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建一流名校 创一流业绩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涂强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15

建一流名校  创一流业绩
                                        ——追求卓越、快速发展中的唐河县第五小
                        河南省唐河县第五小学   涂强校长


         唐河县第五小学始建于1980年,占地17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学生体育用地7200平方米,现拥有24个教学班,5个幼儿班,在校学生3千多人。教职工107人。
        目前,我校有国家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3名,省优秀教师3名,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5名,市级骨干教师18名,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3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学校设“两处、一室、七组”: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一到六年级教研组和幼儿园组。落实“三制”: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动态结构绩效工资制。
        学校以质量求生存,靠诚信谋发展。确立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刚毅、拼搏、求真、创新”的校训,“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勤奋、好学、深思、尊师”的学风,“从严、求精、创新、奋进”的校风。以“保持稳定、立足长远、务实求真、规范管理、发展特色、提高质量”为办学方针,以“让孩子的理想在这里放飞”为办学目标,突出校本培训开发、教科研工作的办学特色,外树形象,内抓质量、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不断强化教职工的精品意识,全面推进品牌战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唐河五小拥有一流的现代化办学设施:高耸的教学楼,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多功能会议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藏书近万册的图书室等众多配套设施。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学校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唐河五小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并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德育为首,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唐河五小坚持“以安全为前提,以稳定为保障,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在狠抓学生行为管理、思想品德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学校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零距离无缝隙管理。              
       (一)、在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中发挥德育的积极功效。一是抓培训提高。学校建立了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构建全体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体系,着重抓好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二是抓建章立制。为使德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平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过程管理,坚持德育工作的考核制度,一期举行一次师德演讲比赛,进行一次师德师风大讨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形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研讨会”等培训活动,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接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师生及家长。认真执行《校园安全文明条例》,实行早班教师签到、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校园重点部位布岗,疏导学生安全上下楼梯、入厕,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将学生每天进校园到上课和活动等行为纳入了常规考核评比。如今,这些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内化成同学们的自觉行为。三是抓检查考核。学校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首先对班级的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检查评比,并把检查结果与优秀班集体、常规示范班评选和班主任考核挂钩。
       (二)在系列化的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行为素养。
        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施行每学期邀请校外辅导员来校上课制度;学校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好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每学期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为全校学生上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制度,定期举行入队宣誓仪式,实行月先进班级评选;为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少先大队部举行“播音员主持人”大赛、歌咏比赛;利用捐款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结合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了做“文明好少年”创“优秀班集体”活动。在开展系列活动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开展好常规教育活动。通过制度化的常规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如今,这些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内化成同学们的自觉行为。
       (三)在社会化的德育环境中丰富学生的人格素养。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法制和环保教育。学校定期举行“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参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听孩子们上课,感受学校的教育氛围。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决不让一个我五小施教范围内的适龄儿童辍学。 
         三、更新观念,切实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感觉到一所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依靠广大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为此,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教育法规和有关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端正了办学思想,规范了教育、教学及管理行为。学校不断完善管理体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近一年来,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档次,以适应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管理决策民主化,管理过程伦理化、管理方法艺术化、管理手段科学化。
