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打造特色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九派教育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1-12-16
●本报记者 苗青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始建于1986年,三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浓厚文化气息、先进办学理念和雄厚师资队伍、现代化教学设施和良好社会满意度的完全中学。学校先后获得呼和浩特市“特色学校”、呼和浩特市基础教育改革“十大”科研基地校、呼和浩特市文明校园、自治区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毽球运动示范学校、国家级足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为学生终身筑基, 伴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恪守“志存高远 博雅健行”的校训,坚持以“民主化建设+特色化发展”的办学方向,明确“理念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环境美校”的办学思路,以培养“人格完整、志存高远、身心健康、行为优雅”的学生为目标,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2018年,学校投资300万元进行了全方位的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了一个基于大数据模式下全面感知、高效协同、个性便捷的智慧环境,今年,学校还对6间实验室进行数字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集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为一体的学校。
为提高师生文化素养,倡导开放办学,尝试打通中学与大学与社会的连接,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应运而生。学校开启了“师生进大学,大师进校园”的文化之旅主题活动。一是请进来,大师进校园,中科院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为学生每学期进行两场讲座。二是走出去,师生进大学,各年级有主题、成系列地走出校门、走进大学、走向社会,走进科技馆、博物馆,通过人文环境影响师生。学校还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一系列特色主题教育活动,既弥补和延伸了课堂教学,也为校园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让多彩的学校文化得以丰满。
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化发展的办学方向,形成了“教育特色——文化引领+学生自主管理、教学特色——‘一二五’自主课堂、体育特色——毽球运动文化”三大特色教育体系。学校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大力倡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四自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从被管理者成为学校的主人。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管理模式影响下,学生志愿服务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另一品牌活动。学校通过“三途径,两基地,一特色”的科学平台,充分发挥社会与学校的可用资源及联动作用,与内蒙古博物院等8家场馆达成协议,成为学校的义工实践基地,学生利用节假日、假期时间到相应场馆做志愿者,进行社会实践。推行“文明志愿者协会”自主管理模式,实行志愿者值周制度,使每位学生既参与了管理实践,又从中得到了锻炼,真正体现出志愿服务的意义。目前学校在“志愿中国”平台累计注册志愿者3698人。2018年,学校被评为市、区两级优秀志愿者服务集体。
历经8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一二五”自主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从学案的编制使用到课堂的实施原则与活动流程,从实施过程的理论支撑到课堂实际效果评价,形成了特色鲜明、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一二五”自主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师资队伍成长迅速,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
三十多年前,在学校成立之初,毽球运动就在该校生根发芽,如今从一项寻常的课外运动已成为三十八中的特色文化符号。2011年,学校被市体育局命名为“呼和浩特市毽球传统体育项目中学”;2015年,经国家体育总局社会指导中心批准,学校获得“全国毽球运动示范校”的称号。在学校,毽球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而是一种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充满活力的校园精神,体现了“志存高远,博雅健行”的校园文化之魂。
面对机遇与挑战,三十八中将会以更优质的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集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和优质初中为一体的完全中学。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