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设计理论
来源:唐雷工作室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6-20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寻求职业,从事职业活动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它对一个人有重要的意义:(1)职业生活是实现人生目的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才能实现。(2)职业生活占据人生的宝贵的时间。(3)职业生活是人才发展的重要实践环节。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生涯被错认为“无生涯”或“没有生涯”的职业,也因此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种种限制。事实上,教师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论在专业知识、技能,或态度上的需求,或实际表现均呈现阶段性的变化与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可以预测的。然而过去教师、校长行政人员、社会人士,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观念了解的并不深刻。因此,针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和过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其他的职业的生涯发展不同。其他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少,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时教师还必须接受一定时期的继续教育和参加各种在职进修活动,不断增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使自己能灵活的运用最适当的教材、教法,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
 
(一)傅乐的教师生涯关注阶段论

傅乐认为,在成为教师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事物可分为四个阶段:

1.教学前关注阶段––––此阶段是师资培养的时期,对于教师角色仅处于想像,因为未曾经历教学角色,可以说无教学经验,所以只关注自己。对于教师观察初期,常常是不表同情的,甚至还带有敌意的,在观察中,持有批判的态度。

2.自我关注阶段––––此阶段是初次实际接触教学工作,所关注的是做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教师们关注班及管理、熟练教学内容以及上级督导者的评鉴。故在此阶段,具有相当大的压力。

3.任务关注阶段––––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教师们各种教学的能力与技巧要求。因此在这个阶段里,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所需之知识、能力、技巧,所关注的是自己教学的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

4. 学生关注阶段––––许多在职前接受师范教育的教师们,在当时都表达了对学生学习、社会、品德和情绪需求的关注,但是却没有实际的行动,当时不是不行动,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做。一直到这些准教师担任了真正的教师后,从实际工作的经验中学习到如何克服困难、繁重工作的调配时,才能真正的关注到学生的一切学习。

(二)费斯勒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费斯勒依据多年的研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成果,提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从新进人员到资深成熟教师的发展过程,分为下列八个主要的阶段:

1.职前教育阶段——这个阶段是特定职业角色的准备时期,即教师的培训养成时期。主要是学院或大学进行知识学习和专业训练。它也包括教师从事新角色和新任务的再训练,或者参加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习,或者在工作中进修。

2.实习导入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最初任教的前几年,他们要学习教师角色社会化,要适应学校系统的运作。这个时期的新教师要努力表现,希望能为学生、同事、上级及其它人员的所接纳,要能稳妥地处理日常事物。

3.能力建立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尽量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寻求新材料,发现和运用新方法、新策略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师一般容易接受新观念,乐于出席研讨会、观摩会,热衷于研究、进修课程。这时的工作富有挑战性,他们可望教学技能的全面提高。

4.热心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在能力水平建立以后,热心而不断成长,并能持续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他们积极主动,热爱工作,不断充实、丰富教学方法。持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各种职业教育活动。

5.生涯挫折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可能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教学上的挫折,出现理想幻灭,工作不满意,情绪沮丧,并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所从事职业的正确性。这个阶段许多人称之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期,这种挫折感是生涯发展周期的中间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6.稳定停滞阶段——这个阶段是生涯发展中的平原期。有的教师出现停滞状态,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这些教师只做分内的工作。只求无过,不求有功。还有些教师维持原状,这个阶段的教师是缺乏挑战性的阶段。

7.生涯低落阶段——这个阶段教师是准备离开教育职业的低潮时期。有些教师回顾过去,桃李春风,满心喜悦;而另一些人因一事无成,则苦楚忧虑。这个时期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月或几周。

8.生涯引退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离开教学生涯以后的时期。有些人寻找了临时的工作,有些人享受天伦之乐,有的人选择非教学工作,如,搞些服务或管理。

(三)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我们把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他们可以分虽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1.准备期

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素质的特点:

第一,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

第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

第三,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2.适应期

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开始从事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包括:熟悉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常规,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备课,上课,带班当班主任,等等。

这一阶段骨干教师的素质特征有:

第一,在知识上,开始形成实际的、具体的、直接的知识和经验。

第二,在能力上,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开始初步形成,也是这一阶段素质上的一个明显变化。

第三,在素质上,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项目还不够全面和平衡。

3.发展期

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

骨干教师在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第一,在素质的水平上,向着熟练化、深广化发展,专业化水平提高。

第二,在素质的项目上,向全面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

第三,在素质上的倾向性,又注重教的方面向注重学的方面转变。

4.创造期

职业创造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机关报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

第一,在素质上,发展创新性素质。

第二,在活动上,具有探索性。

第三,在成果上,注意理论总结的工作,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三、教师成长的规律性:影响因素与成长机制

(一)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二)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结构的过程

(三)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四)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闻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

