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 校长 揭章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为我们如何建设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呢?笔者结合本校的实践,在这里浅谈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强化教育,规范行为,建设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师德的示范者。教师不仅要在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方面令学生所敬佩,而且还应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等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的师德如何,不仅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强化思想教育,建设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我校因各种原因,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且差异很大。为此,学校除按上级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外,学校还经常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到校为教师作辅导报告,观看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录像,举办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及书画大赛,开展“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现代文明人”活动等,引导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做到为人师表。例如,我们为了让教师当好角色,依法施教,提高工作执行力,先后请来市检察院李副检长、李阳疯狂英语讲师、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讲师等到校作报告,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单靠思想教育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使人们有章可依,有据可循,达到行为规范化。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了教师的行为,每年还对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培养教师的高尚师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建设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业务精湛的教师不仅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且还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因此,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之举。为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我校努力创造条件,创设机会,营造氛围,给教师提供发展空间,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适应现代教育需要,做了一些工作。(一)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①办事公正,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使教师能舒服地工作。②关心教师,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帮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教师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需求。③开展师徒互学互助活动,组织三课(示范课、比武课、汇报课),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争创名师。(二)创造适宜教师发展的空间。①想方设法让教师充分认识学校的发展前景,感到有奔头,发展前景好,对学校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②
科学设岗,使教师在他们的岗位上,既能施展才干,又能学到新本领。③加大投入,创造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我校近年组织教学线领导和科组长远赴江苏、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取经,组织德育线干部远赴云南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到珠海、中山等地听课学习,均收到较好的效果。④注重学校内部人才流动,在一个岗位干好了,就及时根据其能力和工作需要,调整到一个更重要或更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使教师的活动舞台更广阔。当然,用人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因需设岗,择优聘任,以岗定酬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选人有条件,上岗有职责,竞争有规则,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用人制度体系和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动态用人机制。
三、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建设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系统控制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能否处在最佳运动状态,决定于该系统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和最佳。合理的教师结构能有效地提高整体效益。
我校教师结构因各种原因曾出现诸多不合理之处:为了节省开支,在安排教师上毕业班教师比例偏紧,且任教毕业班的人员多年不变,教师工作量严重超负荷;在男女教师比例上,女教师比例大(占
53%
),且相当一部分人属于照顾安排入我校工作的干部亲属,工作不求上进;在学科教师结构上,随着高考的改革,使学科教师剩余和不足并存;在教师使用上,高级教师到龄退休后一律返聘多用一年,因其具有照顾性,多数返聘人员干劲不足,效果欠佳,中青年教师也因此很难有机会上到重要岗位施展才华,致使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活力。近两年针对这一情况,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可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是实行层级管理责任制,把教师按各年级班数和教师结构情况平均分配到各年级,由年级领导小组按不低于
40%
的比例择优选取教师循环跟级任教,余下在原年级按数补足,使各年级教师资源得到较为合理的配置;二是改革福利分配制度,把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与福利分配、评先评优结合起来,有效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活力;三是按实际需要使用教师,紧缺教师的学科才聘用已退休的教师回校工作,教师有剩余的学科能转到相近学科(例如政治转历史、化学转生物等)任教的就尽量转科任教,不能转科任教的则通过上级人事部门交流到有需要的学校去任教;四是建立工作质量监控系统,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引导教师互学互助,多听“推门课”,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完善质量跟踪管理档案,健全激励机制,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现在,“有赛必参,有奖必争”的意识已在我校教师中形成,“争先进,创名师”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同意识和奋斗目标,全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总之,我校通过思想教育人、制度规范人、情感打动人、利益激励人、事业成就人等途径,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并初显成效,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