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聚焦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劳动教育特色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0-11-13
 弘扬“孟河医派”文化 开展特色劳动教育
——聚焦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劳动教育特色
高锋 雷琴华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将“孟河医派”文化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人生观。
    孟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清朝中后期,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创造了“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医盛时期,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孟河医派”就此成型。始建于1912年的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孟小),吸取了“孟河医派”的核心精神——“诚”,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将学校文化定格为“孟河医派”文化。
    秉承着“在‘孟河医派’文化滋养下健康成长”的理念,孟小深度践行“博爱、诚信、博学、创新”式的管理,着力培养具有“博爱、诚信、博学、创新”精神的孟小“名医式”好少年。
    新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致力于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崇尚劳动的精神。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基于学校“孟河医派”特色文化,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孟小提出将“有担当的小主人”作为劳动教育目标,构建了“孟河医派”特色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
    整合推进 助力劳动教育实施
    围绕“有担当的小主人”培养目标,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各类教育活动相整合,有序、有效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学校积极寻找“孟河医派”精神与学科教学的有机契合点,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劳育”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语文等文科类课程中侧重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数学、科学等理科课程教学中侧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在科学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亲手耕作、栽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既学到了动植物的知识,也学到了劳动的本领,更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与此同时,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研制“家务劳动清单”,开展“劳动打卡”、设定周末“家庭清洁日”等,帮助学生罗列出生活、学习及个人卫生方面的劳动事项,制订劳动计划,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让学生成为家务劳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懂得为父母分担,培养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与合作能力,培育“有担当的小主人”。
    孟小科学整合资源,将劳动教育与各类教育活动综合融通,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班级环境美化、板报墙报布置、绿植养护、卫生保洁等,将劳动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相融合;举办“粽情飘香话端午”“中秋月饼DIY”“品味二十四节气”等活动,让劳动教育与传统节日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结合植树节、学雷锋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活动,与劳动主题教育相融合;走进社区、敬老院、实践基地,与社区服务、社会职业体验相融合。学校秉承“在‘孟河医派’文化滋养下健康成长”的理念开展劳动教育,在不同维度培育“有担当的小主人”,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博爱、诚信、博学、创新”精神的孟小“名医式”好少年。
    目标导引 构建特色评价体系
    学校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作为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以“有担当的小主人”为主要评价依据,构建了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结构化。围绕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从“责任担当的小主人、家务劳动的小主人、岗位劳动的小主人、农耕劳作的小主人、中医传承的小主人、未来生活的小主人”6个维度,根据学生6年的小学生活,由低到高、螺旋递进式地设定评价指标。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劳动教育的多场域、多主体等特点出发,构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导评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齐抓共评、协同评价的机制,通过多主体协同评价,激发教师、家庭、社区、社会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责任使命感。
    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学期为单位,通过在一二年级采用“劳动任务清单”、三四年级制作“劳动成长档案袋”、五六年级记录“劳动日志”的方式进行课内外、校内外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的记录;以期末“问卷调查+日常劳动情境的表现性评价+代表作/竞赛式评价”全面而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劳动习惯、能力与品质。
    卓有成效 促进师生多元发展
    孟小在“孟河医派”特色文化指导下的劳动教育成果卓著。课程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有担当的小主人”,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成为学校的新风尚;学生们将劳动中肯吃苦、有担当的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习更加刻苦、学习力明显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开发和释放,做事变得有条理、有恒心、有韧劲。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孟小“抗疫小先锋”用独特的方式声援武汉,为防疫抗疫贡献力量,受到了江苏电视台的专题报道。
    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还促进了教师的多元发展。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他们通过校本培训、实践探究等成长为各类课程的骨干。在劳动实践中,师生们共同劳动、体验,形成了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们的育人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全面育人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劳动教育实践深化了学校课程改革,丰富了文化内涵,开辟了劳动教育新途径,提升了学校的品质和影响力。2019年10月,新北区领导亲临孟小,与学生们一起制作中草药香囊、种中草药盆栽,体验劳动的快乐;2019年11月,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研发与实施领衔校”“全国‘儿童成长节律学校生活’研究联盟校”;2020年4月,学校自编的劳动自护短剧《红红的果子》获常州市戏剧比赛一等奖、省第六届优秀科普剧评比二等奖;中医特色课程成果两次在“常州市中医药文化节”精彩亮相;常州电视台、江苏教育台多次做专题报道;日前,学校“中医保健操”和《“望闻问切”中医梦》分别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向全国推广。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在“孟河医派”特色文化的引领下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向善向上之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内在思想的荡涤与提升,向着“博爱、诚信、博学、创新”的“名医式”好少年的目标前行,让孟河中心小学这所百年老校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高 锋 雷琴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