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师职业及其发展
来源:和平师资培训网 作者:申继亮 王凯荣 李 琼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6-20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师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体现在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把教师看做是一个职业,但是,如果和其他的职业(诸如医生、律师等)相比,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教师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异议,许多人认为教师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因而不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问题;也有一些人认为教师是一种半职业或不确定职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师职业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一、职业的界定 我们经常使用"职业"及"职业者"这些词语,但很少考虑它们的真正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将职业定义为:"个人在社会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这个定义反映了职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一谋生的手段,但职业的含义要远比这个定义广。因为职业概念的产生,是社会劳动分化的结果,也就是说,职业的产生意味着特定的人做特定的事。特定的人做特定的事就意味着这些特定的人要为特定的事负责。因此,职业除了个人谋生手段的含义之外,还有专人专事专责之意。B.Abrnhamss。n认为职业泛指一个人谋生的手段,"职业者"指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拥有很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用一些方法和技术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每天的工作中的劳动者,他们被高度组织起来,有自己的行业规定。这种定义不仅对职业进行了规定,还指出了职业者的特征。但对职业特征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概述的是Fo眈3:W.hrksy,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职业的一系列特征: 1.职业者应该具有专门的基础知识并且为社会提供专门的服务。例如,只有律师能够执行法律,只有医生才能行医。 2.职业者应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宋从事自己的工作。他们不应该处于紧密的监视之下,并且他们有机会对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同时,这种职业自 4 中小学教师培训由也意味着职业者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进行自我监控,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仅仅满足工作对职业者的最低要求。 3.职业者在他们步人工作之前,必须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并且在工作之后还要接受一段时间的职后训练。 4.职业者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提供基本的服务,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仅是操作性的技术服务,还要求有更多的智力参与。 5.职业者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在职业中实现社会化,并且进行与他们职业相关的研究。 6.职业者有自己的组织和团体,团体对职业工作者的受教育水平、测评方式、执照、职业发展、职业道德和成就标准以及职业法规等进行了规定。 7.职业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其他非本职业人员所不具备的。 8.职业者享有崇高的公众信任,能够为公众提供本行业的最佳服务。 9.职业者有很高的声望并有较高的经济收入。 这9种职业特征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所具备的,医生、律师等职业均符合标准。 二、教师职业的特征 虽然关于教师职业存在许多争论,我们认为,教师可能不是一种专业化水平很高的职业,但教师仍然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职业。 1.教师自主性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例如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空间--教室,除了讲评课和观摩课外,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可以关上门进行自主教学。教室好像是一个城堡,在这个城堡里,教师的私人权利受到严密的保护。虽然新教师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领导会对其工作进行监督或评价,但随着教师的不断成长,领导对成熟教师的监督就少多了,这时教师就会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2000/3 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方面也有很大的自由。他们可以采取讨论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采取教师个人进'行演讲的方式。他们可以对一部分同学提出某种要求而对另外一部分同学提出另一种要求,他们可以只教某一班级而对其他班级没有责任。除此之外,在政府或教育机构的指引下教师还可以决定他们在每堂课上所教的内容。 然而,教师在工作中也受到限制。教师不像医生或律师那样可以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必须接受和面对学校安排给他的每个学生。他们的工作必须遵守政府或教育部门的要求。除此之外,因为公众向学校提供了生源并且为学校的建设投资,教师的工作还必须接受高水平的公众监督。 2.受教育或接受训练的时间 总体来说,教师接受训练的时间比别的职业所要求的受训时间要短的多。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校对教师学历以及受教育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教育水平低的状况也逐渐得到改变。 对于大多数职业来说,一个新的成员必须接受一段时间的考验,例如医生必须首先做一段时间的住院医生或内务工作,律师必须先在律师部门做一段时间的职员,这样才能逐渐的由简单工作到复杂的工作,从担负小的责任到承担大的重任。相比之下,教师在他们承担起全部工作责任之前,没有一段时间的正式锻炼。教师在毕业时也会有一段时间的实习,但时间非常短,往往一个月内就结束了,因此相对来说显得很不正规,缺乏'致性和连续性。