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回归教育初心 守护每个孩子的艺术梦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1-09-29
 
        中秋假期过后,“双减”政策已正式实行近一个月,学科类培训彻底降温,艺术体育类的兴趣培训更受家长和学生青睐。在政策上,全国多地已经将艺术素养考核纳入中考成绩,家长也不再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文化课与艺术教育两手抓。
喜朵芭蕾的老师正在授课
        近日,一项“‘双减’之后家长还会不会给孩子报培训班”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参与调查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报音乐、舞蹈、体育、美术等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培训班,前去咨询、芭蕾、器乐、国画等艺术课程的家长络绎不绝。一位家长表示:“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比起学科培训,我更希望孩子能培养一门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未来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十四世纪的法国皇室,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因此,蕴含在芭蕾艺术里的不仅是完美身材、优雅体态的展现,更包含着修养、气质等素质的培养,融合了美育、德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芭蕾教学与表演中,有诸多礼仪规范,比如服装、发型要一丝不苟,站姿要挺拔,音乐最后一个音符没有停止前不可以放松等等,这些点滴细节融入到每堂课中,不仅是对课堂、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对艺术的尊重,在潜移默化中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与形象。
 孩子们在舞蹈室练功
        “没有刻意为孩子规划走专业芭蕾道路,但是她自己喜欢,训练再辛苦再累,也保持兴趣不减。不管有没有天赋成为专业舞蹈演员,能保持这份兴趣就是幸运的。”一位学生家长说。
        走进喜朵芭蕾,小学员们梳着高发髻,穿着粉色练功服,盈盈浅笑,体态优雅,因为热爱芭蕾而对未来有所期待,因为学习一门艺术而内心富足,这或许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最大期望。
        喜多芭蕾的创办人邢悦表示,从创办机构起,就要求要用最专业的态度来教学生最正统的芭蕾知识。“如果启蒙时走了弯路,后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不辜负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础,不走回头路。”
        芭蕾艺术通过动作姿态表达内心世界,让孩子在艺术表演的熏陶中欣赏美、体验美,学会热爱生活。曾有一个经常随父母旅居国外的小女孩,在回国期间参加了喜朵芭蕾的短期培训。很快老师发现,孩子不能接受自己做得不好,一有受挫情绪就会自己掐自己的胳膊,她的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得知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习惯。为此老师每次提前到教室,先与孩子聊天,慢慢打开心扉,在放松的心态中教学和心态引导,不久,这个孩子的不良习惯被彻底改正了。
喜朵芭蕾的创办人邢悦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的礼物,只要身体允许运动,喜朵芭蕾从不拒绝任何孩子。邢悦透露,她毫不犹豫收了一位智力有缺陷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大班教学的模式,她曾被大多培训机构拒绝。老师对她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耐心,先与孩子做朋友,再慢慢引导。“我们能为她做的有限,但我想帮助她,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孩子们都是很单纯的,现在这个小朋友每次下课都要把老师送到地铁站才肯回家。”邢悦说,“我相信芭蕾能够治愈她。”
        “双减”之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对孩子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要求,既是机遇,也是考验。转变以往高强度的培养方式,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才能真正让教育回归本质,充盈孩子的心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