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美丽人生”第一步 铺就主题教育大风景
——苍南中学“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创建活动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苍南中学(325800)杨道想
“美丽每一位苍中人的人生,让每一位苍中人拥有美丽的人生”,是苍南中学“美丽人生”德育工程的起点与归宿。2005年,苍南中学直面多年来德育工作的得失,立足学生现实,围绕学校的育人中心,开始了“美丽人生”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实践与探索。2006年,苍南中学被温州市教育局评为市主题教育月活动德育特色学校。2008年4月30日,中国教师报以《迈出“美丽人生”第一步》为题整版报道了苍南中学实施“美丽人生”德育工程与“主题教育月活动”的情况。
一、在教育的多维时空中确立主题教育月活动体系
作为“美丽人生”德育工程的基本载体,主题教育月活动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阅读教育、网络教育、志愿奉献教育、劳动卫生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体育科技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法纪教育、爱国礼仪教育、孝德感恩教育等11个与学生现在及未来密切相关的主题为重点,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整体构建学年度德育内容体系。
1
、2月:“读书·网络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读书节与班级博客(网页)大赛,
培养广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
3
月:“奉献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学雷锋纪念日、省志愿者日、植树节、“慈善一日捐”活动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和法纪教育。
4
月:“科技·艺术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世界读书日(
5
月:“劳动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开展庆“五·一”和“五·四”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结合母亲节,开展孝德感恩教育活动,落实劳动铸就美丽人生的理念。
6
月:“心理健康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同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结合世界环境日(
7
、8月:“社会实践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丰富知识、增长才智;结合党的生日,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结合建军节,开展军训、慰问部队、夏令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热爱人民解放军和遵纪守法教育。
9
月:“爱国·礼仪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教师节,开展尊师爱生系列活动;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对学生进行爱国、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良好的文明习惯。
10
月:“体育与人生”主题教育月。结合体育节
,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增强全民健身意识
;
结合国庆节和校庆纪念日(
11
月:“诚信与人生”主题教育月。
结合期中考,在全校学生特别是高一年级学生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精神;以求真、向善、爱美、诚信为主题开展
“
求真杯
”
辩论赛、高中生作文现场比赛及英语文化节活动。
12
月:“安全·法纪与人生”主题教育月。
结合
“
平安校园
”
创建和世界艾滋病日,强化学生的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结合成人节,对学生进行成人教育和学校精神教育。
12
个月的主题教育活动按《主题教育月活动方案》开展,遇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顺序,我们不仅将时间横跨三个月的十佳学生评选活动、班级命名活动分别融入到上半年、下半年主题教育月中,还将有关主题教育与我国一些传统美德教育进行组合,使每年的主题教育月活动内容有所创新。如
“
劳动·感恩与人生
”
、
“礼仪
·孝德与人生
”
主题教育,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与美德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努力达成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统一和谐。
每个主题教育活动月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根据时间进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目标相异的系列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在内化后再实践、再提升。
第一阶段:自我认识、自我参与。
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进行思想发动。通过各种会议、学生集会等进行思想发动,使大家认识到参加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二是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基本状况,了解学生对开展主题活动的基本认识和希望、要求等,从而使活动的开展更受学生欢迎。三是制定活动实施计划。通过调查研究和召开专题会议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并加以不断地修改完善补充。同时参与活动学生明确个人参与活动的计划,班级做好考勤工作,政教处、团委做好审核工作。
第二阶段:自我体验、自我强化。
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培训工作骨干。对主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二是加强过程管理。对各项活动比赛都要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要有具体明确的比赛细则,要有具体的计划,要加强对活动比赛的过程管理,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总结表彰工作。三是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通过各种媒体、集会、活动现场布置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四是强化安全和后勤保障工作。这一阶段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同时坚决贯彻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性和区别对待、分类开展的原则,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样、承办主体多元面向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体验。
第三阶段: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开好总结表彰大会。学校通过总结表彰大会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肯定成绩,寻找差距,从而使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开好主题班会。各班通过举行主题班会,拓展和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征求广大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组织学生谈感受、谈收获。
通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的打造,逐步构建出“目标序列化,组织网络化,常规制度化,管理全员化,活动多样化,评价标准化”的德育课程体系,推动了我校的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进程,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让全体学生真正成为主题教育月活动的主体
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的灵魂和关键是确立学生是活动主体的理念。让全体学生成为主题教育月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积极参加者,学校须把德育活动的舞台交还给学生自己。每一个月,由学校统筹决定主题教育月的核心精神,之后的具体活动策划,便集合校团委、学生会的学生代表共同商讨。
