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教学科研 做好全职校长
校长要以管理为主,但也必须有一些学术的基础,这是做好校长的基本条件。一旦做了校长,更多的还是要撑起校长的职责
京华时报:对于您的“两不”决定,各界讨论很热烈,赞的弹的都有,也有人说不搞业务的校长怎么会是好校长?您如何看待这些声音?
赵跃宇:报道刊出之后,正面评价非常多,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对于我来说,首先我不是炒作的人,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做事比较实在。我想这个言论在媒体和社会各界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可能也是社会各界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关注。这种关注我想也是未来大学校长应该尽力去办好大学的动力和责任所在。
做出这个决定,是我个人在我们学校这种特殊环境下进行的选择。我会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下去,也不会太多关注社会上对这件事的看法。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其中几句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素。
京华时报:您立志在任期内放弃教学科研,做一个全职校长,那么,您对校长这个职务是如何看待的?
赵跃宇:校长作为一个管理岗位,最关键的应该是确定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需要采取的措施,希望达到的目的,以及在达到这个目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系列困难,要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校长要以管理为主,但也必须有一些学术的基础,这是做好校长的基本条件。一旦做了校长,更多的还是要撑起校长的职责。
京华时报:一届校长任期是5年,这5年您不做课题不带研究生,远离业务,会不会担心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停滞导致领导学校科研工作时没有说服力?
赵跃宇:关于我自己的专业,即便我不做课题,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至少5到10年不会被淘汰。对于自己专业之外的研究,我觉得反倒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了。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学校给予什么帮助。
京华时报:校长任期结束了,您还会回到教学科研中去吗?
赵跃宇:肯定会。我就希望到时候我的继任者能给我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大学的确需要这样的环境。 本报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