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记大英县寸塘口八村小学教师陈亚琼
来源:遂宁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1-22

20101122084758.jpg

  她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记大英县寸塘口八村小学教师陈亚琼

  陈亚琼,大英县寸塘口八村小学负责人,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课教学工作。工作以来,她勤勤恳恳、不畏艰苦、任劳任怨,始终把爱生如子作为教育工作的宗旨,把不让一名学生流失作为治教目标。在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陈亚琼走过了20多个春秋。

  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她更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以“要求别人做到,首先要自己做到”为准则,满腔热情把一份“母爱”倾注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扬和社会的好评。对自己、对学生严格要求的陈亚琼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被县教育局评为师德标兵、骨干教师,2009年获四川省第六届优秀乡村教师“怡和烛光奖”。

  颁奖辞

  她以校为家,每棵树每株花都是她亲手栽下;她以一颗童心灌注于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情感也深深交融;她把一份母爱倾注于教育,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有人说,乡村教师很伟大,但最容易被遗忘。她用自己的一点烛光,温暖了我们的眼睛。

  (记者 杨晶)

  爱心 温暖学生

  爱生如子,是陈亚琼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坚持在放学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一旦发现学生的生活中有困难,她总是尽力帮他们解决,还和学生家长一起搭建家校共同教育的平台。

  2002年下期,陈亚琼任教的班上一名叫吕世民的学生经常逃课、不爱学习,有时候还打架斗殴,一些老师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班上同学也疏远他,视其为“敌人”。

  这些,陈亚琼都看在眼里。之后,她通过家访了解到吕世民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而其父只顾在外挣钱,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吕世民在家一日三餐没有保障,时而与同院的小朋友打架,时而偷邻居家的水果和财物,成了大人小孩都愤恨的“坏孩了”。一旦吕世民做的“坏事”被发现,父亲就粗暴地对他。父亲缺乏沟通的教育方式,更加剧了吕世民的逆反心理。

  陈亚琼了解到吕世民的实际情况后,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心,放学后还陪他一起回家,为他做饭、洗衣、辅导功课,教他料理自己的生活,教他合理安排时间,鼓励他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陈亚琼的悉心照看和关爱下,吕世民改掉了坏习惯,成了班上的优秀学生,同学们也不再疏远他。

  勤奋 推动教学发展

  陈亚琼对教育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她常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融于无穷的乐趣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学生学习”变成“学生想要学习”。

  工作中的陈亚琼,总是坚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生检测、考核的“六认真”。每堂课后,她坚持写课后笔记,不断总结找出成功与不足。她说,要向每堂课的“四十分钟要质量”。在她的课上,学生们总是轻松、活泼,学习的主动性极强,形成了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习风尚。

  奉献 深化村小管理

  自从担任村小负责人后,陈亚琼坚持以校为家。她结合学校特点,制定出《八村小管理办法》《八村小教师工作细则》《八村小考核办法》等制度和办法来规范学校的管理工作。

  为了美化校园,陈亚琼利用休息时间在县城街道改造处捡回被丢弃的有价值的花草,并用自行车搭载到学校,种植在花坛里。2009年5月19日中午,学生和老师们都在午睡,陈亚琼却顶着烈日在花园除草。学校教师廖福琼午睡醒来看到她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就劝她休息,可她仍然坚持。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学校绿树成荫、花草茂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009年3月,学校决定安排100元经费请工人清除厕所沉积物。为了给学校节省开支,陈亚琼周末从10多公里外的县城赶到学校,从农户家借来除粪工具,独自一人干起了清除厕所沉积物的工作。虽然双手被磨起了血泡,恶心的臭味使她呕吐多次,但这些都被她克服了。

  在陈亚琼的带领下,寸塘口八村的老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行为习惯变好了,校园文化氛围浓烈了。寸塘口八村小还被评为县示范村小、市绿化达标学校、省优秀留守儿童之家。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陈亚琼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有对乡村教育的拳拳之心,她默默地把时间和心血奉献给了寸塘口八村小的所有学生。

  (实习记者 谢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