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尊重差异 挖掘潜能 推进学校个性化教育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葛兴洪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1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实验中学  葛兴洪校长  宋利  侯泽甫

 

教育活动中的个性是:个体通过教育活动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形成一种自主的,和谐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立人格。19966月召开的世界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全纳性教育”,意即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孩子有独一无二的个性,都有特殊需要,教育活动应当以孩子为中心,学校应当能力去适合学生的状况。由此观之,个性化教育以就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完美个性为根本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政府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大力实施个性化教育,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纲要》为我们开展个性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与人的差异,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不同智能的组合”。学校教育就应该是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但是因为学生的家庭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形成了学生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不只是道德上的,人格上尊重,而且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独特性,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挖掘学生潜能,正确评价学生。潜能是学生自身“沉睡着”的力量,是学生现实生命发展的源泉。但它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需要教育者努力去挖掘,积极引导,正如佛罗姆所说:“如果我们说,种子现在已经潜伏着树木的存在,那么这并意味着每一粒种子势必长成一棵大树。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例如种子在这种情况下,条件就是适当的土壤,水分,阳光等。”个性化教育就是强调发掘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即寻找每一位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发现学生的最强点和闪光点:(一)给学生创造得到肯定的机会,即时发现和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学生尤其需要。因此教师千万不能让学生给自己定型为差生,教师要找到适当的方法。例如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次亲切的抚摸等都是他们极大的动力;(二)确定合理的评价目标,为学生确定适合他们的评价标准,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我们的社会需要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但更需要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劳动者。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制定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过去对于学生的评价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个人的特长的特长和兴趣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化教育的评价,要遵循多样综合的原则,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主体评价,又要有客体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还要有定性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发现自我优势,充分调动潜能,实现个性的发展。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特色化进程。 “个性化教育”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以学论教,挖掘潜能”,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梳理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此,我们认为推动学校个性化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分段个性化教育。在“个性化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实验中学的教师们将根据不同的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如:对初一年级新生进行学前集训,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初二年级的学生开展防分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自治、自律”能力;对初三学生开展理想成才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将学生的德育培养、能力发展、前程理想作了详细的引导、教育和规划。

2 、分层个性化教育。根据“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以学论教,挖掘潜能”的个性化教学核心理念,教师应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和“填鸭式” 课堂教学模式,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知识基础与兴趣爱好,考虑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坚信“人人有才、人人能成才”的发展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进步。

3 、课程特色化教育。当前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学校应充分利用整洁的社区资源优势来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把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棋类等各种艺术和地方特色编写成地方教材引人课堂,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

4 、教师个性化。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出来------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养成性格。”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在诸子百家中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培养出个性迥异的七十二贤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实施“产婆术”的独特教学法,培养出了个性张扬的哲学巨人柏拉图;我国教育家李吉林的“情景教育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导”教学法,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无不体现了只有个性丰满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才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

5 、学习个性化。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还给学生自主和选择的权利,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事件,关注社会,爱护环境,遵纪守法,提升公民素养和人文素养。

“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深深明白,个性化教育,需要的是广大教职员工的理念升级,更需要教育硬件的升级。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因材施教优质高效”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差异,挖掘学生潜能,深入推进学校个性化教育。

 

2011 6 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