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智慧、教育有特色 昆明五华区这所乡村学校大有看头
来源:云南网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3-10-17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广乡村民族特色教育,成为昆明市乡村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抹亮色。
小升初衔接教学模式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昆明市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地处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原沙朗白族乡),因地处农村,长期以来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都较为薄弱,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为破解难题,学校从管理入手,创新了小升初衔接教学模式。首先是做好“生活上的过渡”,让附近小学的毕业生提前到学校熟悉初中生活,从衣食住行到授课老师全方位熟悉。其次是做好“课程上的过渡”,以语数英三大主科为例,初一的知识点与六年级的知识点有重合、相关的部分,老师会把内容整合后进行教学,以实现小升初课程内容上的过渡。最后是“教师的过渡”,授课老师就是未来的中学老师,学生能够从心理上逐步接受,减少了因换老师不适应而带来的影响。在小升初衔接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稳步提升,多次获得“五华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教学质量进步奖”和“年终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等荣誉。

     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020年6月,学校开始推进初一智慧课堂的使用,截至目前,沙朗民族实验学校智慧课堂系统部署覆盖了初中部共16个教学班,受益500多名学生,老师的教学得到了减负增效,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
学生在树下利用平板电脑学习。供图
       目前,学校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的智慧教育系统有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AI教研平台等,不同类型的系统均在不同学科上发光发热。“乡村地区的学校,学生的普通话发音不太标准,但是利用平板学习语文,跟读课文,孩子的发音就比较准确,我觉得是缩短城乡地区学校差距的一个助推器。”学校副校长表示。
 中华传统文化浸染德育教育底色
校园环境处处彰显中华文化。供图
       为了更好地陶冶学生品德,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进课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实践”的方式传习经典。小学阶段主要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初中阶段则结合“四书五经”进行传习。学校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分解到一至九年级各学段,制定了《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德育分年级实施方案》,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对各年级的德育内容进行顶层设计,分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理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励志教育等;并做到每月一个校级主题月活动,每两周一个年级主题班会活动,及时牵住“主题教育”这个“牛鼻子”,重引导疏导,轻指责批评,使得班风、学风不断改善,学生更加文明有礼、谦虚好学。
“乡村少年宫”铺就孩子不一样的人生路
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 供图
       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据悉,自2013年起,学校正式启动了“乡村少年宫”项目,将白族民族文化内容纳入“乡村少年宫”教学。迄今为止,学校紧跟时代发展,陆续开设了26个少年宫选修课,把白族扎染、民乐、小三弦、刺绣、机器人、航模、书法、中草药种植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选修。
       智慧教育、特色教育,让乡村的教师有了“奔头”,乡村的孩子有了“盼头”,乡村的教学有了“看头”。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依托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以及特色教育中的作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云南网记者 杨苑 通讯员 杨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