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关于在西藏青少年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李蓉 张青峰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22

关于在西藏青少年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

李蓉   张青峰

  (1. 西藏大学文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2. 拉萨市北京中学西藏拉萨  850000)

[ 摘要] 西藏青少年是未来西藏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同分布在祖国各地各民族的青少年一样,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与重任。本文试对西藏反分裂斗争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提高教育成效,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 关键词]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思考

 

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Ethnic Harmony Education to the Young Students in Tibet

 

Abstract : Tibet youth is an important reserve force for Tibet futur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which carries with the hope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great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how to strengthen and reform the young students ethnic harmony education and 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effects under the new anti-secession struggle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 Strengthen   Ethnic harmony education   Thoughts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在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中扎扎实实抓好民族团结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同,特别是2008年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后,如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更是成了摆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年下半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为解决好这一问题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基于此,笔者对西藏地区大中小学如何进一步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做如下几点思考。

一、深刻认识在西藏青少年学生中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意义

西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边防前哨和西南屏障,除聚居的藏族外,还聚居有门巴、珞巴、纳西、回、怒、独龙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和非主体民族 人和夏尔巴人。在全区280多万人口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5%以上。长期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同以达赖为首的境内外敌对势力进行着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2008年拉萨发生的“3.14”事件充分表明,分裂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其干扰破坏行径“一刻也不会消停”,他们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也势必会长期持续。因此,在西藏青少年学生中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对于维护西藏社会的局势稳定和长治久安,进而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对于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营造健康融洽、团结进取、轻松愉快的学习、教育环境,形成青少年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习、共进步”的良好局面;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团结奋斗的精神,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西藏经济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在西藏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出于反分裂斗争的需要,西藏大中小学校历来都十分注重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有效的宣传教育体系,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在教育的内容上,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同生共存,共谋发展”等思想观念;在教育的形式上, 十分注重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月”、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举办讲座、“红歌会”、“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大团结的意识。2010年,仅西藏大学开展的全校性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就达6项;拉萨市各中小学开展此类活动平均也达到了5项。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拉萨市北京中学还将藏民族的“锅庄舞”穿插到学生课间操中,并开发为校本课程,让各民族学生同学、同跳“锅庄舞”,以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增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但以笔者长期的观察,并结合去年年末拉萨市各中小学校德育考核评估所见,仍深感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对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内地其他学校一样,受就业和升学压力的影响,西藏大中小学也明显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当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的要求与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使德育工作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或落实起来“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这也导致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有的工作或忽视不做,或草率行事、生搬硬灌,或过于注重形式,不求实效,等等。

第二,过于倚重宣讲、灌输的教育方式,重“说”不重“行”,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有学者曾将学生教育划分为启蒙、灌输、提升三个教育层次,认为中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有些认识还很模糊,所以采取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很有必要。笔者分析认为,从目前西藏大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上来看,注重“宣教”要远远大过让学生身体力行去“体验”,即使许多学校开展了诸如 升国旗、举办“红歌会”、“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但让学生人人参与其中、人人“身体力行”还不够,以至于学生,特别是大、中学生对怎样搞好民族团结的个体体验还较差,从而导致不同民族的师生间、学生间的融洽度不够,出现了不同民族的学生间易产生隔膜,关系相对疏远、淡漠;藏族学生对汉族教师稍过严厉的批评教育的敏感度往往高于汉族学生,反之亦然等现象。而反观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其亲密、融洽的程度往往很高,究其原因,这与小学生们经常在课下、课余一起嬉戏打闹、“摸爬滚打”、不分你我,是密不可分的。由此,似乎可以对大中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如何注重学生的“行”、注重学生的“体验”带来一些启示。

第三,民族团结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不够,也未形成扎实有效的教育效果评价机制。2009年5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提出,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纳入地方课程教育教学中,实施专项教育,要求小学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中小学校虽然在思想品德类课程的框架内,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民族团结常识和民族团结政策教育,但离此次会议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西藏中小学校亦是如此。同时,在教育效果的考评上,要么未设置具体的考量标准和项目,要么考评不充分,这些都不能有效检测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西藏青少年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一)立足于当前西藏地区反分裂斗争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紧抓好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当前西藏正处于构建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维护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局面“任重而道远”。“3.14”事件发生以后,我们反对境内外分裂势力对学校进行渗透和破坏,反对他们“拉拢”和影响青少年的任务变得更为现实和紧迫。因此,西藏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应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国家安危、西藏稳定、校园平安和谐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想方设法,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丰富教育手段与方式,增强教育效果,不留民族团结教育的“死角”和“真空地带”,不给分裂敌对势力任何可趁之机。

(二)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始终坚持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共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提升公民意识为教育之根本目的。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创造的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指导,既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习俗、心理和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各民族的“和谐共生”和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区别与差异,从而使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形成不但了解和热爱本民族文化,还要认识和赞赏其他民族文化的心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各族学生高度认同中华文化,使他们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思想道德的新一代。同时,由于过去我们的民族教育存在某些失误和不足,致使一些少数民族民众的民族意识超越了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为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线,强调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应遵循的“平等、尊重、宽容、奉献”的准则,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爱国奉献、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

(三)“宣教”与“重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增进各民族成员间的融合与亲密关系,在学校形成“人人珍视民族团结、人人心生团结互助之谊”的良好局面。

西藏地区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应注意从“重知”转向“重行”,切实扭转民族团结教育中出现的“重宣讲、重灌输,轻实践、轻体验”的弊端,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做增进民族团结之事”、“行团结友爱之举”,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深感各民族团结互助的重要意义,结下不同民族成员、师生、同学间的深厚情谊,从而更加珍视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如广泛开展藏汉(或不同民族)学生“手拉手结对”、“红领巾(共青团员)团结互助”、“一帮一同学习、共进步”、“一帮一学藏语”、“学跳集体舞”、“学跳民族舞”、“民族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对高中、中职和高等院校学生,学校还应引导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农牧民家庭,通过开展参观走访、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了解西藏的发展变化,深切感受“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切实增强促进民族团结、服务各族民众的使命感、责任感。

(四)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引导教师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使课堂教育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渠道。

鉴于西藏反分裂斗争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西藏地区教育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和学校,实施民族团结课程专项教育;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区域和学校,增加思想品德类课程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课时量,使课堂教育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有机地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语文、历史、地理、政治课中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民族团结教育很好的素材。此外,在体育课上,教师除按规定开展好各种体育教学活动外,还应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生趣盎然的互动游戏或互助竞技项目,使各民族学生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增进彼此间亲密友爱的关系。

(五)要更全面、更科学地考评民族团结教育成效,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中职毕业的考试考查范围,在现有的考试考查体系中,增加考评的份量和分值。在日常管理中,应将学生是否具有民族团结意识、是否珍视民族团结、是否有维护民族团结之举作为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合理、细致的考核条目,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考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发办〔200934)

2 .《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教思政〔200910号);

3 .黄宗植著:《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吉林教育》2009年第3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