(五)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自由标到反馈的自我监探过程

四、教师成长的目标:专家教师的标准

(一)专家教师在问题解决方面的特征

柏林纳(Berliner,1995)从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角度总结了专家教师的特点:

第一,教学专长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学情景、时间和教学经验。

第二,自动化水平高。

第三,关注教学情境。

第四,灵活应变能力。

第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六,能够对课堂教学事件进行合理的、一致的解释。

第七,审慎的问题解决方式。

(二)专家教师在教学技能上的特征

(1)教学计划

(2)课堂管理

(3)知识的理解与演示

(4)提问

(5)练习与家庭作业

(6)非言语行为

(7)教学评估

(三)专家教师的总体特征

第一,动力系统上,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热爱教育工作,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有角度的责任感,希望对教育事业作出较大的成就。

第二,人格特征上,他们是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他们能够以较高的标准要求和约束自己,反省自己,他们对学生关心、亲近、和蔼、公正。

第三,业务能力上,他们善于学习,勤于实践,有比较丰富的知识,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对教育的功能和规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够自如同时又有创造性地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够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五、职业生涯的目标设计和成长设计

(一)自我定位与目标设计

(二)成长阶段的设计

具体的工作有:

第一,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成长阶段。

第二,设计以后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大体的时间。

第三,提出和解决成长中需要的条件和措施。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方案

前言与说明

一、外部环境的分析

1. 社会的:

2. 学校的:

3. 家庭的:

4.结论:有利的方面,不利的方面

二、自身素质的分析

1. 知识方面

2. 能力方面

3. 个性方面

4. 身体及其他方向

5. 属于什么类型

三、成长历程和回顾与分析

1.学生时代的主要事件与形成的素质特点

2.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情况

3.刚工作时的情况

4.现在所处的阶段

四、自我定位及总目标

1. 成才的类型

2. 成才的层次

3. 总的目标

4. 若干项目方面的目标

五、第一阶段

1.阶段的目标与时间周期

2. 具体的任务和指标

3.自身素质方面要做的努力

4.客观条件方面要做的努力

5. 时间与经费的预算

6. 预期的成果及评价

六、第二个阶段

1.阶段的目标与时间周期

2. 具体的任务和指标

3.自身素质方面要做的努力

4.客观条件方面要做的努力

5. 时间与经费的预算

6. 预期的成果及评价

七、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及调适

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旋律中都会遭遇困境,只是每个人的困境千差万别。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困境,除了来自生命历程中固有的困境或危机外,在成为一位教师的社会化历程中也有自己特有困境或危机。

个体进入职业类似于个体的成长。一方面,个人必须自信,显示出进取心、自我发展和贡献的愿意。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学会如何成为职员,了解内情,愿意成为向别人学习的“初级”成员。既有独立性又有所依赖,学会如何在职业进程中发挥专长的能力是早期职业阶段的关键。年轻的教师在刚进入学校时,是满腔热忱、豪情满怀,立志献身教师事业,但理想与现实毕竟相差较大,当他们遇到各种挫折时,会出现职业早期中各种困惑或危机,因此,年轻的教师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使自己的职业目标尽可能地与现实接近。

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或有了经验,便进入职业中期。主要有两个新问题:(1)如何在自己的技术和专业技能以外运用经验和智慧(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多面手);(2)如何实现自己成为别人良师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教师发现,在他们的早期职业阶段中,曾受到学校和资深教师的帮助、教诲和支持。进入职业中期,他们发现,不仅自己有帮助和培养别人的感情需要,而且想让他们后天的经验和智慧引起年轻人的瞩目。因此,成为一个良师是职业中期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然而,职业中期也容易产生各种危机。这时教师必须重估自己的目前状况与自己抱负相关程度,以及工作或职业在自己整个生命空间中究竟有多么重要。当这种重估不尽人意或自己的职业无法满足需要时(如,物质的、荣誉的等),就会产生压力,也就会形成各种问题。此外,职业中期危机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保持领先,或是在知识更新、信息丰富的时代不被落伍,就成为许多中年教师遇到的问题。

进入职业后期阶段,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说,大多数教师有一种成就感,此时他们是不断升华经验和阅历,关心、提携年轻人,同时还要为退休做准备。

生涯目标达成,不一定是代表人生的“终点”,也许是发展另一目标的“起点”,它只是表示教师有能力完成阶段性所追求的理想,教师为使自己生命充满着欢欣与喜悦,仍必须存有一颗上进的心,不断地追求新知,为自己也为家人营造一个丰富美满的人生,进而享受自我实现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教师是一位知识的启迪者、是品德的陶冶者,教师也是影响学生言行至深的引导者。处在这信息万变的时代里,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极为重要,不仅要帮助学生规划良好的生涯;同时对自己的生涯发展也要有深刻的体会,积极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涯目标,才能有效的化解生涯中各种危机,过着多彩多姿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