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江涛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3-31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唐河一初中   江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存,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见阅读应该是中学生的一项基本素养。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问起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阅读。 是的,阅读是学生猎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秀的读物能给学生以精神养料,滋润学生健康、健壮成长。 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什么样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阅读能力的结构和其所包含的内容要求。语文阅读能力,我以为应该有三个层次: A 。识记性阅读。通过工具书读懂阅读材料,并通过记忆积存下一步阅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B 。理解性阅读。运用已积存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理解分析,不但要能够读懂而且要能够剖析讲出道理。 C 。评判性阅读。在分析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能够作出一定的评判和鉴赏。这是学生消化汲取,融会领悟的过程。

    从阅读能力的结构与内容要求可以看出,中学生一是要养成勤于读书,勤查工具书,重视背诵的好习惯;二是要养成读书必须动笔,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生活、乐于积存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 兴趣不是天生的,兴趣的培养应从责任感入手。如果学生意识到今天是明天的基础,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为社会公民的文化素养负责,那么这种责任感就有可能转化为阅读的动力,演化成阅读的兴趣。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在猎取知识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学生就会从被动、被迫的阅读,转变为主动、积极的阅读。

  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就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

    三、培养学生有选择阅读的习惯。今天的生活中,充斥着消遣性的 文化快餐 卡通漫画。如果学生良莠不分,非但谈不上增长知识,甚至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侵蚀。茫茫书海中,如何知道学生选择好书来读,让最好的精神食粮来充实自己,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系一代人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我认为要指导学生在选择读物时坚持两个原则 :A 、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认真选择对提高自己能力、水平有帮助的报纸杂志和书籍,增加一些为少年儿童改编的文学著作,以充实自己。娱乐消遣性的阅读不在我们的阅读范围 B 、计划性与分散性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根据集资的年龄。特点选择读物。从简单的儿童报刊到时事新闻,内容丰富的成人报刊,从少儿故事到文学著作,以浅入深地选择阅读;还可以利用不同课文选择不同读物,根据不同作家选择不同读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扩展知识,增长见闻。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鼓舞他们有选择地进行分散阅读,读懂一篇再来一篇,切不可杂乱无章。

     四、让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的教育受家长的影响远远大于教师的教导,而且有很多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所以教育学生一定要调动家长参与。更何况全民读书,我们学生的家长义不容辞。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欢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是多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的想去读书,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 仅次于拥抱 ,在这样 拥抱 下,孩子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地,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会变成了 我要读

     五、培养学生阅读时圈、画、批注的习惯。 古人常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圈、画、批注实际上是边读边思考的表现形式。古人云: 学而不思则惘,四而不学则殆 ,至尽看来仍然是积极的阅读经验。叶圣陶先生也讲 漫不经心的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和推断,接着择要记忆,才会于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 带着疑问读。在阅读中思考,在饶有兴趣的思考中理解、记忆,达到信息的消化和汲取,并产生自行扩展阅读的愿望,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圈一圈重点词或难懂的地方,画一画含义深刻的句子,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评注,加标题、写段意等,一边读一边思考,才会有所感,才会圈、画、批注,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学生借助这些技术来操纵自己阅读的注意力,不但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而且使学生养成不动笔不阅读的习惯,积少成多,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大大提高。

六、培养学生积存语言的习惯。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 。语文学习的 ,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积存和汲取,其途径是听和读,收获是感悟。先有“厚积”,才能达到“薄发”,因此,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存语言和思想的习惯,做阅读的有心人。采纳的方法可以是熟读成诵法、摘记法、归类法(对摘记的优美词句,做归类工作,同类的抄在一起),如果把阅读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那简直就是创作了。

强化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又不是短短的三年时间所能解决的,而且仅靠外部的强化训练也很难凑效。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要依靠长期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而这就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阅读成为自觉自愿的主动行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阅读的质量大为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具备一项高级的生活素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