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民族地区艺术体育特色发展高中的实践研究
广西柳州市铁二中学 覃桂宁校长
内容摘要:
我校原是一所西部民族地区的普通中学,近年来学校从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抓环境文化建设、抓师资队伍建设、抓和谐规范管理、抓教学训练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特色办学品牌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初步形成了艺体特色办学的制度与模式,全面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在短期内成为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和艺体特色办学窗口学校,为西部民族地区普通中学课改背景下的艺体特色教育优质办学作出示范。
关键词:
艺术体育 特色发展 实践研究
从一所普通的三流中学创建成为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从一所破旧不堪的学校跨越到花园式绿色学校、艺体特色办学窗口学校,这一奇迹——便是我们西部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教育工作者创造的。
一、研究内容和实施策略
学校艺术体育特色发展是学校办学发展建设中一个主要系统,是体现学校教育理念“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
(一)转变观念,确立办学理念,全员参与实践调研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和开展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现代人成才之路。逐步确立了“学校常规加特色,教师达标加专长,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育人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为办学理念,努力打造艺体特色办学品牌,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中学生。为尽快提高学生素质,加大研究力度,校长带头调研,艺体教师、各学科教师及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如体育课的选项教学、美术课的硬笔书法、音乐课的班级合唱、阳光体育工程每天一小时锻炼的大课间活动和艺体特长生高考专业教学等。要求教师从不同角度实践调研,学生从各方面实践提高。经过近年的努力,我们在素质教育的天空里谱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广西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西绿色学校”、“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等荣誉称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扶摇直上,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地示范性特色办学窗口学校。
(二)抓好艺体特色发展的学校环境设备建设。
环境培养人,环境塑造人,环境是艺体特色发展的铺路石。学校近年逐步投入共计600多万元进行艺体环境与设备建设,改善艺体特色教学和训练条件,基本满足了学校特色办学的需要,建起了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九个景点,铺下了近万平方米的台湾草草坪,建立了几百米的花带和几十个花坛,校内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校园内绿树葱茏,芳草茵茵,处处整洁幽雅,窗明几净。学校建成艺体特色展厅一个,建好艺术专业教室30间,面积3400平方米。有当地中学最好的舞蹈厅、合唱厅、美术作品展厅及琴房。有当地中学仅有的双排键电子琴3台。有钢琴10台、电钢琴10台、古筝11台、加长多功能电子琴10台、手风琴10台、管乐67件、石膏像80余件、画板画架200余付。学校还建有标准游泳池一个,塑胶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3个,网球场1个,塑胶田径场一个(内含草坪足球场),风雨棚式60米塑胶跑道6条。学校荣获柳州市“优美校园”、“花园式单位”称号。学校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逐渐吸引了自治区大量优秀艺体生报考我校,为特色教育规模办学打下了基础。学校己由2001年的初、高中共18个班发展为现在的42个高中班,在校生由不足千人发展到2225人(其中艺术体育在校生由21人发展到400多人)。在5.2万平方米的校园里,已建有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及设备;建起10多万册、4800平方米的图书馆;还有可容纳1200人生活学习(特别符合艺体生管理模式)、设施完善的公寓式学生宿舍、食堂;规范的六层六十间环形新教学楼及一栋实验楼一栋办公楼。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艺体特色发展夯实基础。
师资是项目,师资是效益。有了艺体特色师资的保证,特色发展高中的实践研究才能顺利。学校在投入设备、大力宣传引入生源的同时,注重引进专业师资和培养校内师资。在先后引进六名艺术老师,两名体育老师的同时,送培校内教师九人,校本培训十人,为艺体特色办学提供了保障。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明确提出“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队伍建设目标。利用特色办学观念转变,抓好建章立制,形成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机制。通过年级、教研组和个人工作成效等多项评估,建立学校工作的激励机制,制定并实施《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通过加强师德规范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的特色办学发展教育;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拓展训练;狠抓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以及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等,使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特色办学的能力逐渐加强。在十八名艺体老师中(含兼职),已有一名特级教师,五名高级教师,十名一级教师。当地B、C类骨干教师八名,广西体育高考专家组成员一名。艺体教师在当地和全国的赛课中十六次荣获一、二、三等奖。现艺体教师中研究生学历七人,在读研究生学历两人,研究生课程班培训结业十人。三人入选教育部艺术骨干人才库。