为了避免活动精英化倾向,切实有效地调动每一个学生投入到主题教育月活动中去,学校尝试实行班级申请承办学校大型活动的制度,引入项目制、招标制、承办制,确定班级承办“科技·艺术与人生”主题教育月中的“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创作与朗诵比赛、“劳动与人生”主题教育月中的“蓝色梦幻”服装设计大赛等大型比赛。我们将主题教育月活动作为校本活动必修课程来建设,尽量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从征集方案、设计过程、印发通知到具体组织、总结评价全程参与,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能力,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从活动的组织到策划,再到实施和反馈,学生真正做到了德育活动的自我构建。可以说,在整个主题教育月活动中,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正逐步向“学生想,学生做,教师引导”的方向改变。做到适切学生实际的才是最好的主题教育月活动。
三、追寻“特色”之美提升主题教育月活动品位
特色是一所学校精神内核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优势的集中反映。多年来,苍南中学坚持“活动与育人齐飞,创新共发展并重”思路,围绕主题教育月这一品牌,选择了体育、心理健康、爱心奉献等月主题为学校重点创建的特色项目,积极推进“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也因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田径),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温州市一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温州市汶川地震慈善赈灾捐赠爱心奖、苍南县“慈善之星”等荣誉称号,而提升了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品位。
在特色项目创建中,学校树立质量立校意识,贯彻“以人为本,全员覆盖”的原则,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便彰显此特色。一是积极构建心理工作的三级网络体系,分层次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成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为龙头,以心理辅导中心为枢纽,班主任、骨干教师、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的工作网络;大力推行心理委员制度,落实朋辈心理互助措施,构筑心理同盟,挖掘学生间蕴藏的能量,让朋辈做学生心灵的开拓者。二是坚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课堂心育渗透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学生个别心理辅导与学校整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研究,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始终坚持“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系统工作中深层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以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贯彻实施。
此外,学校坚持“兼收并蓄,鼓励创新”理念,立足传统,着意创新,力求在活动的旧瓶中装进独具匠心的新酒。如学校
将“爱心奉献,孝德感恩”主题教育贯穿于“奉献与人生”、“爱国·礼仪与人生”、“劳动与人生”、“社会实践与人生”等主题教育月中,
开展了(1)体验式活动,塑造学生的爱心品格;(2)参与式奉献,营造慈善爱心教育活动氛围;(3)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拓展慈善爱心工作的空间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凸显特色的活动。
以精心策划主题教育月活动与慈善爱心工作的契合点为例,2008年以来,慈善爱心工作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大,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大型爱心捐献活动10次,资金总额达720530元。同时,吸收社会资助资金510000元。
实践证明,
主题教育月活动特色项目的推进,不仅丰富了学校特色品牌的内涵实质,而且普及了师生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师生健康向上、极富爱心的精神品质,为构建师生的“美丽人生”与建立“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不断反思是主题教育月活动的生命力
制定主题教育月活动内容时既要“随波逐流”,又要“独辟蹊径”。例如,我们将3月主题月教育确定为“奉献与人生”主题教育月,原因是这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报纸、电视、电台上、街道里到处是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
的宣传报道,我们的活动随着这股波浪就能增加动力,减少阻力,借势发力。但我们又不落于俗套只是零星分散地搞些上敬老院慰问、上街道扫地之类的活动,而是紧紧围绕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精神”、“钉子精神”深化细化活动,并培养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成果和幸福,学会在学习中与别人合作和公平竞争,学会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这样的“独辟蹊径”让学生觉得德育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造作和刻痕,这样自然就有生命力了。为使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开展富有成效,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主题教育月活动落实形式的活泼多样化。追求形式的活泼多样的同时,要求立意高远,力求使活动深化。比如,“社会实践与人生”主题教育月中,在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探索实践的同时,更注重乐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再如,“爱国·礼仪与人生”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也把美化个人品行的常规教育齐头并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第二,主题教育月活动落实要以品牌铸造为前提。主题教育月活动不要平均用力,学校应立足实际,整合资源(网络、大学社团、社会活动等),不断寻找与其他活动的结合点来进行品牌建设。力求增强品牌活动的兼容性,增强吸附力,生发出新的活动内容和工作举措,使品牌活动始终保持旺盛不衰的生命力。
第三,主题教育月活动落实分层构架、保障有力。要协调好从学校领导到团支部、班委会的四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基础层)的构架工作,并对常规活动进行刚性的规定和考评,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强毅力行,使活动保障坚决有力。
第四,主题教育月活动落实的回顾总结与巩固延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主题活动真正起到“导向、凝聚、育人、激励和传承辐射”的德育作用,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即在主题教育月后要及时进行“追踪教育”,及时将活动效果反馈给承办单位,认真做好反思工作。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第五,坚持主题教育月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德育工程课程化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主题教育月活动要真正保持生命力,不能仅仅靠显性的德育活动,还应通过校本课程的学科渗透,逐步将主题教育月活动按照课程设置要素要求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加以规范管理,使美丽人生德育工程的主要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一得到落实。近年来,我校依托活动先后编写了《托起明天的太阳——青年禁毒教育读本》《带着阳光上路》《化学与健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等读本,开出了“演讲与辩论”、“劳动与卫生”、“化学与生活”等选修课程,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视野,也为学校的德育工程特色深化、强化奠定了基础,有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今后,学校将在建立主题教育月特色活动的综合性、有序性的科学评价,继续发挥主题教育月活动的教育功能、课程功能、评价功能和辐射功能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