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以“劳”提品质 淬炼促成长
来源:九派教育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4-12-25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开展农事劳动实践活动
大学路小学西把栅校区开展“暖意浓浓,品味冬至”劳动教育与节气主题实践活动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学生制作传统花馍
●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各中小学校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劳动技能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在实践中感知劳动精神——
培养劳动素养 营造劳动氛围
近日,由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主办的“劳动育人 智创未来”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研讨会暨学生劳动技能展评活动在赛罕区大学路小学西把栅校区举行。来自全市九个旗县区及直属校的劳动教育分管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
研讨会上,来自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赛罕区西把栅乡中心校、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的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他们的成功案例与实施策略,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今后劳动教育拓宽了思路。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学生劳动技能展评活动中,来自全市的33支队伍共计132名学生参赛。在“衣物整理小能手”“家乡美食乐享汇”“纸(布)艺创作露一手”“创意劳动我能行”四个组别中,参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劳动技能和创造力。
此次活动不仅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劳动技能的平台,更是一次劳动教育的深入实践。通过研讨会和技能展评,不仅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化动手技能 培养勤劳品质
日前,大学路小学西把栅校区举办了“暖意浓浓,品味冬至”劳动教育与节气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设置了技能类、劳动类、烹饪类三大类课程,按照年龄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组。在劳动实践中,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包饺子,一位同学耐心地擀皮,另一位同学迅速将馅儿放在皮上,熟练地包起来,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大家既注意速度,也讲究美观,在大家的相互协作下,一个个外形好看的饺子跃然眼前。除了烹饪主题外,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还有整理主题,同学们叠被子、缝扣子、整理书包,一项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劳动能力,还培养了大家的劳动素养。
记者了解到,该校按照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还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既有生活中简单的家务劳动,又有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在课程具体实施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育+”课程群,包括“劳育+厨艺”“劳育+非遗”“劳育+耕读”“劳育+节气”“劳育+节日”“劳育+艺术”等。
走进田间地头 家校协作收获成长
今年暑假,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学生处联合弘远部年级组,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农事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汗水与泥土的“交响”中,体验“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的深刻内涵。
活动期间,老师分批次带队,组织同学们到学校的农事实践田里除草、搭架、浇水、采摘,通过实践,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学会了尊重与珍惜劳动成果。
除此之外,学生们在田间地头,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从作物生长周期到病虫害防治,从土壤改良到灌溉技术,每一个环节的探索都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门将严格按照标准细化劳动课程教学,持续营造首府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良好氛围,努力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让劳动教育的种子在首府大地不断生长,引导一批又一批“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青少年昂首阔步向未来。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学生制作传统花馍
●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各中小学校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劳动技能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在实践中感知劳动精神——
培养劳动素养 营造劳动氛围
近日,由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主办的“劳动育人 智创未来”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研讨会暨学生劳动技能展评活动在赛罕区大学路小学西把栅校区举行。来自全市九个旗县区及直属校的劳动教育分管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
研讨会上,来自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赛罕区西把栅乡中心校、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的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他们的成功案例与实施策略,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今后劳动教育拓宽了思路。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学生劳动技能展评活动中,来自全市的33支队伍共计132名学生参赛。在“衣物整理小能手”“家乡美食乐享汇”“纸(布)艺创作露一手”“创意劳动我能行”四个组别中,参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劳动技能和创造力。
此次活动不仅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劳动技能的平台,更是一次劳动教育的深入实践。通过研讨会和技能展评,不仅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化动手技能 培养勤劳品质
日前,大学路小学西把栅校区举办了“暖意浓浓,品味冬至”劳动教育与节气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设置了技能类、劳动类、烹饪类三大类课程,按照年龄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组。在劳动实践中,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包饺子,一位同学耐心地擀皮,另一位同学迅速将馅儿放在皮上,熟练地包起来,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大家既注意速度,也讲究美观,在大家的相互协作下,一个个外形好看的饺子跃然眼前。除了烹饪主题外,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还有整理主题,同学们叠被子、缝扣子、整理书包,一项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劳动能力,还培养了大家的劳动素养。
记者了解到,该校按照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还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既有生活中简单的家务劳动,又有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在课程具体实施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育+”课程群,包括“劳育+厨艺”“劳育+非遗”“劳育+耕读”“劳育+节气”“劳育+节日”“劳育+艺术”等。
走进田间地头 家校协作收获成长
今年暑假,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学生处联合弘远部年级组,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农事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汗水与泥土的“交响”中,体验“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的深刻内涵。
活动期间,老师分批次带队,组织同学们到学校的农事实践田里除草、搭架、浇水、采摘,通过实践,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学会了尊重与珍惜劳动成果。
除此之外,学生们在田间地头,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从作物生长周期到病虫害防治,从土壤改良到灌溉技术,每一个环节的探索都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门将严格按照标准细化劳动课程教学,持续营造首府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良好氛围,努力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让劳动教育的种子在首府大地不断生长,引导一批又一批“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青少年昂首阔步向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