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造就优秀,追求卓越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黄光成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2-30

 

造就优秀,追求卓越

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 校长 黄光成

我们的人才不乏优秀,但却很少卓越。就像我们有很多的中学生在世界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其他学科的奥林匹克大赛中屡获国际金奖,但他们在大学毕业以至获得博士学位若干年后却没有一人荣获诺贝尔奖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回溯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学生个性的培养基本上处在边缘的地位甚至是关注的盲区,他们大多被片面的纪律规范挤掉了:学校和班级教育中强调过多过死的是“整齐划一”,是 “步调一致”,是“思想统一”;运用最多的教育方式是“管”、“卡”、“压”、“堵”。不容许学生的思想自由跑马,只想让学生的大脑成为“权威”思想的跑马场,个别学生特殊而合理的要求常常被“铁的纪律”和“大局为重”所戕杀,一个集体形成“千人一面”甚而“千人一念”。尊敬变成顺从,遵守变成盲从,学生的个性非但没有得到健全,简直连被尊重都谈不上;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学生的创造力非但没有得到激发,反而是被扼杀。

其实,个性是一种资源,良好的个性是一种优势资源。爱因斯坦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往往是因为它性格的成功。”教育的本质就是解放人,其中就包括维护与健全学生的个性,以利于他们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资源,从而为他们未来创业奠基。所以利用多元认知理论,对学生进行量身培养,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让他们出类拔萃,从优秀走向卓越,是良好教育的应有之义。

优价必需优质,优质必需优师,优师必然优生。张扬个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张扬的学生。教学既是科学,更是艺术。科学就有科学的规律,艺术就有艺术的自由。教学有大法而无定法,有大法就是尊重科学性,而无定法就是发挥艺术性。由此可见,在充分研究科学性、遵循规律性的基础上,在认真落实教学规范,履行教学必然的同时,尊重教材的独特处理,珍惜教学的多样风格,鼓励教师的鲜明个性,是优秀学校的应负之责。

只有这样,方能培养出有特长的教师,方能教育出有特点的学生,方能培育出有特色的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