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辞教职下海如今为"代转公"争破头
来源: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09-12-24

 20091224081619.jpg

  代课教师邓世琼在笔记本上记录了近年来各地政策、相关领导针对代课教师的讲话。这些内容让他们欣慰。

 20091224081634.jpg

  有代课教师认为一些进入民办学校的公办教师,仍占用着编制。相关负责人否认了此种说法。

 20091224081653.jpg

  顺德代课老师的一份荣誉证书。他们中的很多人通过进修等方式一定程度弥补了知识和学历的差距,被当作骨干。

  学校给每名教师发一条毛巾,有公办教师对代课老师开玩笑说,严格来说你们只能领半条。

  如果我去做保安,去食堂打杂,怎么面对过去的学生?

  我爱顺德这个地方,但是我爱不下去了。我离开学校后不会饿死,也仅仅是不会饿死。

  1988年,在顺德一家中学教书的周伟彬辞去教职下海,十余年后成为坐拥8亿身家的“涂料大王”。那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无数人离开铁打的衙门,清贫的教师职位更是缺乏吸引力。大多数学校出现严重的师资流失,填补讲台的重任,落在了“代课老师们”身上。

  2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被周伟彬扔下的教职,却已成为顺德数百名代课教师的奢侈品。他们在顺德安家,他们成为教学骨干,他们在这里献出年华,他们也正面临“下岗”。

  即便“代课”的身份让他们一直尴尬,但做不成老师,才是最大的痛处。

  绝望的考试

  走出“代转公”考场,300多教师面临清退

  10月24日,顺德500多名代课教师走进“代转公”考场。

  考试由佛山市统一举行。顺德代课教师人数约有800人,具备考试资格的500多。而考试之前,代课教师们就已经知道,他们中间只有188人能入选。这是顺德公布的录取名额,意味着大部分人都将被淘汰。尽管如此,大部分代课教师还是满怀希冀,就像捧着“救命稻草”。

  桂畔小学的邓世琼老师带着手电筒坐下,她对监考人员说,不用电筒,自己的眼睛实在看不清试卷……

  27天后,大良一小学的代课老师颜青(化名)被校长叫到了办公室。那是11月20日,她还记得,上午校长就委婉地提醒说,现在可以查询分数线了。在办公室里,颜青和5名代课教师知道了自己的处境,校长说:“有什么事都跟我说,我一定去教办帮忙问。”失落的颜老师问了几个自己都知道答案的问题,接着就是浑浑噩噩,第二天又哭了一整天。

  已经下岗的丈夫不知能安慰什么,只是坚持给颜青,给整个家庭鼓劲,“肯定有安排,你那么优秀不会被炒掉的。”这个消息,瞒着他们正在读高三的女儿,也瞒着在外地一直担心的70岁老父。

  同样命运的伦教刘老师,从那一天起,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除了上课,不愿回办公室,也不想见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人毫无结果地呆呆地想。容桂瑞英小学的谭老师跟他一样,每天凌晨一两点才能入睡。还有一名代课教师因没考上而离婚,准备回原籍;另一名代课教师,获知结果后失踪了数日才返回愁云惨雾的家中;大良的一名代课老师见到记者时,在办公室哽咽着说:我爱顺德这个地方,但是我爱不下去了,我离开学校后不会饿死,也仅仅是不会饿死。

  两种“被选择”

  临聘是假出路、转岗是过渡期的安抚?

  在顺德政府的计划中,没能挤进“188个名额”的代课教师安排有两条出路:转岗和临聘。转岗的职位有:文印员、宿舍管理员、饭堂工作人员、收发员、实验员、图书管理员、保安员(门卫)。临聘岗位,是指临时接替一些岗位,如给休产假的教师顶班,对方休假满,这个岗位也随之消失,临聘教师“打回原状”。而没聘时不发钱不管饭。

  “这是各地解决落榜代课教师问题的普遍做法。”顺德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说。但这两个出路,代课教师们都不能接受。“如果我去做保安,去食堂打杂,怎么面对过去的学生?”一名男代课教师激动地说。除了面子,这些岗位在老师们看来,也没有什么保障。颜老师说,校长曾表示学校会另外向上申请打字员的岗位,建议她申报,但这个岗位不像其他教辅人员一样有编制。瑞英小学谭老师说,校领导给她交底:这些岗位都是学校自己出钱解决的,每月工资900到1000元。“这些都只是过渡期的安抚办法吧。”老师们认为。

  大多数学校和镇街教办都建议代课老师们转岗,似乎临聘岗位,更没保障。一名代课老师分析:“假如我去替了4个月,这4个月有钱可以维持生活,但其他时间要自己去打工吧?而你打工到一半,又有岗位让你临聘,你能辞了工去做吗?等再临2个月,再去找工吗?”他总结:临聘只不过是一条假出路,让代课教师们知难而退罢了。

  代课教师们也曾去寻找其他出路,但当前的就业压力下基本没人成功。做了这么多年教师,他们能胜任的只有教书,而绝大多数学校对“4050”人员并不感冒。

  顺德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强调,他们一定会让绝大部分代课教师有出路,具体细节还在研究。

  焦虑与怀疑

  顺德只缺188名老师?一次笔试定终身是否合适?

