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副校长刘益春说,3年多的实践证明,东北师大创建的实验区,提出的“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教师教育新模式,不仅有利于师范生培养,也利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这是一个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举措。
据介绍,学校成立了教师教育研究院学科教育研究所,所内教师专业覆盖中学所有科目,所有学科教师都要坚持基础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各学院都有一批博士生导师,研究基础教育。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中学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作为兼职教授。东北师大将继续实验区这一开放的办学模式,增加学生实习时间,为置换农村中学教师增加培训时间,让农村教师在教育理念、学科素养、教学模式、教学研究等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刘益春告诉记者,下一步,学校将整合全校教师培训资源,形成学科教师、学科教育研究所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保证教师培训质量。同时,努力建构一个有效的教师培训内容体系,不仅要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做文章,还要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更好理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感言
听高水平教授的课提升观念
抚松县三中语文教师刘鹏:
去年10月,我作为实验区基地校教师,到东北师大脱产培训学习。在东北师大培训学习,听那些高水平教授的课,我在观念上有了很大提升,改变了很多陈旧观念,如刘建军老师讲“新时期下的学生观”时提出,要用未来的需要、未来的方法培养现在的学生;未来农村,要按照未来城市化的要求、观念培养学生。再比如读书,东北师大许多教授在培训时都提到读书的重要性,教育学院的老师讲“读书与专业发展”时推荐了很多书。我回来后,已经读了10本书。
■短评
走下去才能了解一线所需
基础教育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向高处前进。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优质资源的关键环节。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渴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渴望得到更多高质量培训的机会。为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服务,研究与改进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历史使命。名校
这两年,东北师大倾注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在实验区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所有从事学科教法研究的教师都下到了基础教育一线,参与教师培训。只有从事教师培训的培训者真正走到了一线,才能了解基层的教师需要什么,我国的基础教育还缺什么。东北师大在培训方案设计上做到了有的放矢,结合当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按需设计,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名校
东北师大深入基础教育一线,与地方合作,解决教师培训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为师范院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名校
《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12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