(四)狠抓教学活动与科研,为特色发展与实践研究插上翅膀。
教学活动是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科研成果又促使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特色发展与实践的研讨,促使学校特色办学逐步发展。在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中,领导班子确定了“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体育美育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狠抓教学科研。
1
.加强教学训练研究,强化教改意识:重视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特色教育技能的结合,教研组内人人上研讨课,所上的课要体现二者的结合与和谐。同时每个教师按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多专项的自觉发展学习,以适应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学校先后开设了硬笔书法课、班级合唱课和每月一歌活动、体育选修课等,提高了全体学生的书写能力及考试卷面分,提高了学生和谐心灵共鸣意识,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锻炼手段,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在艺术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们总结出了一套“严(管理严)、活(教法活)、新(学法新)、美(动作美)”四字教学法,探索出了“多准备、多联想、多形式、多发现、多鼓励”五多教学法。创造出了“轻松、新颖、和谐、健美”女生教学法等,在实践中深得学生欢迎。学校总结全国同类特色学校办学经验后,创设出同校分班,同班分组,同组分层的教学新模式,学校以专家教授的指引为先,把握全国考学动态;以学校教学为主,达到高校入口和学生素质发展要求;以外聘教师为辅,完善各专业教学及课改选修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团队的“三位一体”艺体教学模式。为确保专业高考的模拟时间和达到高校入口的专业能力,实行高三艺体生单独分班后配备双班主任制。学校合理地处理好规定课程与校本课程、文化课与专业课、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校内师资与校外专家的四种关系。师资方面采取主兼结合、专兼结合和内外结合。为与高校入口更好地衔接,满足特长生各种专长发展需要,我校逐步开出了声乐、器乐、舞蹈、绘画、设计、影评、播音与主持及影视表演等艺术专业选修课;篮、排、足、乒乓球、跆拳道、瑜伽、田径、游泳、健美操等体育选修课,尽可能地与市场需要为已任,圆各类考生的大学梦。
2
.广泛开展活动,突显特色办学氛围。为营造朝气蓬勃的特色办学氛围,学校在教改实验中,根据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正规、业余训练的有机结合,坚持每年都开展“六个一”比赛,既: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球类或单项比赛,冬季长跑积分赛,广播操比赛,艺术类单项赛,作品展。坚持两年举办一次艺术节、体育节。由于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一门艺术特长和两项体育锻炼手段,从而使得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学生发展、弘扬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校先后成立了“爱乐合唱团”、“民族舞蹈团”、“艺魂学生艺术团”、“蜕变学生漫画社”、“青春街舞社”、“民族礼仪模特队”、“校园电视台”、“共青团广播站”,组建了学生机器人工作组,天文观测组,各球类运动队,跆拳道、健美操、啦啦操、瑜伽兴趣小组等,他们都有自己的制度、组织机构及活动方案和指导老师,定期开展活动,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学校为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创造展示美、表现艺体才能的机会。
3
.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学校参与了特色办学相关的全国科研课题4个(《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特色教育理论与实践》、《创办民族地区艺术体育特色发展高中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每位艺体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心理、语文、政治、英语等教研组也积极参与实践,并写出论文。书记、校长带头参与,从不同角度撰写论文进行调研。目前,三个全国课题已结题,荣获科研成果一、二等奖。课题组成员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篇,获全国奖六篇,省级一、二、三等奖44篇。学校
