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打造优秀品牌学校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陈金龙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15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打造优秀品牌学校

新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  陈金龙

新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 作为20088月新建而成的学校 。它是由五所乡镇中学和一所私立小学合并而成的。占地面积172亩,建筑面积39664平方米,其规模为72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500人。现有65个教学班,3050名学生,教职工332人。学校在建设上实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校后实现了快速度发展。顺利地实现了集中办学、民汉合校的目标,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化。

为了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实现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调研新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争先创优工作时提出的发展要求。我们提出 努力把新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打造成新疆和全国的优秀品牌学校。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这对我们学校来讲,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那就是把握概念是前提, 形成定位是目标 ,班子建设是中心、发展教师是关键,制度建设是基础工程。

一、        把握一个概念:就是文化为引领,推进学校内涵式的发展。

要实现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我们认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在学校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学校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内涵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三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四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

二、        形成一个定位: 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思路”。

为了实现我校确定的发展目标,就是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 我们提出 一年开好局 二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大发展, 五年创品牌, 八年大跨越 ”的战略步骤。在战略目标与思路确定之后, 学校积极倡导“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办学理念,体现“高标准,新思想的教育管理,高品位,新起点的文化环境,高水平,新理念的师资队伍,高质量,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提出“学以知道、教以成德”的校训,遵循“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强校、规模旺校” 治校方略,发扬“观念领先、步步扎实、团结协作、智慧共享”学校精神,突出“制度为范、业绩为重、发展为本、团队为上”的管理理念;实现“师德高尚、业务精干、教育特色,一专多能”的师资目标;呈现“管理有特效,课程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师有风格”的特色目标。努力 把新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办“成文脉相承、和谐宜学、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人文学校。

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努力实现 坚持一个理念,积极实践“ 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落实两个全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三种意识:牢固树立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四大战略: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推进五项工程:德育网络工程、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安全文明校园工程,着力构建师生发展的软环境。重点实施好“六大工程”。即“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爱心工程”、“特优生工程”、“服务育人工程”、“创新工程”。

三、        抓住一个中心: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能不能实现学校的 战略目标,我们 认为学校领导班子尤为重要。这就要让领导班子成员明白 管理的境界:一是人管(人治),它是最低的管理层次。 “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就是人治”。没有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就是人治。人治的特点就是一个主要领导决定一所学校的命运; 二是制度管理(法治), 它是学校管理的基础.“要以法规为指导,以实际为需求,以管用为原则,加快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这样就学校的 制度管理(法治);三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学校的管理的最高层次。 文化管理的核心指向在于学校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成一种气势,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她使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无形和潜在的价值信仰以及行为准则面前产生文化自觉的行为,体现学校的奋斗目标与进取精神。因此我们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四、扭住一个关键:发展教师。

要想使一所农牧区合并而成的新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发展教师是关键。针对我校年轻多的特点,我们提出 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 一年上路、二年合格、三年出成绩、五年成为骨干、学科带头人。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优秀教师队伍更加壮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化发展、学校的品牌和特色更加彰显。

在教师的培养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发展教师的根本措施: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研修,它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一种关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五、抓好一项基础工程:制度建设。

我们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清楚的认识到:国有国法,家有家教,校有校规。一个集体、学校或家庭的文明体现有赖于制度和规章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是集体的“肉';制度的建设是集体的“血”。少“血”则僵“肉”。因此,健全、充实、有活力的制度是学校的治校之本。离开制度的建设,学校的管理会形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制度的建设必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发展性和权威性。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就 靠制度 管理 。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好的制度因为公正,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所以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并不仅仅是约束人的,更是解放人的,更确切地说,制度通过约束人而解放人。当然,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正确理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实现与否的评估。唯有这样,学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有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坚实保障的教育生活中,实现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追求。 因此我们认为制度建设在管理中尤其重要。

 

作者姓名、陈金龙: 新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详细地址、呼图壁县呼芳路52号呼图壁县第四中学

邮编   831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