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浅议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刘提娟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3-31

                  浅议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唐河一初中课题组   刘提娟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进入初中阶段,两极分化逐渐明显,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比较困难,学习数学的兴趣比较淡薄,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过早地就对他(她)们放弃了,这将有背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在同类群体中,数学学习水平较低,达不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应数学教学要求的学生。他们往往对初中数学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能很好理解 , 不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 , 不能准确地阐述自已的思想和观点。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的因素,也有非智力的 , 且大部分学生是智力潜能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只要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条件,是可以转化的,有的还可能成为杰出人材。

一、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笨”,我认为学困生之所以形成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 外因: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学生的外部生活环境,都有不良因素存在的可能。如在不完整或不和睦的家庭,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与照顾,常有情绪问题而无法安心学习或视学习为可有可无的事。有一位学生,单周妈妈管吃管住,双周爸爸来接送,不时还得跑到奶奶、外婆家,他的学习可想而知。即便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父母采取溺爱、专制、放任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忽视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自制力和独立性等的培养,也容易使孩子形成许多不良的学习品质。如缺乏上进心,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多做一道题,过分依赖老师的家长,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等。

(二)、 内因:自身的心理障碍

学困生的自身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消极的自我评价

消极的自我评价也叫自卑。由于连续失败及外界的负向评价,使他们在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时往往低估,较多地看自己的缺点,较少或不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在同伴、老师、父母面前抬不起头来。如一位学生,自三年级留级后,集体活动不愿参加,遇人遇事畏缩、老实。他认为自己天生脑子笨,从来就是个失败者,存在较强的自卑沮丧心理。

2 )过低的自我期望

过低的自我期望又指自暴自弃,学困生由于产生了自卑感,所以对自己能否变好不抱太大希望或产生怀疑。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具体表现是成就动机缺乏,自信心减弱。他们会说:“我不行的,我肯定学不会的。”

3 )较弱的自控能力

学困生对前途失去希望,行为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于是便放纵自己。他们上课时易走神,有的表现为呆若木鸡,老师请他重复某句话,他的不相干的复述会引来哄堂大笑;有的表现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搞小动作。他们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往往人在教室,心在操场。这些不良的学习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日趋下降,特别是由于数学知识前后逻辑性较强,前面知识没学好后面的学习就较困难。

如此一来,学困生不知不觉进入一个不断循环并恶化的学习过程。

二、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 利用情态力量点燃学困生的“希望之火”

  学困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可以挖掘教材本身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有关自信心的教育,也可以在提问中采用激励手段。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很多科学家自强不息的事迹来对学生进行榜样激励;而课堂提问上,我们可以对学困生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答对了鼓励表扬,答错了也千方百计找出优点加以肯定,再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在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方面,我们可以对困难生多开“小灶”,并注意时时用语言多方激励,多加肯定,多示关怀,这样会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愉悦,从而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一学困生在班上交流数学进步体会时说:“我数学进步这样快,是因为数学老师不嫌弃我,我无论如何也要学好数学,这样才能对得起老师对我的关怀。”从这句话中,我深深地感到情感力量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策略,是点燃学困生的“希望之火”。

  (二)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马卡连柯讲过:克制自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克制自己的能力不单靠生理作用,还要通过教育才能产生出来。初中生思维过程稳定不足,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或做小动作,课后作业不独立思考,习惯于机械记忆,对教师依赖性强。科学的学习习惯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要指导他们带着问题去复习,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先预习后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

  (三)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学困生因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教育家布卢姆把学生比作医院里的病人时指出:一个医生的责任不是在作出有利还是无利的诊断后就结束下来,还应当自问自己还能为病人的现状做些什么。教师看待自己的学困生,也应该如此,教师应当把学困生在作业、试卷中基础知识的错误,整理出来,从错误中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四) 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困生参与教学

  苏霍姆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富有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把学生的各种感观都调动起来,让学困生更多地参与教学,避免由于教学方法上的单调而引起学习的乏味和疲劳,使学生在每节课内都有较好的收益。如让他们时时当当老师的小助手,迫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或者帮助复述一些基本概念,或者帮着板书一些重要定理,让他们极积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例说明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答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从一些常见又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他们没有想到或解答不到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激发求知欲,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降低起点,减小坡度,避免要求过高,将双基训练与数学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的总结,渗透思维程序,在讲授例题时,应该要求学生按照“做——比——问”的方法学习。“做” 就是自己先审题、分析、试着做,目的是训练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     就是把的做法同教师的方法对比,找出问题所在;“问”就是提问题,把自己不太明白的知识、步骤 、方法弄清楚。

  (五)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帮助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培养学困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有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就不再孤立和零散。初中数学主要的思想方法有转化、分类、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在课本是以隐藏的形式出现的,学生难以从课本中直接获取,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提供数学素材,把数学知识溶入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在课后小结、单元小结与复习时要十分注意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概括和联系教材,整理出比较清晰的数学思想方法序列,形成数学思想系统。在问题的设计、知识的发生、例题教学、变式训练、知识总结都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优化思维结构具有很好的效果。

  (六) 实施成功教育,树立自信心

  为学困生科学地设置目标。将目标化为切近的、小的目标或任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或完成,及时获得满足感,获得成功,从而增强自信。让他们通过努力不断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另外,运用“自我暗示”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要求学生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而且这种意念需要在头脑中反复地强化。事实证明,作为激发自信心的一种手段,“自我暗示”法,确有一定的作用,相信它一定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全体学生结合起来,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转化学习数学困难生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把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这一系统工程是可以得到完成的。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