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提高新
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特对“自主
互助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各个环节的探究,体现学生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互助学习,落实“三互”——互学、互讲、互检,体现教师要顺学而教,强化“三导”——导学、导思、导练。
关键词:
自主
互助
高效
历史
课堂教学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课改实施的关键。围绕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针对我校班额大,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推行“自主 互助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实验,让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参 与,共同提高,达到师生互利双赢的目的。在历史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得益于“自主 互助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素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主 互助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
一、“自主
互助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1 、人本主义思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教育的目的 —— 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和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经过长期的探索、修正,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升。
2 、现代教学论赋予教与学新的含义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 ,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 即借助知识的传递,特别是通过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价值和能力来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现代教学论赋予教与学新的含义。
教: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欲望是前提,有了欲望,才能走进知识;学习潜能是内在品质,有了品质,才能如饥似渴地去理解掌握知识;学习能力是成果,有了成果,才能获得成功感;个性发展是目的,达到此目的,才是教的本质含义。
学:改变学生状态,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强化参与过程。主动意识是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参与过程是指学习过程,在过程中体验感悟,获得学习策略和学法。
二、“自主
互助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诠释
打造自主互助高效的历史课堂,这个提法有三个关键词:自主、互助、高效。自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自主学习,或是群体性小组内的学习。互助:成立学习小组,以两人或四人一个小组为宜,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高效:当堂达标、教学有效、课堂高效,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显然是离不开课堂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切实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
三、“自主
互助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凸显的要点
1 、坚持一条主线。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助学习,落实“三互”——互学、互讲、互检,要体现点(教师)对面(学生),点(学生)对点(学生)的结合。
2 、彰显一条辅线。
教师要顺学而教,强化“三导”——导学、导思、导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记忆、学会合作、学会变态(态度、心态、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四、基本流程
(一)、情境导入
过去性是历史知识的最根本特征,即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全部实践活动,指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这种过去,从本质上讲都是历史的陈迹。历史不能重复出现。因此 历史教学是需要一定的情境的,要营造自然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我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 《滚滚长江东逝水》来导入新课,同学们一边听歌曲,一边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仿佛回到了过去,完全沉浸在当时的处境中。穿越时空的隧道,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那战火纷纷的东汉末年。
(二)学案导学
学案是实现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关键。学案导学要关注学情,提示学法,打通达标通道。学案导学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斯托利亚尔认为:“知识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学案的编制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要解决本节课学什么,必须含有知识点,也就是本节课最基础的知识目标,内容不宜过难。
2、 要有学法提示,解决如何学的问题。
3、 要学生填写问题清单,学生在学习中还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4、 要有检测内容,试题要体现梯度,方便学生在互助中学习和讲解。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和二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在情景导入后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完成,然后第三、四方面的内容要求在小组互助学
按照学案,明确目标,学生自读自悟,适当梳理归纳,或利用学习互助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强调自主就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个环节重点是落实知识目标。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一是在于教师的引导,学案设计要科学、有实效。二是在于教师的评价。要及时总结学生使用学案的情况。三是在于教师的正确认识。要对学生充分相信,大胆放手。例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出示学案,自主学习环节主要是请同学阅读课文,完成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填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填表,落实知识点。选择完成较好的表格进行交流并点评,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形成共识。
(三)、互助学习
古人云“授人之鱼,不如教人以渔。”自主探究、互助学习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探究活动。 主要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是针对教师学案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问题清单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交流,采取的形式可以是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结成对子,共荣共进,互助共赢,实现“兵教兵”的教学策略。这个环节意在全员参与,消灭“干坐”生。例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学案中的问题有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少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选代表发言,谈本组讨论结果后,教师给总结。
(四)、总结提升
在自主和互助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是确保课堂高效的重要前提。教师要适时总结提升,抓住共性问题,对学生互助不能解决的问题答疑解难;把当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理清思路,揭示解决同类问题的规律,落实能力点;适度拓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提出对于曹操,两把火烧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那我们又怎样评价曹操?主要以下四个环节的设计:
1 、我眼中的曹操 2 、历史事实中的曹操
3 、名人眼中的曹操 ” 4 、我对曹操的再认识
这种对曹操层层递进式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使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曹操的认识达到一定高度,还曹操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五)、练习检测
练习检测可视为教学的一个环节,练习要堂堂有。检测可视学习内容而定,但每周至少一次。安排练习环节意在学生自我强化,提升学习能力。练习环节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学生自编为主的练习,主要是针对互帮互助学习小组中个别学生不理解的问题,由另一名学生出题,进行变式练习,或者是学习小组自编互检。二是教师导练 : 编制练习题,要分三个层次,即基础练习、应用练习、拓展练习。可以提前编制在学案中,这主要体现分层次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基础性练习必须达到学生百分之百掌握。能力和创新型练习可视学情而定,做到心里有数。无论是哪一种练习形式,教师要善于总结、提升,指出哪些学生在哪些方面有缺失。例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进行知、能分级训练,既巩固了基础,又提升了能力。
(六)、总结归纳
学友之间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在全班交流。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归纳知识体系,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强调,评价学友表现。例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更清晰明了,也是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一个提升。
五、实施
“自主
互助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
现状及反思
如今,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所教的班级已经实行一个学期了,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生生之间、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已成为习惯,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 “ 一语既出,百家争鸣 ” 的情形。这种模式下的历史课不再那么枯燥,不再是老师的 “ 一言堂 ” 。很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已经慢慢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因为他们变得会主动思考了,会提问了,不仅课下问老师,课堂上还像老师一样检查提问同学, “ 小老师 ” 们越来越厉害,大有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的势头。但是还有一些方面不够成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思考:
1 、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安排,什么时间完成,放在课前,还是放在课上。
2 、教师上课讲授时间如何把握,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讲解,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如何把握。
3 、“自主、互助、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教师少讲不等于不讲,如何使“精讲、点拨 ” 得到很好的把握。
4 、学生拓展练习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有效训练很重要, 怎样才能力求题型的多样化,巩固练习有针对性。
5 、“自主、互助、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运行的基本单位就是学习小组,如何更好地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制定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虽然做了尝试,但仍然不成熟。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
E'>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自主、互助、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了课堂结构,调整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生动起来。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但是,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没有尽头,只有不断攀升的阶梯,课堂是永远没有标准模式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
还要不断努力,对“自主
互助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探索,打造真正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作者: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作者:陈大伟) 中国文史出版社
3
、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作者:许金生)
4
、、
现代教学论(作者:裴娣娜 )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5
、《活力课堂》 (即墨28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