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劳动 大成长 将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1-01-15
 
劳动课堂上学子观察农作物种子
○记者 王灿 文/图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习惯、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区结合区域行知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突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安排,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引导下,将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今年1月,我区被评为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关于劳动教育,一起来看看我区具体有哪些做法吧!
    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抓好课程建设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一文中详细罗列了70种生活力,包含健康生活类、劳动生活类、科学生活类、艺术生活类和社会改造生活类。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培养“五大生活力”的理念引导下,我区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五育并举”的育人方法、模式,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全区教育“创特色、树品牌、促提升、有品质”。
    我区启动了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划拨专门经费用于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的基地建设、教师培训和课程开发。区教委研究制定了《合川区中小学劳动教育“4个3”工作指南》,从劳动课程的“落实课程计划、落实学科渗透、落实课程开发”,校内劳动的“净化、美化、趣化”,校外劳动的“进田间、进车间、进社区”,家务劳动的“学生作业单、家长任务单、劳动评价单”管理,推动了劳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为增强学校与学校的劳动教育联合作用,我区还建立了“合川区劳动教育联盟”,由区级文明校园、乡村少年宫项目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组成,目前已有13所学校、2个基地加入。评选了合川区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目前全区已有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8所、劳动教育示范基地14个,充分发挥窗口学校的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新、以新提质的全区特色劳动教育整体氛围。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各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全过程。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在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3-9年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普通高中在通用技术课中每周安排1课时,并辅以烹饪、手工、园艺、非遗等特色课程,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各中小学还根据学校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生活、生产、服务型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发了校本课程20余门,使劳动教育更接地气。记者了解到,思居小学承包了学校附近的几块农田,划分给各个班级,让学生定期走进田园学堂,上一堂“农耕文化课”,帮助学生体验了劳动的辛勤和乐趣,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巴蜀小学将非遗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带领孩子们学习制作合川桃片、青草坝萝卜卷,吹葫芦丝、打莲箫,让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白鹿小学则开设了“峡砚文化”,邀请了合川峡砚雕刻大师担任教师,带领孩子们认识峡砚、了解峡砚、学习雕刻峡砚。
    线下课程趣味十足,线上课程也精彩纷呈。我区创新劳动教育课程方式,开设微课堂,通过“重庆合川教育”抖音直播平台,以种植、手工、收纳等为主题开设直播课程,目前观看人数已达40余万人次。
    拓宽劳动教育道路 发挥评价作用
    除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我区还把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有条件的学校将劳动教育与校内活动相结合,开辟种植园、饲养场、观测场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劳动实践、校园保洁、植绿护绿等行动。如合川育才学校建立“每日劳动清单”,要求学生每天“必选 自选”完成劳动任务,组建“劳动小分队”组织学生每周分组学习劳动技能,采取每月“劳动技能大比拼”检验学生劳动成效,教学做合一,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学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区教委印发了《重庆市合川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暨研学旅行实施办法》,促进劳动教育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联合区内高校、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友军社会实践基地等,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之间的衔接互动,学生每年参加社会劳动实践达10万人次。
    我区各校还将劳动教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引导家长教育并指导孩子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充分发挥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为确保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我区建立了课程评价和督查考核机制。开发了“乐享·合川”劳动教育评价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发布”“扫码预约”“实地签到”“实践留痕”“实践争章”等功能,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服务,实现主管部门—学校—基地—家庭多方对接,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劳动实践档案衔接。区教委印发了《合川区义务教育质量管理监测办法》,对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区教委每年按10%评选“劳动小能手”,对劳动教育优秀活动案例进行评比表彰;各学校适时举办学生劳动技术成果展示,定期组织生活技能比赛,组织“劳动之星”“劳动家庭”等评比表彰,通过先进人物和集体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区发展。
    劳动虽小,意义重大,通过一系列的劳动教育课程和体系,我区不少孩子树立起了“我劳动,我光荣;我劳动,我快乐”的理念,在校内校外、课上课后达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