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西海岸新区:用“智慧”激活教育新动能
来源:青西新经济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1-10-21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加大经费投入,启动“‘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行动”项目,优化管理机制,实现智慧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新区已被遴选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中央电教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构建了以教育环境智能化、教育资源优质化、教学应用创新化、信息素养高标化、教育治理精准化为“五化”特征的智慧教育体系,助推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新区小学生正在使用智慧课堂进行习题训练。
>>教育环境智能化<<
数字校园实现全覆盖
在黄岛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上,同学们用压感笔和平板电脑代替传统纸笔,在专业的绘画软件上进行美术创作。“目前,动漫课程已经在六年级所有班级中常态化开设,并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喜爱。”黄岛小学校长王卫杰表示,借着智慧教育发展的东风,不仅是美术课,开会、学习、分享只需要一台平板电脑,所有内容、信息就都能第一时间通过大数据分析传递到每个人手上,动动手指便能一目了然。
如今,小小的平板电脑已成为全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西海岸新区投入8.6亿元,全面升级校校通、班班通设备,确保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学校;全面升级办公教学设备,为12637名教师配备智能教学终端,确保教学应用覆盖全体老师;全面升级智能学习终端,为85678名六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全部配备智能学习终端,确保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
>>教育资源优质化<<
名师公益课堂上线
“各位同学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年春季学期,崇明岛路小学的教师殷春晓坐在平板电脑前,化身“主播”,开始了不一样的直播课。同一时间,学生王荔舒在家中通过平板电脑认真听课。“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随时提问,老师会耐心解答。这课程对我帮助很大。”王荔舒说。
为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切实发挥名师优质资源示范引领作用,新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依托智慧教育直播平台,开设“青青益课”名师公益课堂,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与学习资源,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在线互动答疑交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教学应用创新化<<
学习方案实现“私人定制”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一道题的解答……”在开发区第四中学的一间教室里,八年级数学老师阎咨谕正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只见她轻点手中的平板电脑,练习题即被一键传送到每位学生的平板电脑上。
据开发区第四中学校长王永刚介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数据结果有助于实现学校、年级、备课组、班级、教师、学生个人等六个层面的精准数据分析,进而找出问题和短板,定措施、抓落实,实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记者了解到,智慧教育正在给全区中小学带来教学成效的显著转变:学校变传统的靠经验教学为“有据教学”,“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发挥数据分析优势,实现学生个性化学情“画像”和学习方案“私人定制”。
>>信息素养高标化<<
万余教师参加智慧考核
今年7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测试在新区举行。一万余名教育干部和教师化身“考生”,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检测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水平。“测试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既是一次提升的机会,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大场小学教师丁明宝说道。
这已是新区第二次举办全区范围内的干部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测试。“只有老师先学会用信息技术,才能把技术用好,从而进行创新应用。”智慧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任萌表示,全区考核不仅是对智慧教育建设成果的一次有效检验,更为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层次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仅2020年度,新区的教师在智慧教育方面就荣获国家级奖项23项、省级奖项31项。
>>教育治理精准化<<
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
在新区智慧教育指导中心,有一块蓝色大屏。通过这块大屏,不仅可以总览全区智慧教育建设的整体情况,还能聚焦某一所学校的具体使用情况,点线面结合,真正做到数据全面采集、多维分析、精准指导。
数据的背后,是西海岸新区深度构建的大数据成效洞察系统。“在智慧教育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精准指导区域教育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任萌表示,通过建设可视化大数据平台,采集智慧课堂上的过程性数据,阶段性采集评测考核数据,可以全面监管区域智慧教育整体应用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科学诊断各校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专业能力、学生学习行为等的差异和变化,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