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让生命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元基点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李学涛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23

让生命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元基点
河南省洛宁县第一实验中学  李学涛校长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代表着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而且也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它不是教与学内容和形式上的简单变革,而是人类在教育思想上的根本革命。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处发展,新理念新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欢乐,给教师带来了活力,给学校带来了生机。伴新课程同歌共舞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学校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
        它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它的灵魂是素质教育,它的具体内容和实践则是生命教育、生态化教育、终身教育和开放教育的综合。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首先表现为保护生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尽管绝大多数不是直接来源于教师,但作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塑造者,教师既要关心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防止任何可能性的伤害发生。其次是热爱生命。既包括教师热爱自己的生命和对学生生命的热爱,也包括学生对自己和老师生命的热爱。这就要求教师能对生命的意义有真切的感悟。只有在对自己生命的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生命意义体现的表率,才能对他人的生命负责。2010年3月23日发生在福建南平实验小学的惨案,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发生一起砍伤儿童事件,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50天的时间内,全国发生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多达6起,死伤者多数是学生。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关注生命不仅意味着关注人的肉体生命,即人的物质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即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存在。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在其本质上,应该是促进学生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和发展的手段,正如杰•唐纳•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所言,如果我们要想回归人的本质,生命的学习就是返璞归真的途径。因此生命教育有人称之为素质教育的元基点。
        当科技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对自然的灾难性破坏,人类在渐渐丢失物质家园的同时,也痛感精神家园的迷失。当人们惊呼“拯救地球”、“敬畏生命”、“全球伦理”等口号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由科技文化转向生态文化,即生态化教育。生态化教育不仅要关心如何把一个自然人造就成一个社会人,更关注人类如何学会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百年之木,毁于顿餐。”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一万年以前,地球还有62亿公顷的森林,现在只剩下28亿公顷了,并且还以每年1700公顷的速度减少着。”有资料显示:在今天的地球上,2100多万公顷农田已被荒漠化;土壤每年流失量高达200亿吨;每天超过70个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可见生态化问题与环境保护一样迫在眉睫,生态化教育已以一股不容回避的洪流在21纪的今天成为了素质教育的新
热点、新焦点。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终身教育应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关键。“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学习的制度包含五个方面的意义: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讲,与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联系;从经济更新的角度看,终身教育是教育战略与经济战略的关键纽带;从教育形式看,终身教育包括正规的、非正规的和非正式的教育行为和活动;从结果来看,“终身教育意味着不断为人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教育服务,使之在这个变得更加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自尊并得到全面的生存技能。” 随着21世纪这个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知识经济在经济增长中已成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增长点,这已表明21世纪是发展的世纪、创新的世纪。这要求人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必须涵盖人的一生,终身教育也将成为一个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保证。
        开放教育,首先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它不再把世界看得如此复杂,它只给人们提供平等的认识平台;它也不再拘泥于教育对象的文凭、学历,它向任何人、任何愿意学习的人,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提供学习知识的配套支持服务。开放教育依赖互联网络,把远在天涯的学习机构拉近到眼前;把它的多媒体网上资料库,作为学习者的教育资源;把“教师”请回家,并可与“教师”进行绝对化的个性辅导,以满足个体对知识的不同程度的追求。其次,开放教育把知识转化成数字化存在形式,为知识经济时代所渴求的适应性人才,提供了成才的机会,不论你占有的知识程度如何,只要你有求知的愿望,社会就为你提供成才之路。
        生命不保,教育安在?我们只有从素质教育的元基点出发,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课程改革是一次真正的教学的革命。也只有这种教学的革命,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才能为实施生命教育、生态化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