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三名”工作室培育优质教育“生态圈”
来源:直播四川联盟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4-11-19

“三名”工作室建设是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持续培育建强教育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营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注重教育人才培养培育,先后出台“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计划,实施教育领域“十百千”工程,创新推出“三线三梯培育制、双导师指导制、月计划研修制、定期考核制”四大机制,实现了“名校长带动一片,名班主任带动一批,名教师带动一科”,促进教育人才素质整体提升。
增设工作室 实现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学科全覆盖
“见贤思齐,加强学习,努力争做业务精湛、能力出色、学生喜爱的优秀班主任,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增智赋能,为营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这是营山县田浩源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一名成员近日在参加四川省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展评暨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后的感言。
“本次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走进眉山开阔了眼界,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带班方略和育人水平,促进了老师专业化成长。”该工作室主持人田浩源说。
“我们是第二轮新增设的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田浩源介绍,目前,该工作室有主持人1名,正式成员10名,梯级成员25名,都是县域高中学校的班主任。
据了解,营山县教育系统第一轮“三名”工作室成绩斐然:主研课题成果丰硕、优质课层出不穷、荣誉奖项捷报频传。在此基础上,第二轮“三名”工作室建设优化了实施方案,全新成立了22个名师工作室、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名校(园)长工作室,聘请32人为工作室主持人、遴选225人为工作室正式成员、吸纳396人为梯级成员,涵盖了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所有学科。
成员梯级化 采用“1+X+N”人员结构模式
11月14日,在营山县双林小学校三年级一班教室里,来自营山县小学数学陈建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正在认真聆听双林小学教师刘思宇的研讨课《集合》。当天,陈建民名师工作室正式成员陈婷带来示范课《几分之一》,大家在一起进行了激烈研讨,主持人陈建民还作了专题讲座《在数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数感》。
“工作室共有成员56名,主持人1名,正式成员10名,梯级成员45人。”陈建民介绍。
11月15日,在营山县芙蓉小学录播室里同样有着一群追光的人,李丽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在此磨课研讨。本次磨的课将于11月底面向全县所有小学英语学科老师展示。
一支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队伍,已成为引领营山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成员梯级化,覆盖更宽广。第二轮工作室采用‘1+X+N’人员结构模式。即:1名主持人,带4至10名正式成员,而每名正式成员要带3至5名梯级成员。”营山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何继东介绍,梯级成员合理分布到每个片区,由各片区教育督导组推荐。最终,有一定专业成长潜力的396名教师、班主任和校级领导成为了相应工作室的梯级成员,他们将在32名主持人、225名正式成员的带动下共同成长,由此,榜样示范、层层带动、全域辐射的结构模式已经形成。到2026年,实现“培育名工作室30个、名师300名、骨干教师1000名”工作目标。
资源共享 打造“三名”工作室数字化平台
11月13日,笔者拿出手机扫描营山县“三名”工作室数字化平台二维码,平台上班级、我的任务、学习群、学习资源、教师专用网站等一应俱全,十分方便。
“每个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开展情况、学科教师参与情况一目了然。”营山县教师服务中心主任刘小兵介绍,该平台既是工作室内部进行线上教研和交流的工作平台,又是各工作室教学设计、优质课件、示范课、论文、课题、总结、心得等资源的云上存储平台和可供全县教师观摩学习、互动交流、借鉴运用的课程资源平台,还是一键转发朋友圈之后可以扩大宣传效应的宣传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于2024年3月上线,截至11月15日,已经建立420门课程,上传3265个小节,上传视频时长3757分钟。已上传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的课件课程共3000多件次,读书分享100人次,专题分享1500件次。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优化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实现对工作室活动内容的伴随性采集和对活动效果的精准分析,实时的数据呈现让示范带动更便捷。同时生成的资源供全县教师学习,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营山教育教学样板。”营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华说。
邹刚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