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用心灵照亮事业的光辉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 赵晓峰校长
“
一个是师德,一个是医德,这是社会道德的两条底线。这个底线如果守不住,整个
社会
道德的堤岸就会崩溃。
”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 张宏遵)
师德,因此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师德是什么?它首先是一种职业规则,是从事这一职业所必须遵守的。但是,师德又不仅仅是职业规则,更重要的是,这种规则还必须内化为教师的内在的修养,使其成为教师的一种人格魅力和人格风范。
真正的教师可以不是圣人,但决不会是俗人;教师作为人本身是平凡的,但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却是伟大的。而教育事业的光辉是我们的教师用心灵去照亮的。
这便是我对师德认识的基础。
(一)
淡薄自守
用魏书生的话说,“红尘滚滚,遍地诱惑。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让人的精神和道德迷失的时代。”教师也是人,所有的诱惑我们都要面对。
但我们必须要在种种诱惑中守住心灵的净土,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也能够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淡泊自守。这里既有信念的支撑,也应有认识上的超脱。
明星大腕一夜之间大红大紫我们不羡慕,因为我们更明白明星也有明星的苦。我们更理解他们大幕落下之后的落寞和怅惘。“琵琶女”应该是曾经的大腕吧?年轻时,“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蓖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可是当“暮去春来颜色故”,青春不再、美貌不再的时候,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便只好“去来江口守空船”了。人们只看到她“今年欢笑复明年”,又有几人能知道她“梦啼妆泪红阑干”呢?
贪官日进斗金我们不羡慕,因为我们更明白他们的代价太大太大。人们都说贪官“黑”,殊不知他们也得在人前人后陪着小心。他们需要面对让他们不敢挺脖子的“大人”,他们也需要面对让他们不敢放心的“小人”……更何况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谁知道什么地方会翻船呢?
而教师,守住心灵的净土,踏踏实实地工作。我们每天面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学生,和年轻人在一起,心态都会显得年轻。用平平常常的心、快快乐乐的情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工作,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是一种幸福的人生?
(二)
严格自律
不要把这个题目当作口号或者标语,教师的自律是内化在教师的血液里的。
是的,教师也是人,是自然而平凡的人。这肯定没有错。教师有着普通人正常的情感,也有着普通人自然的需求。而这也正是作为教师的基础,不是人就无以从事教师的职业。但是,教师也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便不会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世俗的人。教师自己决不会在别人苛刻的要求下去质疑
“
教师也是人,为什么就要教师去做人的楷模、道德的标本?
”
就如鲁迅先生说的:引车卖浆者在太阳底下摸虱子不被人嘲笑,而富家子弟如此便丢人败兴。而教师虽然不是富家子弟,
但
自我感觉
却是“
富
”得
很充实。所以,有的人把拿别人的钱奢侈当作自豪,教师这样会脸红;有的人把不干工作取得报酬当作本事,教师干得很累赚得很少却还常常自责不已
……
教师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习惯于自省。他们可以十分执著地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所以,虽然教师
被嘲笑为“
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晚,责任比主席还大,干得比牛还累,赚得比民工还少
……”
,但他们坚定地认为,这是他们的职责和本分!
如果没有这种严格的自律,
就不
会有教师光辉的形象
。
(三)
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尽管爱了不一定就成功,但基础是决不可以动摇的。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爱学生几乎
成了
教师的天性。一届学生,少则带三年,多则五、六年,说没感情永远是假的。把一个学生接到手里,就是把一份责任接到手中,就是把一份爱捧到手上。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
健康成长,包括
学生
的大大小小的闪失,哪一点不在教师的关注之列?今天上课有一个学生缺课了,老师的心马上就被揪紧;班里有一个学生病了,老师马上会着急上火;
……
这和父母爱孩子有什么不同?要说不同,只不过是不同教师以及不同家长爱的方法有所不同罢了。再有就是孩子于父母是自己生的,学生于老师则是被家长
送到有的甚至是逼
到学校里来的,所以学生对教师的逆反
有时会
比对家长更甚。
但无论如何,就像家长不会拒绝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师也决不会放弃自己的学生。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有些学生越来越难管,
有些学生
越来越目中无人。我们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可是,
一些
学生却并不
懂得
尊重教师。教师伤害
了
学生,学生会出走
,
会轻
生
,会
……
学生伤害教师,教师不能出走
、
不会轻
生
吧?所以教师受完伤后继续爱学生。因为对孩子的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更何况是教师呢?
从这个角度讲,把教师比作蜡烛,再恰当不过。他们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执著的信念,一边流泪,一边燃烧。他们只渴望,燃烧我的生命,能够照亮你的生命;燃烧我的生命,能够温暖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