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也谈读写结合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方品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4-01

也谈读写结合

 

关键词 :读写  有机结合  训练点

摘要 :中学生学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而写作更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种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作文能力呢?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把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写作,好象阅读和写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写作怕难的尴尬处境。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地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东西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做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积累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学生学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而写作更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种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作文能力呢?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把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
   
那么,如何使读写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增强读写的教学意识,用好文本。在读写训练中,就是要直面文本,直面文本的语言。文本的核心就是语言,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言学习,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对语言的理解、体味、积累和运用。学生既要熟悉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要习得语言,内化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默写、叙写、仿写、改写、扩写和评写等,都可以成为读写的训练点,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默写,就是要求学生堂上背誦、即时默写文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如古代或者现、当代优秀的诗词散文,从而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同时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体会自己阅读审美的过程。
  叙写,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读文章的精粹及时地记录下来,便于自己从中反思生成言语审美感受的过程和方法,进而养成不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习惯。例如,学完了一篇课文,要求学生用三两百字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仿写,就是要求学生以所读的语言材料为样本,把它的言语和思维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再生成为自己的新的语言形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过程   。例如,可以仿写句子,也可以仿写段落等。
  改写,是鼓励和提倡学生对课文的言语形式、表达样式进行改编,使学生深入揣摩语言的意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可以改写课文的标题、结尾等,也可以把诗歌改写成散文等。
  评写,就是要求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层面,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从某一点或几点切入,对文本进行评价和鉴赏,让学生的感性知识有发挥的空间,兴趣情感有激活的契机。例如,点评作品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等。
扩写,就是要求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文本的空白,进行二度创作。比如,给课文题目添加必要的修饰成分,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词,设置情境,扩展成一段话等。
  续写,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对一些言尽而意不尽的文章,续写一个结尾。这种训练适合于小说、散文等文学类的文体。
  摹写,就是另选话题,要求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技巧,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根据古代诗词赋的景物描写文字,描摹成一幅生活图景,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补写,就是要求学生依据全文主旨,补充一下原文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这种补写,可以是在文段中间进行,也可以是在文章末尾进行,但无论怎样,学生都要认真研读课本,领会原文的精粹,才能准确合理写出有关文字。
  长期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文的分析讲解,忽视了学生的读写训练,结果,造成了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既不会自觉主动地去阅读,也不会在读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悟。现在,我们进行语文读写教改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学会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的相关信息,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2 《陶行知教育思想 12 讲》(丁丁编著)

3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叶澜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