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浅谈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肖春花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24

谁在为兴趣呐喊?

                    —浅谈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贵州省瓮安中学  肖春花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一门功课,兴趣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着手,浅谈兴趣对语文教学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兴趣  语文教学  作用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在说,并不陌生。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对汉语都是有感情的,而且这感情都不浅。但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是汉语很艰涩?还是他们觉得语文容易,天天在说,不值得下功夫?经自己的多方调查及实践,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有偏差。不少学生认为语文课就是字词课,就是划分段落层次,总结中心思想,艺术特点等,自己查字典就可以解决生字词,自己买一本参考书就可以知道段落层次、中心思想、艺术特点等。语文课在学生思想中往往就成了自己学了一夜之后的休息课。上与不上都无所谓。听到这些话,对语文教育者来说,是痛心的,是悲哀的。然而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时代呼唤改革,教育需要创新。语文,尤其如此。针对以上情况,语文教育者须改变教法,提高认识,重新思考“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真正地设计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让学生不仅从这一课学到了应有的知识,而且让他们兴趣盎然,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真正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且自主去学习祖国的语言。

我认为,兴趣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因此,兴趣就成了语文教学成果好坏的症结所在。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自身的粗浅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把语言和绘画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兴趣,加强知识的巩固。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这样的情景单靠老师一人的想像会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根据作者的描绘在自己头脑里想像一幅画来,且让一两名同学站起来用自己的话描述,甚至可以叫喜欢画画的同学上黑板把脑中的画面用笔描绘下来,画完之后,给同学讲解这样画的缘由,并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看着这副画结合朱先生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们兴致都很高。尽管好多学生的描述不是很流利绘画技巧也不是很好,但学生们能把自己心中所想以及所感用语言加以直观化,用绘画加以形象化,这不但有助于体会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情景,更能使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加以迁移,得到巩固。课后,有些学生还意犹未尽找我说自己的感想,有的把自己的画拿来让我看,并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他是如何想的并怎样画的。其实,学生此时已经真正地融入自己的绘画以及朱自清先生的描绘之中了,真正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难道不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希望的结果吗?

把语言和绘画相结合教学,直观性较强,不但培养学生动手、动口,更让他们动脑,不但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对旧知识有迁移作用,对学生的潜能有开发的功效,进而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教学进步。

《边城》是一篇讴歌人性美和风情美的小说,全文给人桃花园般幻想的色彩和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图景。让人心生向往。然而,如何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这种魅力呢?我让学生以导游身份提前作好准备。上课时,把其他学生当做游客,可以自己配图,也可以用幻灯片。导游介绍时,游客可以问问题。就这样整节课学生的身心全部放松,沉浸在如游“蓬莱仙境”一样的氛围中,游客(其他学生)问了好多问题。不仅问到了课内,而且涉及到了课外。有好多问题,很有深度,说明学生对全文不仅认真阅读了,更重要的是仔细思考了。下课前,教师在总结时,让学生谈对此文的感受,好多学生谈得很深入,效果较好。

对于高中生来说,仅仅停留在具体形象的层次上还不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因而在总结时,根据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自己的理想,既脱离课本又回归课本,训练了他们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一举两得。

三、随机应变,改变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使整个知识传播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时候适当地改变教学计划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个星期三的第三节课,我刚走上讲台准备开口说出今天要讲的《寡人之于国也》。却发现好多学生的眼睛不住地朝窗外看去,并不时地小声议论着什么。随着他们的目光,我也朝外看去,只见窗外阳光明媚,是入冬以来难得一见的灿烂。于是我合上书本说:“出太阳了,令人兴奋啊!……”话还没说完,不少学生就急不可待连声附和,紧接着我宣布:“今天上一节作文课,同学们以‘阳光’为话题,一人说一句或一段关于阳光的话。当然你们可以站起来感受阳光的温暖。”话还没落地,学生们立即欢呼雀跃,兴奋不己,积极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抒写了一首首动人的“阳光之诗”。听着他们的即兴创作,我当时只觉得是一种享受,不管学生们写得怎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都是有梦的一代人。学生给我们创设的一种诗的意境以及学生结合自己经历的一种想像力,足以令教师兴奋。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下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仍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抒情散文。不出所料,这次的作文训练效果比以前好得多,我还选了几篇拿到校刊去投稿。我后来想了想,这正是因为我让他们做了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要真正地教学好语文,首先必须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办手抄报、小阅览室,还可以在朗读时采取接力朗读、挑战朗读等。让学生亲自参加,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潜能,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贯彻执行,为培养新型的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四、结束语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颇有点陷入尴尬的境地,很多语文教学工作者都感叹语文教学大不如前,学生更重视数学和英语的学习,把语文这一门放到了不置可否的地位,中国语文将面临成为一门无足轻重、有名无实的让学生感到厌倦而无奈的课程的局面。显然,这种现状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的。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途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该担负的责任。我们应该努力地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实现这种回归,那我认为兴趣就是方法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