        要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水平过关的坚强的领导班子队伍。我们十分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领导班子成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敬业勤政,办事公正,团结协作。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业务功底深厚,教改意识强烈,管理方法科学,使整个班子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开展好分管工作、常规工作的同时,真正在学校内起到了带头示范、管理服务的作用。工作中,切实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以学生和教室为岗位,充分调动各处室、教研组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周召开一次班子成员会议,总结本周工作,部署下周工作。
        多年来学校一直把“质量立校”和“科研兴校”作为立校之本。抓科研,促教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管理方式实行行政管理和科研指导的双条轨道,靠科研上水平,抓常规保质量,依靠教科研推动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推行教学系列新举措,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到“五到位”:创新教学理念到位,对教材理解到位,集体备课到位,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到位,教学效果与奖惩挂钩到位。
        学校主要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实行领导蹲级包组制度,与教师共同研讨新的教学方法,及时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推出一堂“精品课”,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的不管提高;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以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主要讨论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对教学方法不应强求一律,鼓励教师对教法的改革创新;抓好课堂教学,各教研组每周组织一节研究课、一节公开课,针对评出的好课,经一人执教,学校组成研究总结小组,总结出一个成功的做法,并从理论的角度予以升华,再将这些好的做法在全组进行推广,并由骨干教师为全体教师上一节示范课。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学校形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勤教、乐教、善教,以全部的身心去开启每一位学生的智慧大门、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丰富潜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要。
        四、关注教师的业务成长,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带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群体素质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立校,每学期除了常规听课、推门听课外,还安排骨干教师讲引领课、优秀教师讲示范课、外出学习教师讲汇报课、青年教师讲练功课,以老带新,磨砺教学骨干,锻炼教学能手;意在使青年教师迅速脱颖而出。同时,学校提出“合格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梯次发展目标,由“职业型”的教师向“事业型”的教师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培养一批在省、市、县有一定影响的五小名师。
       五、求真务实,全面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坚持在以人为本原则前提下,实行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政策激励和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多层面、全方位、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大力营造校内外优良的育人氛围。学校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把管理体现在教师积极参与的过程之中,改传统的“校领导——教职工”的单向管理,为“教师——校领导——师生”主体参与、多维互动的双向管理,唤起教师的创造精神和主人翁意识,积极营造相互信任、相互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五小成为凝聚教师的精神家园。
    学校实行“领导带班值周制”,带班人员由一名领导和教职工组成,参与学校管理,上下互动,人人都是管理者,及时解决了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整个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提高了领导的管理水平,也强化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六、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近年来,五小人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生发展为前提,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改革为动力,坚持每周一次教研活动,和兄弟学校联手开展“牵手共研”活动,教师集体备课,定时抽查各阶段作业教案,他们与时俱进,挑战强手,创造出了优异的教育业绩。学校先后获得“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仪电管理”先进单位等;张海英获得国家级课件一等奖、郑燕获省级论文一等奖、牛新怡获得市级论文一等奖等。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注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细上作文章,在实上下功夫,达到了培养学生、促进教学的目的。多年来的探索和思考,磨砺出了“自强不息,日进有功”的五小精神。五小人高举“责任教育”的鲜明旗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有责任心的教师,育有责任心的学生。
走进课堂,你会发现,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合作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零距离”课堂管理。同时抓好课后辅导,引导学生看在前、背在前、做到前,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育人渠道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走进五小,如同置身于美丽的花园,这里荷花掩映,杨柳如烟,绿草茵茵,小湖玲珑,假山隽秀,雕塑古朴,这里四季花香扑鼻,鸟语盈耳,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置身五小,又如同回到了家里,三栋教学楼如同三位慈祥的知识渊博的教育专家,墙体上写满了对师生的教育和期盼,对家长、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了让环境和学生对话。
通过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启迪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力争使育树栽花植草与育人相结合,色、香、美与情致相统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对校园进行立体式、多层次的绿化和美化。在校园内设置了手抄报栏、“弟子规”长廊、阅报栏,在教室里张贴了国旗、《学生守则》,在公共场所和实验室里悬挂了伟人、名人的肖像和名言警句。所有这些,进一步增强了校园的文化气息,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感染、教育。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为五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师范性学校”、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先进单位”、县级示范性窗口学校、一级管理学校、花园式学校等。                                  
自强不息的五小人没有徜徉于已有的辉煌,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办好学校,五小人积极响应县教体局的号召,全力配合城区教育规划,将学校框架拉大,将校园整体升级改造,在校门口主道上移栽了广玉兰,教学楼前种上了桂花树,对道路进行拓宽、升级为大理石路面,改善了校容校貌,提高了校园的利用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十多年的发展,是一种喜悦,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激情,一种责任,充满活力的唐河第五小学,必将承载着三十多年的深厚文化与历代五小人的宏伟梦想,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