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直面三个困境 全国政协委员洪伟为调动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建言
来源:新京报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3-03-10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关注教育话题。3月7日记者获悉,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史家胡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革新里小学校长,遂安伯小学校长洪伟聚焦课后服务,带来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的提案。

  课后服务面临教师“时间困境”、学生“空间困境”等

  洪伟注意到,随着国家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出台,各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体系零散、落实表面、合力弱化等问题:学校意识到要在协同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往家庭教育“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得到扭转;社会各界与相关资源单位也在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议及社会实践类教学活动。

  同时洪伟也发现,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难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破解。“学校作为课后服务的主要供给方,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课程,但也面临着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家长服务需求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

  洪伟进一步指出了这一矛盾中的三个困境。一是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困境”。“双减后,学生在校时间延长,课后服务中老师除了基本的看护,还要安排课业辅导和兴趣辅导。”他观察到,教师开展课后服务,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工作时间的延长带来的工作压力,并间接导致了教师参与学科教研、校本研修的时间被压缩甚至挤占。如果不合理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疲于应付,影响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建立。

  二是学生课后学习的“空间困境”。学校是提供课后服务的主体,但不能成为唯一渠道,某些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过长问题突出,大部分学生在校时长超过八小时,学生缺少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能将学生的课后学习空间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这会让学生丧失众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范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三是社会参与课后服务的“机制困境”。洪伟指出,当前,社会机构与资源单位参与课后服务,处于一种相对零散的状态,缺乏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和制度安排,呈现出片段化、散点式倾向,与广大家庭的连续性的整学期课后服务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落差。同时,诸多育人资源散落在社会各个单位,处于一种“惰性”状态,有待挖潜与激活。

  建议“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建立资源白名单

  在洪伟看来,课后服务既是教育问题,也是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校、家、社协同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是破解上述困境的有效路径。就此,洪伟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请进来”。洪伟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让社区、博物馆、少年宫、文化资源单位等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挖掘师资力量、研发相关课程,以“送课到校”的方式加入到校园课后服务中来。同时,鼓励有资质、有专长的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加入到课后服务的队伍中,缓解课后服务师资紧缺的难题。

  二是“走出去”。充分利用学校辖区或学生居住地街道、社区的地缘优势,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的组织优势,鼓励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高校学生、退休教师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就近参与进来,建立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提供“家门口的课后服务”。

  三是建机制。“孩子成长、融入社会,离不开居住的社区,离不开‘家门口的教育’。希望社区在关注尊老养老助老问题的同时,拿出一定时间和精力关注社区中孩子们的成长。”洪伟向新京报记者解释称,民政等部门可以统筹一些资源,例如社区辖区内的博物馆、党建示范点、运动场所、文化体验等场所,以公益形式调动起来,还可以调动辖区内退休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专家等,共同参与到学生成长及课后服务中。

  洪伟建议,探索“学生举手,家校社应答”的机制,民政、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出台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校外课后服务地图”“课后服务社会资源白名单”等,同时要注重对参与课后服务的社会力量进行资质审核、价值引领、质量监控,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形成校内、校外课后服务联动的良好格局。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