整理汇编了《艺术体育校本教材集》、《艺术体育优秀教案集》、《特色办学课题成果汇编》、《艺术体育优秀论文》(第一、二集)、《艺术高考全国试题集》、《师生优秀作品集》、《高中课改艺术体育选修校本教材集》,还在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国家教师科研“十一五”成果集——柳州铁二中学卷》。八位教师被评为国家“教育科研优秀教师”。
二、研究成效
学校在艺体特色发展实践研究活动中,不断总结提高,不断创新发展,使我们这所普通中学逐步走向成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步入当地特色办学的先进行列。同时辐射带动起柳州市各艺体特色学校的整体发展,连续四年艺体高考平均分、本科率均列全区第一。
由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也鉴于我校艺体特色教育的突出成绩,我校逐渐扩充了学校的办学规模,生源质量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文化生录取分数线接近老牌重点学校水平,艺体特长生录取分数线高出同类学校1~2个档次。特色办学促使校园文化活跃与发展,也促进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过去的文化低分方面军变成了如今的艺体高考二本的主力军,艺体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四年超过百人,本科上线率达到了90%。学校先后在2006年至2009年柳州市高考表彰会上作特色办学成效发言,不少高校慕名到我校成立艺体生源基地,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上海东华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工学院、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等。学校还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这些高校,我校较好地实现了与高校入口的接轨。近年来,在高考和竞赛活动中,我校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学生:如以高考817分(标准分)跨入当地前十名的戴玉同学;以621分(原始分)、英语145分跨入广西2006年高考文科前30名的罗卓群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大的艺术生孟胜利同学、中央美院的黄肖同学、中国音乐学院的陈莹同学、江南大学的冼丹同学、天津音乐学院的赖玉学同学、以及现正在清华美院培训的高三学生蔡玲玲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培训的陈颖等。还有在全国第一届中学生艺术展演夺得一等奖的陈莹同学、全国新人新歌“十佳歌手”奖的蔡卓姣同学、全国青少年钢琴银奖的陈萌同学,以及第十三届全国青歌赛进入决赛并获优秀歌手奖的胡郢同学等。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艺术展演我校又有六重唱《花帽了沙沙》和群舞《柳州柳》选上参演,其中六重唱又夺全国一等奖,群舞获全国三等奖。三位艺术教师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荣获自治区优秀组织奖。我校代表柳州市参加广西展演的小组唱《柳江娃》、校园剧《同桌的你》分获一、二等奖及优秀创作奖,六位艺术教师获广西优秀指导教师奖,十二篇艺术论文在教育厅获一、二、三等奖。2009年至2010年,学校的小组唱《黑衣壮的酒》和舞蹈《山娃仔》又夺得第三届全区中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全国校园文艺汇演一等奖,四名教师获全国、全区优秀指导教师奖,七篇艺术论文获广西一、二、三等奖。全国机器人足球冠军黎帆、刘晓丹同学还代表中国队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中学生机器人大赛,夺得了第四名(这是中国几支高中代表队取得的最高名次)的好成绩;在2006年至2010年的亚洲城市金杯跆拳道比赛中,代表柳州市参赛的我校学生凌欢、唐诗、陆莹、陈志翔分别夺得了女子组第一、二、三名,男子组第二、三名的好成绩。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下降,学生体质合格率逐年提高(己达100%),优秀率35%以上。学校特色教育促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教师能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特色办学经验在柳州市和自治区教育大会上交流。《广西教育》连续六期对我校特色办学进行专题报道;广西电视台也对我校艺术成果作了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公报》作了专题报道;《柳州日报》对我校在广西第二届中学生艺术展演的获奖节目进行了报道;当地报刊对我校获市高考表彰给予了报道;当地多家报刊以醒目标题“六只龙城百灵载誉归”对我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节目进行了报道。学校特色办学社会知名度持续提高,现已有天津、广东、郑州、西安和我省各地的60多所学校或教育行政单位到我校参观、学习与交流。同时我校也与20多所初中特色教育学校和贫困学校建立了生源基地或帮扶关系。当地社会艺术考级已开始在我校设点,我校申报设立广西艺术高考考点已获市考试院同意并推荐到广西考试院审批。
在广西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和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纪念教师节专题文艺晚会上,我校的陈莹同学光荣地代表全区学生上台领唱了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作词作曲的《蓓蕾之歌》,得到专家一致好评。是的,我校通过艺术体育特色发展与实践研究,取得了发展和成功,我们站在了全广西学校的领唱台上,我们迈进了广西特色办学学校的前列,我们打造了当地艺体特色办学的品牌。我们学校也如歌中的蓓蕾,在党的阳光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茁壮成长。实践证明,特色教育同样能够成就学生,同样能够做强做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