实际上,教师接受正式工作的方式是很突然的,一旦参加工作,领导下命令说"你教某某班",他们就必须硬着头皮去工作了。 3.提供基本的服务 教师是学校里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老师提供的服务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教育水平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年轻人健康的成长和学习,老师在看到学生一批一批的走出学校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所解决的是生与死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在塑造人格。在教师和学生生活的每一刻都贯穿着教师的自我实现。 4.自我管理的程度 教师进行自我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许多教学的权利往往由那些并非亲自教学的领导或者教育工作者掌管,因此,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教谁,如何教。 但随着教师自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与才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他们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可以为学校建设提供自己的意见,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风格。 教师加强自我管理的一条途径是向他人学习,有经验的老师向新教师传授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自我管理与评估的信息,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化水平。教师通过参加教改、教科研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高等学校对教育所进行的研究相比,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所研究的问题更集中在自己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更具有应用价值。 5.职业者协会 像其他职业者一样,教师也有自己的协会,这一团体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确定各种教育指标,进行测验或发放教师执照,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职业道德和成就标准以及教育法规等问题。在我国这样的协会主要包括各级教师工会等。 6.职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者之所以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因为他们具备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但就教师这一职业来说,这种情况似乎有所减弱。虽然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人们对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还存在着不一致的意见。如果我们问:"到底教师所具备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其他职业团体所不具备的?"可能最好的回答就是有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 7.公众信任水平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公众对其信任水平似乎是不断变化的,一方面,公众似乎对教师的工作充满信心,因为对教师职业的信任,许多人把管教孩子的权利交给老师,大多数情况下,家长都愿意教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管教或塑造培养。这种意愿是基于高度信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许多家长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遵从并尊重老师。 另一方面,公众对教师的信任水平似乎有下降的趋势。公众对教师评论和批评越来越多,这些从报刊、电视的话题中均可以看出,人们所关心的不仅是教师的形象,而且包括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技巧,以及师生关系,这些批评或评价表明了公众对教师职业的关注。 虽然公众对所有的职业几乎都会去评价,但对教师的评价可能是最为突出的,因为这一职业与每个人都有关,还由于教师得到的社会保障、国家的供给都是公众提供的,所有这些都使得教师成为一热门话题。 8.声望、利益与报酬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地位与收入都是很低的,虽然至今为止教师的工资有所增加,但教师与其他同样学历水平的职业者相比,报酬仍然很低。 ' 教师的社会地位似乎也不尽人意,在《中国市场经济报》的一项调查结果中表明,中小学教师的总和排序仅居于第12位,位列第二层级。这一调查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通过以上我们对教师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教师并不能完全严格的与9条职业标准相符,但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职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是一种职业,它具有职业的特征,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应该朝此方向努力。 三、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 在职业发展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关注焦点不同,提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方向。对教师自身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教育教学能力,因此,许多研究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进行了探讨。下面我们给以简单的介绍。 (一)三阶段发展观 福勒和布朗(Fuller&Brown, 1975)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一般来说,师范生和新教师比老教师更关注这些问题。由于这种生存的忧虑,某些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而不是教他们,有些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教师对学校的社会化过程而造成的。在学校里,人们总是希望教师把学生管教的老实听话。