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内容摘要】教育事业要快速发展,
必须走深化改革之路。而改革要顺利进行必须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如何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本文结合学校管理实际,提出抓党建、抓创新、抓素质、抓人心等策略和方法。实践证明,这些策略和方法符合教育规律,既科学又易操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党建 改革 素质 人心
教育事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走深化改革之路。而改革要顺利进行必须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这是我校党支部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识,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基本工作方略。简言之,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切实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一以贯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们更是感到了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雨露阳光润泽了三中教育的满园桃李。
回顾近几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着重抓了四环节。
一、抓党的建设,为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几年来,我三中党支部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用,为三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
一)、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提高党员素质。
为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党支部在有计划,按专题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四代领导人关于党建工作论述的同时,为加强党风党性教育,根据学校党员教师的思想实际于2005年初提出“五坚持,五反对”的思想行为准则,即“坚持服务宗旨,反对个人主义;坚持党性原则,反对自由主义;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宗派主义;坚持改革创新,反对因循守旧;坚持光明磊落,反对口是心非”。同时对党员教师在个人修养,思想品质方面提出“五多五少”的具体要求,即“多学习,少闲聊;多谋事,少谋人;多坦诚,少虚伪;多友善,少嫉妒;多互助,少自傲”。又根据职业特点,对党员教师提出了“五个一’’的考核要求,即“每个学期完成一次中心主题发言;写一篇论文;做一个小课题研究;上一堂公开课;看一部(篇)专著”。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先在党支部提出然后推广到全校教职工,实行学分考核并记入个人档案,工作调配以及培养后备干部和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大家认为,我们提出的要求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符合校情,再加上措施得力,成效较为明显,目前全校教师队伍中呈现出团结向上,力争上游,昂扬奋进的大好局面。
(
二)、着力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全校党建工作有规范、上水平,支部先后出台了多项制度,并做好落实检查评比工作,大大促进了党风建设。这些制度是:支部议事制度、支部例会制度、党员扶持联系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教师政治学习制度、教职工工作制度等。同时,转变工作作风,建设知难而上,争先创优的领导班子,大兴三种作风,: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领导经常深入师生、深入班级、深入课堂、宿舍,掌握各方面的情况,疏通各方面关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二是大兴教育教研之风,教育工作成绩不是靠经验,而是靠科研,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教育上水平的步伐就能加快。每个班子成员都带头搞了科研,并力争出成果,2005年自己带领政教处、政治老师和班主任部分同志组成的课题组承担了广西社会科学院“十一五’’重大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使学校工作更有实效。2006—2008年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石山地区中小学校德育途径实效性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研究并获得县级科技创新三等奖。三是大兴真抓实干之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教育工作要脚踏实地,讲真干实,不应付了事,不搞形式主义,大事小事要认真,方方面面要干好,教育无小事、学校无小事、事事是育人,只有把工作干实、做细,才能少出差错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抓改革创新,为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是时代前进的动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的巨大动力。改革即是创新。改革是一种深刻的变革,是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必然会带来阵痛和风险,但艰辛和困难孕育着新的发展。近几年来,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刀调斧,把加速推进改革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在“改革中求发展”的战略思想。结合三中的实际,研究了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加快改革的思想和对策,大力提倡新思维,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改革的是非得失,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各项改革,既为三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是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深化提供了强有力动力。
(
一)、大胆改革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以各种效应激励学校领导的创新精神。
我们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现代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特色,创名牌学校为目标。”的办学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一是与南宁二中、南宁天桃实验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利用名校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二是执行全封闭管理,门卫24小时不离岗,每天没有班主任批准或家长来接学生,学生不准私自离开校园。三是改变以往值周制度为值日制度,值日老师24小时在校园,每天7人,另设三个专门的宿舍管理员,按照值日工作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管理服务,校风有了明显好转。四是大胆对学校班级进行布阵优化整合,设立一特两重若干平行班级,执行分层次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五是大力改革用人体制,以名师效应激励教职工的进取精神。
(
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决定:实行周休制,即学生正常过双休日,每天提倡用好两个“六点半’’,毕业班外加一个晚“十点半”的自由消化和培优辅导时间;从学习模式上,除正常的单元测试,课外辅导外,还要实行“月考制”,将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情况通过月考反映出来,便于教师控制教学进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我校虽是一所县直属中学,但由于起点低,起步晚,生源情况很不好,新生基础差距较大,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是学习被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何把这些基础差别大,能力低且又未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人成才。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校情的办学路子,那就是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入手,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精讲巧练、立体引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办学措施, “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既要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又要强化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还要安排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坚持“精讲巧练、立体引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其要求是必须在教学的全过程或自始至终或分分秒秒面向每一个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学的快慢深浅正好适合自己,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攻克各自的薄弱环节,都有较大的收获和提高。因此,我们推行学案制教学,尽可能的扩大教学空间,扩大成一个可容纳全班学生的教学空间。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教学成果。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办学措施就是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优势,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分力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身上,优化学生的教育环境,强化学生的教育力度,增大学生教育效果。
