德理校,机制立校,教研强校,创建个性鲜明、内涵深厚、品位高雅、与时俱进的现代学校。倡导崇德敬业、自强创新的校风;严谨求是、铸魂启智的教风;砺志笃学、修身健体的学风。用清晰实用的学校思想统合教师队伍。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大张旗鼓的爱校教育。教育老师在充分享受正德爱的同时爱正德,在分享正德事业成功的同时分担创业的艰辛。对于有悖学校方向,有损学校形象,有碍学校发展的言行立即纠正和处理,决不姑息。

         4、             制度整合

        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实现教师队伍的科学整合。全体教师对于学校的常规制度,通过规章流程的教育,能够知道;通过增强制度意识,能够想到;通过身体力行,能够做到。

        学校探索体现教师学识水平,尊重个人价值,激励个人发展的星级教师评议制,实行与教师基本素质和工作岗位挂钩的结构工资制,实行与教师教学成效挂钩的绩效工资制,实现按能、按劳和按绩取酬的有效结合,激发教师最大的工作热情。学校构建同行评价,教学绩效与学生反馈相结合的多重教师评价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将不同层面学生的提升和后进生的关顾有机结合。

         5、             情感粘合

        尽管学校创建过程中资金严重困难,我们总是把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保证教师福利,为教师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作为关涉教师切身利益,维系教师情感的重要工作来做。对于客籍教师的生活、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职员工的大小难题,学校总是给予积极主动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每个管理者的不同层面的情感亲合实现全校教师的情感融合。

         三、细化梯队锻造的措施

        1、磨练管理梯队

        (1)放胆任用

         正德中学初创时,严重缺乏有学校管理的经历和经验的管理人员。我们解放思想,扬长补短,对具备基本素质和工作热情的青年教师大胆任用和培养,经过磨合和锻炼,形成了目前学校决策层、中层和基层完整的管理梯队。

       (2)制度管理

        学校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立下规矩,制定切实可行的纪律制度;养成习惯,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健全纪律制度,用制度“管”;强化领导责任和效率意识,分清职守,全身心关怀学生,消除管理盲点,用机制“管”。

       (3)适度引导

        管理梯队形成后,学校不断整顿领导作风,强化领导能力,注重领导艺术,柔化各种关系,实现民主监督与集中管理的有机统一。学校建立健全管理部门,调顺符合学校规模和实际情况的“集中统一,条条指导,块块运作,条块联动”的管理机制,强化领导工作的责任和效率意识,做到管理责任明晰化,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注重工作的督查和及时总结,确保学校的良性运转和平稳发展

         2、锻造师资梯队

        (1)      重塑形象

         我们把道德品质作为教师选聘的首要条件和教师管理的中心工作。学校设定高标准要求正德师生员工进行形象重塑。改变对教师能力资源竭泽而渔的做法,注重教师能力资源的不断生成,在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同时,培养学校自己的名师。

        (2)      生成实力

         在教师梯队建设和教师培养中创造条件,创设环境,明确引力,加大推力,提供助力。学校既强化有一定教学经历的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的管理,也注重培养初出茅庐、素质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既注重当前教学需要的实力,又充分考量有利学校长远发展的潜力。通过鼓励学历进修、参加培训、邀请专家讲学等形式强化教师培训。

       (3)      规整行为

        培养教师注重正确性,做到讲对;分清重难点,做到讲准;追求艺术性,做到讲好。要求全体老师认真研读高考信息和新课标,用高考指挥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用新课标衡量课堂教学的成效。学校认真落实“教学六认真”要求,实行“教学六认真”量化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教学档案,规范教学行为。学校为教师办公配置电脑,联通网络,鼓励老师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4)      形成特色

        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强调听课制,充分运用合力,深化课堂教改。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课型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讨建立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经过培养和锻造,学校多位教师荣获全国、省、市、县多个教学奖项,成为一支整活力为合力,化实力成实绩的优秀教师梯队。依靠正德人的共同努力,短短三年,我们沭阳县正德中学已发展成为拥有109位专任教师,1800多名在校生的中等规模的完全中学。学校先后荣获市先进民办学校、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县教育行风先进单位、县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县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百位师生在全国、省市县级获奖。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吴霓博士一行,省教育厅周稽裘副厅长,市委仇和书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良性运作和发展态势给予充分肯定。随着包括队伍建设在内学校机制的不断构建和完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民办学校的体制优势和固有活力进一步发掘和展现,推动民办教育事业向着更高层次更快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