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我省将加大政府投入,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首次提到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招录取时,本专科院校将分类入学考试,逐步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由省级组织入学考试制度。
2月18日,省委、省政府正式签发了《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昨日,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对《纲要》的部分热点内容进行了权威解读。
数字目标
【纲要规划】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八成
到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43%;
扫除青壮年文盲。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5年。
【解读】
这些目标能实现
考虑到我省大部分教育指标2009年数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是一个赶超型的规划,201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在大部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部分重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据测算和论证,这些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招考改革
【纲要规划】
本专科院校将分开考试
未来10年,我省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全面使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系统,实现计算机网上录取和学生电子注册。建立规范灵活的中职学校招生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加大面向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社会人员的招生。
深化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和招生办法改革。实施普通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入学考试,逐步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组织入学考试制度。
【解读】
自主招考高职今年再增5所
我认为,高考的理想模式是政府主持基本的考试,而选择的权利和对考生进一步的测试权则应该交给高校。我省将主动承担本专科高考分离的任务。今年,我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高职院校预计将再增5所,我省还将争取更多的院校参与进来。
基础教育
【纲要规划】
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落实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从2011年起,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城镇街道、农村集体等举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保持在幼儿在园总数的一半以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推动城乡同步发展。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建设1所以上不少于9个班建制的公办幼儿园。依法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发展“一村一园”。
同时,改变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论英雄的教育政绩观。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解读】
全面普及并非“全部免费”
普及15年基础教育,是我省首次提出,将基础教育中普及程度相对落后、普及任务较重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也纳入了普及内容。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全面普及不能理解为“全部免费”。目前,这个15年基础教育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已经免了。
改革举措
【纲要规划】
10项试点“包罗万象”
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我省设计了10项改革试点内容。 10项改革试点内容是:省级政府教育统统综合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改革试点,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试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改革试点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改革试点。
【解读】
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这些改革试点,内容囊括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考生招生制度和对外开放,涉及范围包括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督导,改革范围之广、改革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新闻链接
《纲要》出台背后:
收到意见千余条吸收修改数百处
据程艺介绍,此次出台的全文20章64节、2.7万字的《纲要》,历经数月的调查研究、起草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和送审完善,前前后后共经历了10轮修改、完善,于今年1月24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月18日,省委、省政府正式签发。
在修改过程中,省直有关部门、各市教育系统、社会各界提出了1000余条修改意见,省教育厅在修改过程中,共吸收修改了数百处。(记者 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