坚持“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就是力争把学校在管理上、教学上、以及课外活动上办成特色,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学校环境、教学设备上创造一流。为切实完成目标,我们制订了相应的60多条具体措施、步骤。因此,仅在学校环境这一项,几年来,我们先后建成综合运动场(四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一条250米四环跑道);两栋学生公寓楼共计4670平方米;一栋学生食堂以及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文化工程骏工使用,可以说,三中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正向环境一流的目标阔步前进。
三、抓素质教育,为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明确目标。
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一代“四有”新人,我们始终坚持把教学与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把素质教育作为中心工作、根本工作来抓,改革过去大而空的政治说教,针对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如何做人的养成教育。
(
一)、丰富多彩抓德育,扎扎实实抓育人。
我们抓校园管理,让每一块墙壁,每一株花草都说话,我们培养校园文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我们重视教学渗透,使思想品德火花在各科闪光;我们开展活动,把丰富的教育内容寓于多彩的活动之中。特别是从05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四个三"活动,探索出一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四个三”就是“三个一”(一分钟新闻,一首歌,一首古诗、格言谚言、名人名言);三会(故事会、演讲会、歌咏会); “三小”(小报、小记者、小老师); “三评”(影视评、书评、事评);“四个三”的活动符合“分层施教”的原则,符合“立体推进”原则,所以其实施大大推进校风,学风和精神面貌的好转,学生在开展活动中不仅丰富了知识,训练了能力,发展了特长,而且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都有较大改观。不仅如此, “四个三”活动还推动和丰富了学校的课外活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还迁移到了教学各学科,促进了学科教学的开展和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二)、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活动,将素质教育引向深入。
素质教育首先要先准突破口,我们按“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全员参与全面丰收,目前学生在课外活动上初具特色,从2005年起,我们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管理体系,由校长直接领导,教务主任专门负责,由教研组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具体组织实施。为了保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按照工作量发给辅导老师工作报酬,对外聘教师发给酬金或赠送记念品,对竞赛获奖的学生及老师给予奖励。教师所有的奖励记入业务档案,作为评优、晋级的依据。我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一些:
1
、全校性的综合活动。如配合形势教育的“知荣拒耻,从我做起”的签名宣誓仪式,每年春季学雷锋活动等。
2
、大型讲座,报告会。主要用于形势教育、思想教育、普及教育、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
3
、旨在培养拔尖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法律兴趣小组、文学社、理化实验兴趣小组、英语听力训练小组、生物活动小组、美术小组、书法小组;还有各种球类、舞蹈训练队等。
4
、走出校门的社会性活动。主要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能力,多由校团委组织。如到邻居家担任小学生的辅导老师等。
5
、各类竞赛活动。除了学科竞赛活动外,还有法制知识演讲、歌咏、歌舞、乐器等方面的比赛,这既锻炼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我校捷报频传,05年全县中小学生“老师赞”演讲比赛,覃露遥同学荣获全县第一名,05年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我校几乎襄括了一、二、等奖,06,09年元旦文艺演出学生现场作书作画和本台节目的精彩纷呈赢得观众热烈欢呼,城区中学生篮球赛我校男女队分获二、三名,首届全县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体现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显著成果,第二课堂活动的特色,更证明我校特色办学的正确性。
四、抓人心,润物细无声,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各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人心向背。“教师暧了心,黄金变成金”。我们诚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热情做好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办好。我们认为,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对他人格的看重,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充分实现。首先,学校每学期都安排一至二次的经验报告会,请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上台报告,期末全校评比教学能手和优秀班主任,大倡表扬并通过树立典型、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争先创优的精神。学校领导已自觉形成不成文规矩,对每一位教职工一学期要谈话一次,全面了解职工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实际困难,随时关注教职工的喜、怒、哀、乐,学校党政负责人对教职工做到“喜事必贺、生日必祝、困难必帮、失误必谈、心事必问、烦事必导、要求必复”全方位做好领导服务工作。其次,采取各种形式的民心工程关心教职工:创立爱心基金,多方联系资金,让校园充满爱,师生捐款爱心基金,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还主动联系广东省、浦北、南宁、团委等部门和老板帮扶,每年都有100人左右享受到资助,支部党员一帮一扶持活动,一帮就三年,以慈母般的爱洒在校园的贫困优秀生身上;努力做到增收环节工作,不断改善教职工福利,想尽办法落实教职工安居工作,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学校通过引资进行教师宿舍的装修安排了8位教师入住学校;开展春节困难职工慰问活动,召开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每年“五一”前夕全校教职工聚餐座谈,大家自己动手,在合作劳动中增进交流、沟通感情。再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举行各种职工活动,实施教师身心健康工程,如:教研组气排球比赛、象棋比赛、拔河比赛等。最后,党支部把培养年轻教师作为战略性大事来抓,近两年来对青年教师从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给予关心、支持和培养。至今,已有4人进入班子,6人己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岗位上施展才华,10人在教学上成为骨干。同时,要求入党的青年教师与日俱增,我们欣喜地看到,群星闪烁的优秀青年教师群体,三中教育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之果,由于我们的每一项改革,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深入细致思想工作,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支持,才使得三中教育不断上新的台阶。近年学校被评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县市“常规管理优秀学校”、“教研工作先进单位”;中考成绩进步学校和优秀学校。代表城区中小学迎检自治区常规管理达标验收获优秀等级。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文化已见效果;运动场、食堂、公寓楼先后骏工使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扎实有效,整个学校在和谐的氛围中稳步、快速、健康地发展。
面对累累硕果,人们无不由衷的赞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雨露阳光哺育润泽了三中的满园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