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让思维之花怒放于课堂之中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秦晓光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17

          让思维之花怒放于课堂之中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思维训练策略

           湖北省阳新县第三中学  秦晓光

近年来,学校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经常参加了听课、评课。现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公开课教学:课上教师欲设出几个问题,学生就展开激烈地讨论,生生合作,教师站到一边,一看时间到了就喊停,叫少数学生回答,其余学生只是旁听。在教学实施中,教者往往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训练,侧重于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确立。课上得很热闹,气氛也很活跃,好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笔者总感到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发,思维的时空很狭窄,学生的思维受教师的束缚,全体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度、广度不够,进行思维训练的文本没有深度研读而急于课外拓展,思维训练有种“蜻蜓点水”的意味,即思维训练有一种被弱化的趋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我们语文教学有两个目标,一是语言训练,二是思维训练。如果语文课缺少了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思维训练,那么这节课是浮华的,不实在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难以提高的,那么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了。笔者认为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强化语文的思维训练,注重思维品质的锻炼,讲求思维训练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

一、留足时间,自主质疑。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语文课堂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课堂的时间是学生学习之用,不要以教师的教来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赏析与评价。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潜能。在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交流、沟通。要留足时间,而不要限制几分钟,不要吝啬时间,更何况时间就是学生的,因为没有时间的保证,主体的任何活动都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量少言语,不要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让学生“独享”这有限的时间,不要巧立名目地侵夺它。

“学而不思则罔”、“学则须疑”,学生在阅读中有一些疑惑要急于求解。但现实的做法是课堂上的问题是教师在他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也即备课时预设的,这些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最多也只能是教师自以为是学生“可能”的问题,是虚假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来自学生的。所谓来自学生,至少表明两点:一是问题肯定是体现绝大部分学生愿望和意志的,是大家都想解决的难题;二是一定是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并认真提出来的,不是靠教师的规定或教材的“设计”。只有学生自主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之品质和习惯,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之灵光。

比如我教《藤野先生》一文中,先从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的评述中导入,然后问大家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会想从本文中知道些什么?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形成几个共性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价值的,即为:鲁迅为何回忆藤野先生呢?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又是怎样的?鲁迅是怎样写藤野先生的?自带问题走进文本,通过感受文本的语言,深入地与文本中的人物、作者对话。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看法,教师即时评价,适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比如问:“大家读了文章后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并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学生对文本会再次审视与观照,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一定的广度与深度,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与习惯就会得到培养,特别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巧设活动,注重实效。

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在有效充分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语文教学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会损害语文教学的内在功能,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随心所欲,任意盲从。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训练思维与语言的目标,而且未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语文课上要有充分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积极探究,合作讨论,互动交流,激发智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

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通过句子仿写、论据补写、情节续写、诗句扩写等读写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那种思维单一、内容贫乏的封闭现象,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文本的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培养。比如我教《鱼我所欲也》一文,让学生列举我国历史上做到“舍生取义”的人物及事迹,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投向了漫长的历史隧道,思维由此而发散,历史人物很多,这就要有个分析、比较的过程,思维由此而深刻,更有助于理解孟子的“舍生取义”的思想。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性思维训练,要求学生不要满足于课本或教师的现成结论,而要敢于大胆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想象,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看法或结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辩论会、故事(成语)新解、拓展延伸等活动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标新立异。求异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它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归纳判断,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住学生的思维困惑点、激发讨论点,从而进行语文活动。比如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面对孟子的“人才在困境中造就”这个观点,大家赞同吗?困境造就人才,还是顺境造就人才?就此为辩题,分男女两组组织了一场辩论会,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了深刻的领悟,即阅读文章时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言语,切不要盲从。

三、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其实它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广度性、深度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比如在教《春》一文前,让学生搜寻有关春的诗文名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自主诵读,品味妙点;奇文共赏,合作交流;与林斤澜的《春风》进行比较,探究写法的异同,训练了学生求同与求异的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并非无事可做,退避三舍,而应该抓住点拨与启发的时机,因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引导、激发、深入,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启发、点拨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有了思考,思而不得,教者适时点拨,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克服思维障碍;有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当然教师的启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不可频繁,也切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为那只是一种下意识的非常简单的思维活动,而且如果教师的启发、点拨占据了课堂最主要的时空,那么学生自身的独立思维、理性思考、创造潜能就难有机会得到培养和激发。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思维充分涌动、激发的过程。比如《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对孔乙己死因的探究时,学生只注重了自身的原因,我点拨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的思维由此走向发散,找到了更深更广的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寻找思维的切入点与争辩点,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实现信息共享,思维活动激烈。当然不能搞那种表面的“讨论”,那种的“热闹”是潜藏危机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要强化思维训练,而不能弱化。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有了思维,才能有活力,才能有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