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田宁波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23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把“读”进行到底

湖北省天门市竟陵初级中学田宁波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朗读是达到这两个目标的最佳途径。笔者认为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唤起美感、培养语感、丰富积累。结合实际,阐述了文言文教学初读、译读、研读、品读四个环节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四读法”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文言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朗读 初读 译读 研读 品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七——九年级阶段目标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从《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两个关键词:积累、语感。丰富积累和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就是朗读。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熹还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老先生告诉了我们朗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朗读对学习文言文更是大有益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        朗读能唤起美感。

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美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蕴,引发对文章的学习兴趣。有位作家回忆,自己中学语文教师讲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末做分析讲解,就开始用深沉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深深地受到感染,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唏嘘声,竟至‘放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

二、朗读能培养语感。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结晶,是传承古代文化的一种形式。它言简意丰,表现力强,有着独特的魅力。通过朗读,可以用声音让文字立起来,增强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

文言文学习最应该重视过程。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从朗读中去体会,去领悟。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培养语感,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王尚文 先生说:“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的宝库,不是学生思考和语文训练的范本,不是例子,而是培养语感,开发心智的引擎,是为了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铺设的言语之路。”

三、朗读能丰富积累。

朗读是把文学作品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朗读者只有精细地感受文体言语的色彩,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情理,才能让听众感受到作者所要反映的真实景象。

学生通过这种熟读达到背诵的境地,他们会积累更多的古代经典,丰富他们的底蕴,吸纳古代文化中的精髓,让他们变得更有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就变得容易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的文人墨客,像七步成诗的曹植,倚马可待的袁虎,若不是平时读得多背得多,怎么能文思泉涌呢?巴老十二三岁就能背《古文观止》,茅盾能背《红楼梦》,如果他们不多读多背,怎么能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朗读的作用如此之大,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它,才能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是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初读。

初次接触一篇文言文,先让学生试着读课文,这一环节往往采用自由读的形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这是基础,也是最低要求。二是读准停顿,包括句子之间的停顿和句子内部的停顿。初读阶段,学生至少把课文要读三遍。第一遍边读边给生字注音,第二遍边读边断句、停顿,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初步理解,第三遍比较顺畅的读。

在初读阶段要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字形字音时,要培养学生查工具书的习惯,教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手中的资料,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句内停顿是一个难点,对于进入初中的学生,老师要给学生讲解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区别与联系。如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汉语中没有量词,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古汉语中有发语词、语气词等。古代与现代的句内停顿,它们的相同点是不能把词语读破,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文言文还有些停顿的规律:句首发语词后应有停顿,如“夫”、“若夫”、“盖”、“故”、“惟”等。有些词在现代汉语是双音词,但在古代是单音词,要分开读,中间要有停顿,如“可/以一战”、“乡邻之生/日蹙”、“齐地/方百里”等。主谓之间有停顿,如“负者/歌于途”、“永之人/争奔走焉”等。动宾之间有停顿,如“亲/贤臣”、“无/丝竹之乱耳”等。文言文中的“也”、“兮”一般在句末,如果出现在句中在它后面要停顿,如“余闻之也/久”。先让学生记住这些规律,然后慢慢去体会。

初学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范读、领读,让学生明白浅易的句子停顿的一些技巧,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在初读阶段,教师的引导、示范是至关重要的。

二、译读

译读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对照文言文原文,能流畅地用现代汉语朗读出来,或者读文言文原文,心中完全明白译文。

译读环节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学生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遇到疑难,查找资料,想法解决。当无法解决时,就做上记号向学生或老师请教。比较普遍的疑难字句在全班由老师讲解。扫除障碍后,让同桌互译,一人读原文,一人读译文,也可以对照原文自己大声读出译文。学生大声译读,可以让同学老师共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这一环节,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像阅读现代文一样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情感,是深入学习文章的前提。

三、研读。

研读是研讨性的诵读。研读时要能够立足整体,通观全篇,从文章内容、中心、写法、情感等方面去把握。

研读环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可以出示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个环节的读可以有默读、跳读,学生在展示时应大声朗读。如《三峡》在研读环节,可设计这样的问题①写山的句子,②写夏水的句子,③写春冬的句子。《岳阳楼记》可以这样设问题:①读文章的中心句,②读文中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③读“二者之为”的句子,④找出文中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的段落读一读。每篇文章都可设计让学生读最喜欢的或最感兴趣的语段,分析喜欢的原因。

研读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从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去指导。重音往往是需要强调的内容,能突出某种情感。如“甚矣,汝之不患”的“甚”要重读,“惟手熟身”的“熟”要重读。欢快、紧张、焦急等情绪要快读,悲痛、沉重的心情要慢读;控诉、指责、雄辩宜快读,叙述、说明、追思、回忆宜慢读。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几种类型。平直调,全句语势平直舒缓,用于叙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扬上调前低后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疑问、惊讶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曲折调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等语气,用于疑问句。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于祈使句。

四、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阐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了文意、情感之后,这种阅读才有了上升的空间。品读是一种鉴赏性的诵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是激昂处还它个激昂,是哀伤处还它个哀伤”。

品读时,要学生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情感,用有声语言去呈现。品读课文时,要求把握语调、语气、表情、风格等,在品读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课文的主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

这就是笔者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四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推进,目标明确,实效性强,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四个环节可总结为:初读、译读、研读、品读,它的实质是:读准、读通、读清、读好。每个环节朗读要求不同。初读时,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译读时,字字落实,衔接自然,语句流畅。研读时,运用诵读技巧,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声色。品读时,用个性化的有声语言表达出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事实证明,朗读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摒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把它进行到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加强朗读教学,让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由朗读树起,让意境以朗读创设,让朗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中学语文教学》92年第2

3 、《语文学刊》2010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