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
来源:内蒙古新闻广播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3-01-09
       2022年,呼和浩特市教育公平迈出新的重大步伐,全市共建63个教育集团,覆盖152所中小学、幼儿园,惠及40%的中小学生,促进师资均衡、提升办学水平。

       2022年,呼和浩特市还全面推进与高校合作办学,17所中小学与9所区内外高校深化合作,打造了校地合作新样板。此外,呼和浩特市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双减”,174个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压减,45个非学科培训机构按照归口全部纳入行业管理;义务教育学校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课后服务开展率达98.7%,覆盖学生20.16万,暑期共有6个旗县区10所学校开展了暑假托管服务。在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方面,免试就近入学和“阳光招生分班”“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小升初”电脑随机录取第一志愿派位率达到80.3%, “择校热”“择班热”大幅降温。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的比例达到80%,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4.6%,教育脱贫攻坚战成果得到巩固,没有发生因贫失学辍学的问题。

       2023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呼和浩特市将分类治理无证幼儿园,取缔整改难度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幼儿园并做好幼儿分流安置。实施《呼和浩特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对武川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验收进行总结,做好后续督导,推动各旗县区对标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成效,常态化开展督查、查处工作,督促归口部门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推进资金监管。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考试,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和“阳光招生、分班”“公民同招”政策,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村学校政策、资金、师资倾斜,持续推进对口支教,带动更多农村校、薄弱校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淑芳认为,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需要我们为孩子们提供质量均等的教育环境,竭尽所能的保证他们都有成就梦想、实现价值的机会。

       李淑芳:教育的公平来自于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入学的机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教育的普及率进一步得到提升是全社会的期盼。2022年呼和浩特市教育公平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全面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例如,全市共建63个教育集团,覆盖了152所中小学幼儿园,惠及40%的中小学生。第二个方面,稳步壮大教师队伍,显著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促进师资配备的均衡发展。第三个方面是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例如,在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方面,免试、就近入学、阳光招生、分班等政策全面落实。最后一个方面是保证特殊群体受教育的权利。例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都有很大提升。

       2023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呼和浩特市将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学校政策、资金、师资的倾斜,带动更多农村校、薄弱校的高质量发展。

       公平的教育是隔绝文明与蒙昧的原动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唯有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呵护孩子们成长的希望,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也唯有公平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出彩,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从而保证发展的持续和稳健。因此,需要我们为孩子们提供质量均等的教育环境,竭尽所能去保证他们都有成就梦想、实现价值的机会。

记者:孙雪梅、李  辉

编辑:佳   妮

审核:赵   婧

监制:侯爱文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新闻广播》官方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