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对教育,我有一份情怀
来源:银川晚报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1-09-08
刘桂兰
西夏区教研室教研员刘桂兰,曾经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19载,如今,因教科研能力突出,选调到西夏区教研室工作。负责西夏区初中历史教研工作,兼职地理教研员。她经常深入基层学校与教师一起研究、改进教学,指导、培养的教师先后荣获自治区乡村名师、凤城名师,多位老师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教研指导能力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2018年获正高级教师职称。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以爱育爱的职业,需要有大的胸怀,高的境界和高度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教师立足岗位的基础,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有效地赋能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减负增效。”谈到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刘桂兰告诉记者,她说每个孩子都天赋异禀,作为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帮孩子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成就孩子就是成就家庭,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应该从成就每一个学生入手。
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刘桂兰感言,有很多值得怀念和感动的事情。“在我刚毕业去银川第十六中当历史老师的时候,遇到一个教生物的老师王智甫,我们在做课题研究的时候,想到书本上的知识可能让学生明白得不够透彻,何不尝试去让学生们亲自去瞧一瞧呢?于是我们两个学科老师便将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课外学习小组。在节假日,我们组织学生去贺兰山磷矿,从矿石的废料里找植物化石,还组织学生去沙坡头采集植物标本,把历史课搬到西夏陵、拜寺口双塔、贺兰山岩画、博物馆去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她说,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比较早的跨学科学习,研究性学习。在那期间,我们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长途骑行的过程,同学们之间互助友爱。“当时班里有一位患过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学生,腿脚不灵活,每次班里开展有关历史课外出实践活动,他都充满了期待、渴望。本着一个不能少的原则,班里的几个大个子男生轮流用自行车载着他,带他一起去参加活动。”
刘桂兰说:“到现在每次在街上遇到他,他都老远冲我热情地挥手打招呼,虽然有时候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但他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每当想起这个画面就让我很感动!”
“距离退休只有2年多的时间了,回首过往的岁月,要离开自己为之奋斗近四十年的事业,有很多的依恋、不舍。前19年在中学做教师,后17年做教学研究工作,我珍惜剩余的工作时间,珍惜岗位,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会努力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刘桂兰说。曹锦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