其结果,教师们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生存时,他们将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进入第二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他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大小、时间的压力和核对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一般来说,在职教师比师范生更关心这一类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的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关注学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事实上,有些教师从来就没有进入到第三阶段。 (二)五阶段发展观 伯林纳(D.CBerliner,1988)认为教育专长的发展过程包括5个阶段: 阶段1:新手(novice) 新手阶段是教师获取教学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阶段。在教学方面,新手教师除了要学习一些具体的概念,还学习一些具体教学情景下的应对规则。新手阶段是一个获取经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现实的、亲身的体验比口头获得的信息更重要。 阶段2:进步的新手(advanced beginner)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所学的知识逐步联系起来,并能找出不同情景中的一些相似性,而且有关情景知识也在增加。随着实践经验的逐步增加,个体可以忽略或打破一些规则,这意味着教师策略知识发展了。这时,个体开始依据具体的情景来指导行为,教学行为开始变得灵活。" 阶段3:胜任型(competent) 处于此阶段的教师,能按个人想法自由处理事件,依据自己的计划,对所选择的信息做出反应,并能够对所做的事情承担更多的职责。因此,与前两个阶段的教师相比,他们经常能强烈地感受到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也对成功和失败有更深刻的记忆。 阶段4:能手(proficient)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对教学的直觉或领会很重要。他们能从积累的大量丰富经验中,综合性地识别出情景的相似性。处于此阶段的教师能从截然不同的事件中考虑到其相互联系。这种综合性的识别使个体能够更精确地预测事件。 阶段5:专家(expe~) 如果说新手、熟练的新手和胜任教学的教师是理性的,精通型教师是直觉性的,那么我们可以将专家的行为看做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并不是说专家教师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而是说他们对教学情景不但有直觉的把握,而且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理智地做出合适的反应。·他们的行为表现流畅、灵活,不需要刻意的加工。专家型教师知道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与前几个阶段的教师相比,他们采用的方法更加多种多样。 (三)原型发展现 前面两种观点以阶段的形式划分了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而斯腾伯格(R.J.Sternberg,1997)则指出了职业发展方向。他认为"如果美国的公共学校要成为英才的中心,就必须大力发展重要的人才资源(教师)",而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就是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所以教师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由新手到专家的过程。他以类目相似性为基础建立了教学专长的原型观,指出了由新手成长为专家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 专家与新手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专家将更多的知识应用于专业范围内的问题解决。专家教学所必要的知识类型包括:首先也是最明显的,专家教师必须具有内容知识--要教的学科内容的知识;除此之外,专家教师还需要有教学法的知识--如何教的指示。各种教学法的知识包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如何设计和实施测验等。最后,专家教师还需要有与具体内容有关的教学法知识--如何专门针对具体要教的内容实施教学的知识。 不仅知识类型存在差异,在知识的组织上,专家教师拥有的知识以脚本、命题结构和图示的形式出现,比新教师的知识整合得更完整。而新教师却具有较简单、较孤立的知识结构。 除了良好的知识组织外,专家型教师比新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还具有更多的教学背景知识。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必须了解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法,教学范围内的专家必须了解如何在某一社会和组织结构背景中运用教学知识。 2.效率 专家和新手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专家解决问题的效率比新手更快。这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是专家将熟练技能自动化的能力。这种自动化能力与原有知识和经验有关。随着知识的联系日益广泛,某些认知技能可以达到自动化水平。二是专家在原认知和认知的执行控制方面的能力。专家花费较大时间来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新手则是用较少的时间去理解问题,而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上。由此,专家比新手更有计划性。 总之在教学领域内,专家教师解决问题的效率高。他们靠广泛的经验,能够迅速而且只需要很少或无需认真努力来完成许多活动。 3.洞察力 专家比新手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既新颖又恰当地来解决问题。专家不仅仅解决手边的问题,他们还经常重新定义问题,所以能够产生具有独创的、洞察力的解决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别人所做不到的。这些具有洞察力的解决部分表明专家对问题性质的深入透视。 首先,专家教师能够从不相关的信息中过滤出相关的信息。 其次,专家型教师能够将一些不相关的信息结合起来,即认识到如果将两项信息分开来考虑,他们可能是不相关的,但联系起来考虑,对于解决手边的问题却是相关的。 最后,专家能够将在其他背景中获得的信息运用到手边的问题上来。在这里已获得的知识数量和组织都特别重要。这种洞察力是通过注意,找出相似性,运用类推而获得的。 通过对以上三种原型的解释,斯腾伯格指出了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也指出了新手教师的发展方向。 这些探讨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指出了教师发展的过程与方向,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思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