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特色高中的“校本化”创建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康旭成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1-07

特色高中的“校本化”创建
陕西省绥德中学    康旭成校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但是,现在的普通高中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办学模式基本相同,“千校一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因而鼓励高中多样化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是当务之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创建特色高中正在引起教育人的关注,而立足校本的“校本化”创建将是必经之路。
         一、重视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是构建特色高中的前提条件
         1、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根本。学校是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重要阵地,凡是国家出台的各种制度、文件,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收看新闻、学习文件、做笔记、写心得等途径将国家的最新消息告知每一位师生,也可以通过大合唱、辩论会、做板报、开辟橱窗、演讲比赛、专题征文等活动将国家的新动向、新举措投入每一位同志的心灵。近年来,绥德中学在落实三个代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书香校园、学习吴大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中,均获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
         2、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是关键。开齐开足“必修课”是贯彻国家意志的表现。开好“选修课”是学校个性化、特色化的象征。创造性的开设“自修课”是学校文明与和谐的象征。开好“活动课程”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体育竞技、社团活动、讲座活动、自办画展、自编话剧等能营造良好的校风与学风,这也是创建特色化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狠抓落实是保证。抓好落实是关键。围绕落实做文章,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期盼。首先要做好行为落实。及时制定宣传内容的实施方案,科学规划落实时间、范围、目标、内容、效果等,组织好领导小组,专人专管、及时处理,有效督促,确保效果。其次要抓好思想落实。只有看新闻、记笔记、写心得是不够的,通过名家讲座、演讲活动、朗诵比赛等各种形式,将国家意志、领导讲话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二、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模式,是构建特色高中的灵魂
        1、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科学把握教育方向。当前,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能够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有效落实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把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是科学把握教育方向。这是所有学校的共性。然而,继承教育优良传统,响应国家号召,及时开拓进取,打造教育品牌的过程就是创建特色的过程。
        2、确立无差生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师,我们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教好,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即便是那些调皮的、贪玩的、学习差的、不太有礼貌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相信,只要教育得法,他们也可以在某些领域成才。近年来,绥德中学的二本以上的升学率越来越高,受到省、市领导的广泛关注,受到广大学子的青睐,这与学校的管理、教师的付出以及学校确立的独特的无差生理念是分不开的。
        3、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修养与业务水平。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自身发展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拥有“一桶水”必须向拥有“长流水”转变,在师德领域、专业领域、能力领域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新课程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发展必须带动教师发展,所以,教师终身学习是主客观发展的要求,是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也是特色高中发展的要求。
        4、确立吃大苦、干实事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温家宝总理说,对人民的爱和奉献,是人的道德情操最崇高的表现,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促发展的教育事业,也是伟大而光辉的事业。当前,我们的大部分老师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殚精竭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绥德中学的教育质量能够走在全市前列,这没有广大教师吃大苦,干实事的精神与意志是做不到的。没有广大教师对教育独特的爱与理解是做不到的。陕西省教育厅吕明凯副厅长感慨的说,绥德中学的老师们很辛苦。
        三、狠抓教科研,是构建特色高中的核心任务
        教育科研特色化推动学校教育的特色化。2010年度绥德中学获得陕西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绥德中学的教育科研已有一定的规模,在省市县范围内已有一定的影响。
         1、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多年来,学校从宏观上对教育科研实施规划:第一,构建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题网络,引导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师参与,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创新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模式。将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与第一线的教学人员分开,使其分别从事各自工作领域的课题研究,突出课题研究的实用性、针对性。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提高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三、狠抓课题研究的立项管理。解决打击“立项结题两头热,研究过程中间冷”的现象。必须抓好过程管理,落实科学性、规范性,力避随意性、盲目性。第四,强化教育科研,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教育科研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解决方向性、实效性、技术性问题,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传递先进的理念,为管理者传递有效的方法,为教师传递科学的理念,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解决应用性的问题。
        2、赛教活动与打造精品课。
