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永善: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作者:梁沛妤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19-03-28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自2018年大力推进“班改幼”“一村一幼”工作以来,永善县已实现一个乡镇有一所中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自2018年大力推进“班改幼”“一村一幼”工作以来,永善县已实现一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学前教育取得较好发展。
新拉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前身为岩湾小学,为合理配置资源,2017年9月岩湾小学撤并,闲置的校舍并未因此而荒废,自“班改幼”“一村一幼”项目实施以来,溪洛渡镇中心学校率先启动了新拉幼儿园改造,于2018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据悉,新拉幼儿园辐射新拉、白沙、富庆3个行政村,共有大、中、小三个班幼儿学生77人。学校有单独的活动室、休息室,安装了大型爬梯、蹦蹦床等玩具设施,还设置了幼儿建构室、玩沙池,配备了必要的教玩具、保教、图书和生活设施设备,园内环境整洁优美,达到了净化、美化、绿化和童化。
马锦芯是一名留守儿童,今年5岁,父母皆在外务工,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马锦芯家里不富裕,爷爷奶奶要兼做农活,无暇照看。如果不是村里开办了幼儿园,马锦芯的学龄前时光可能跟哥哥姐姐们一样,光着脚丫,跟在大孩子身后,晃荡在村里过着“摸爬滚打”的生活。
去年,村里办起了幼儿园,每月只收取保育费140元,离家较近,马锦芯入园后,听老师讲故事,和小伙伴做游戏,中午还吃上了营养餐,看着马锦芯爱笑、会讲普通话,全家人都很开心。
“‘一村一幼’建设的推进,为农村学生尽早突破普通话‘语言关’,顺利接受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接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安全又得到保障,家长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打工或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新拉幼儿园负责人宋锦波感慨地说。
针对师资不足、校舍不足、教师队伍任而不专、混合编班、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永善教育主管部门多次研究,召开专题会议,对学前教育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各中心学校立足长远,充分利用闲置校舍进行改造,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远问题。各中心校在幼儿园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用好人才,把幼儿园发展推向专业化、专任化和法人化;统筹兼顾,选派专任教师和志愿者,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学上采用分时段教学方式,解决因主客观条件造成的混合编班问题;县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强对村级幼儿园的教学教研指导,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推动学前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目前,永善共有村级幼儿园(“一村一幼”“班改幼”项目)126个,占全部幼儿园的80.3%, 在园幼儿3529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1.4%,在该县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 洪 周先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