  焦虑中的代课教师们多次与行政部门交涉,希望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他们引用网上省人事厅副厅长陈康团“空编6万,代课教师5万余,不存在编制不足”的讲话,质问为何顺德只提供如此少的名额。“如果顺德只缺188个老师,那我们600多人在这个岗位上一代就是十多二十年,请问都在代谁的课?”一名代课教师这样问。

  本地教育局一名干部对记者说:“上级这样说话我们也没办法。教师待遇都是本地财政负担,区里拿出这些名额已是佛山五区中最多的了,而且提前使用了明年的编制。”

  对“188个名额五区最多”的说法,代课教师们认为,佛山其他区这几年用各种方式分批吸收过公办教师,但顺德从1998年以来就没这样做过,“这188个名额与其他区这些年解决的数量相比并不多。”

  代课教师们也对考试的公正性提出质疑:考题是否对所有科的教师公平?各种加分政策是否合理?一次笔试定终身是否合适……顺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幸亏考试只有笔试,没有面试,不然就更说不清楚了。

  一些代课教师从另一个方面解读政策:一些进入民办学校的公办教师,仍占用着编制,“他们既想获得民办学校相对较高的收入,也不想失去公办教师这个稳定的工作,于是与教育局签订了合同,要在若干年之内回到公办学校。”这名老师自己分析,之所以设置临聘岗位,是因为这些公办教师与教育局签订的合同时间不一样,有的今年就要回来,有的还得过一段时间,临聘,就是在他们回来之前补缺。

  对此,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姜蕙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当年在碧桂园学校、嘉信西山小学等部分民办学校的确是存在少数这样的情况,但现在都已处理完毕,那些教师或“下海”彻底成为民办学校教师,或已转回公办学校,不存在占用编制的现象了

  本月上旬,记者在一名代课老师处获知,《顺德区中小学教师招聘暂行办法》规定:非顺德生源需要是国家重点师范院校或211工程院校毕业、双学士及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社会人员需要具备常住户口和干部身份、中级以上职称、35周岁以下。文件落款时间是2009年11月1日,2010年1月1日开始实行。“区教育局和学校曾说已用完了今年和明年的编制名额,这份文件又意味着什么呢?”有代课老师质疑。对此文件,记者暂未能从教育部门及学校获得正面回应。

  20年尴尬

  减去社保1500元工资,15年换了近10所学校

  当初为什么要来顺德?这个问题,如今成了代课老师们的自我否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本地教师因为有些资源及关系,纷纷下海。顺德“涂料大王”周伟彬就是典型的例子。2000年前后,本地政府公务员的职位甚至都不怎么吸引人,做生意是大多数人规划职业的首选。而外地高学历人才来到广东淘金,一般也不会选择做教师。

  但学校教师的职位不能空缺。于是,外地籍、低学历的代课老师在顺德出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并通过进修等方式一定程度弥补了知识和学历的差距,很多人如今都被当作骨干。

  颜青今年已经42岁。20多年前,从开平高中毕业,她被招到顺德。“上世纪80年代末期,顺德到处都在招老师,高中毕业的也要,当时校长还问她有没有同学、老师愿意到顺德来工作的,可以保证收入比开平等地高。”颜老师说1998年之前,自己也有几次转公的机会,但都因种种原因错过了。丈夫1998年下岗,近几年因风湿休养在家,全家每月生活全靠她减去社保后拿到手的2000元工资。这些年来,颜老师自己读了中师、大专和本科,几乎一直在带六年级。

  容桂瑞英小学的谭老师是本地人,她从1995年开始做民办教师,当时收入是1025.81元。现在收入去除保险等之后是1500元。她最感到难受的是发放福利时,公办教师发100元,她们发50元,其他的一切都减半。有一次学校给每名教师发了条毛巾,有公办教师开玩笑说,“严格来说你们只能领半条”,这让她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还好我早早就学会了自己争取权益。”2001年,谭老师因怀孕被炒鱿鱼,她找了媒体,并写信给人大和妇联等机构,终于在劳动仲裁中获胜,获得数千元赔偿。而代价是不得不再换一个学校工作。从1995年到现在,她已经换了近10所学校。

  “本想着再干几年就可以退休了,没想到最后几年过不下去了。”颜老师感叹,其实这20多年他们一直彷徨,每年政策上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几天睡不着觉。

  微薄寄托

  笔记本上抄录各地政策及领导相关讲话

  代课教师邓世琼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用笔摘抄记录了近年来各地政策、相关领导针对代课教师的讲话。这些内容让她欣慰,也是她和大多数代课教师的希望寄托。

  “领导是关心我们的。”他们拿着这些东西去与本地部门交涉:

  广州798名符合报名条件的代课教师参加了“代转公”考试。广州教育部门将原定315个“代转公”岗位扩编到近800个,并组织两天培训,帮助代课老师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从而为他们入编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条件。

  东莞的代课教师如果“代转公”考试分数达到120分,可以转为合同制教师,聘用年限与校长聘期同步。东莞市直属学校合同制教师年总收入不低于5万元,工资改由市财政发放。虽然这也未能解决“公办”身份,但工资发放会更有保障

  ……

  还有一周,2009年就要过去了。可代课老师的重新寻梦,才刚刚开始。

  02-03版采写:本报记者 郁石 摄影:本报记者 郁石 实习生宋文辉

来源: 南方报业网- 南方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