        以绥德中学数学组为例。绥德中学数学组目前共有44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3 名、高级教师 8名,中级教师30名,初级教师3名,班主任 15名。其中市级教学能手8 人,县级教学能手15名、国家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5人。二级教练员8人。有4名教师是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有10名教师是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校长康旭成、书记王守文,均为陕西省数学特级教师,榆林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顾问刘永春为陕西省数学特级教师,获苏步青数学二等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副校长王炜同志为数学高级教师,榆林市数学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亚飞老师2002年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说课大赛获一等奖;  2004年高飞老师参加陕西省中青年数学课堂实录大赛获一等奖; 2008年王向琦老师参加陕西省中青年数学课堂实录大赛获二等奖; 2007年王有军老师获得榆林市高中数学教坛新秀称号,2008年在榆林市数学年会上示范授课。2010年崔世轮老师在第五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近年来,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有2人获一等奖,50人获二等奖、156人获三等奖。绥德中学数学教研组也多次获省级优胜奖,辅导老师王玮、马克明、苏虎、高飞等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级教练员称号。
         四、打造特色项目,是构建特色高中的必由之路
         1、科技制作活动。多年来,绥德中学校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先后组建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成立科技制作室,开展了多种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刘晓宇、张尚珍、田峰、刘岗等老师在2004年以来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教育工作者发明与科教制作展评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其中第六届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作品展评活动中,田峰老师的《分离式经济型节能灯》接受了专家的现场提问并进行答辩,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科技创新奖两项大奖,同时受到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奖励,这是陕西省目前获得的最高奖。2008年9月刘晓宇老师获市青年科技奖。他们所辅导学生在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市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在市级信息技术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7项。2005年以来,该校连续六年获得榆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集体奖。科技制作是绥德中学教育教学的一大亮点,也是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动力点。
         2、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对一所学校来说,显得尤为必要。(1)创建必要的管理制度。(2)加强心理咨询,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咨询主题可涉及学生人际、学习、情感、就业、未来等许多方面。中心开通心理热线,接受校内外重疾学子、不愿透漏姓名的学子的电话咨询。(3)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心理志愿者的健康成长。根据实际情况,中心吸收了部分心理专业研究生以志愿者方式作为现场心理咨询助理,协助开展心理咨询。为加强对他们管理,可实行两人值班,接听(接待)详细记录、成员定期辅导和例会制度等。(4)开展讲座和心理工作坊,促进心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5)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健康运行。
         3、校园讲坛。校园论坛是广大师生学习充电的理想场所。第一,每年度定期邀请全国众多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第二,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的光碟和视频。第三,邀请本地区、本学校的优秀教师讲学或授课。第四,组织广大获奖教师、外出培训教师等培训或讲学。第五,邀请知名校友回母校讲学等。
         4、亮丽的音体美。 绥德中学是一所公办寄宿制普通高中,音体美特长生的培训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多年来,音体美专业生都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活动。体育特长生利用早晚时间坚持训练,虽比较辛苦,但看到他们一个个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样子,似乎看到了高考的喜悦。音乐和美术特长生则每天利用一节晚自习时间,由专门的音乐、美术老师给他们授课,教他们先夯实基础,然后再展示个性。这些学生文化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每年高考都能喜获丰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走音体美培训这条路。 特别在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时刻,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将会大放异彩。在校园卡拉ok大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各年级的文艺汇报演出、歌咏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期间,是同学们最活跃、最团结、最投入的时刻,也是最能陶冶同学们情操的美好时刻。
        五、独特的校园文化,是构建特色高中的内在要求
        1、美化校园环境。作为特色高中,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建筑和学习环境。整体结构既要稳健大方,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整个校园既要绿树成荫,又要鸟语花香;既要彰显文化内涵,又要充满灵气与情趣;既要蕴育创新理念,又要体现学校的独特气质。
         2、构建特色文化。第一,特色高中首先要有自己特色的校史、特色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服等。第二,确立必要的仪表、仪礼。第三,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第四,形成特色的校风、学风、教风。第五,整个校园,每一扇门、每一堵墙、每一个垃圾桶、每一个桌子、每一把椅子、每一个电脑、每一个碗、每一双筷子等都是文明的载体,文化的象征。第六,创建温馨的教工之家。第七,创建飘香的宿舍文化。第八,构建美丽的晨读环境等。
        3、广泛交流,兼收并蓄。第一,定期派出业务领导、优秀教师、专业技师等外出考察学习。第二,定期同友好学校交流学习,如教育管理交流、学业交流、小制作交流、书画交流、体育竞技交流等。第三,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教育部门的组织的高考培训、安全培训、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让广大教师在外出途中,既提高业务水平,又拓宽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创建特色高中是中国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质量的必然走向,特色高中的标本化创建,更是任重道远。这需要广大管理者、校长,努力寻求社会、家长等多方面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改善办学条件,合理扩大办学自主权,让校长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科学应对目前的评价体系,正确处理好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为特色高中的校本化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