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师陈国辉:殷殷严师慈母情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5-01-13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辛勤培育桃李的园丁。长春市雷锋小学教师陈国辉,就是这样一位好“园丁”。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她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处处以人民教师的标准来衡量、勉励自己,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孩子面前,她既是一位严格的教师,又是一位慈祥的妈妈。
    对待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残病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她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都能健康成长。罗非是名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平时在班级沉默寡言,陈老师就经常找她聊天,在谈话中帮助她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了让罗非能够听清楚讲课内容,陈老师总是用最大的音量来讲课,为此落下了咽炎的毛病,但是换来的是罗非的优异成绩。班级里有一个小男孩叫王赫源,出生时患脑瘫,经过两次手术后才能踉跄地独立行走。陈老师怕孩子受委屈,不仅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歧视他,而且课间也时刻关注着王赫源的一举一动,生怕他有什么闪失。夏天的一个中午,同学们都到操场上活动,王赫源也偷偷地溜下楼到操场上玩耍,可是6月的天似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忽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急促地降落下来,在操场上玩得正起劲的学生们一齐涌向楼门口,正在批改作业的陈老师听到楼下的吵闹声立刻站起身,往窗外一看,吓了一跳,在人群中,王赫源那摇动的身影也在奔跑的人群中,陈老师急忙奔下楼去,一把搂过王赫源,将他护在身下。
    德为师之本。陈国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对于行为习惯较差、学习困难的孩子,她更是把慈母般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陈老师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无偿补课。在她的帮助下,许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渐渐树立起了信心,成绩慢慢提高了。为了教好每一名学生,陈老师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为学生辅导和批改作业,有时批着批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当她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同学们静悄悄地围在她身边,有的学生眼里竟含着泪花。2007年,她新带了一年级(1)班,由于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刚刚入学时,一个孩子小便在了裤子里,她毫不嫌弃,及时为孩子洗净了裤子。她总是尽量帮助学生们减少由于新入学而产生的恐惧感,在课堂发言时,针对孩子们的特点进行鼓励、表扬,注意发现孩子们的特长,重点培养。6年过去,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分别升入优秀的中学。
    作为中队辅导员,陈老师结合实际、积极创新,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发展能力。工作之余,她总不忘给自己“充电”,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历进修。“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这是她教书育人的准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她身为教师的本色。
    陈国辉的同事们评价她:平时话语不多,但甘为人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荣誉和名利,常常是本着谦让的态度,从不刻意追求。低年级工作辛苦,有的老师不愿意承担,她就主动挑起这副重担;有的班级纪律比较乱,学生成绩较差,她就主动接过来当班主任。工作中,陈老师除了带头上公开课,还热情地帮助年轻教师,从教学思路的设计到细节的处理,从教具、学具的准备到课件的制作,从备课、说课到上课评课,她都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经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陈老师积极投身教改实践,潜心课题研究,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作为年级组长,她带头搞教研课,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她处处走在别人的前面。
    在挚爱的三尺讲台上,陈国辉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她曾多次被评为长春市区优秀教师,2013年被评为绿园区“草根雷锋”。(记者 韩雪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