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建议在中小学实施“工程教育”
来源:北青网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4-03-11
陈宏斌
郭丽
祝响响
李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年两会,教育话题都备受关注。


       高质量发展需要办好高质量教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如何才能使更多的“好教师”得以涌现、“好教育”得以发生?如何才能自主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围绕教育话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包括一线教师在内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倾听他们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陈宏斌


       建议组建中小学“工程教育”专家教师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建议,在中小学实施“工程教育”,“在中小学实施工程教育,可以及早发现具有科学兴趣的孩子,为他们后续进一步到高校学习、研究科学教育打下基础。”


       “目前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最主要的实施途径就是与科学相关的课程教育,如小学《科学》及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中小学《信息科技》等。”陈宏斌说,很多学校也开设了一些与科学相关的兴趣社团活动。“这些课程内容大多数都是各学科课程的学科基础知识,初中的课程,还带有中考考试的需求,作为基础知识教育,自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显然与科学教育的要求还有距离。”


       如何才能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取得突破呢?陈宏斌认为,通过单科的教育,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也提出各学科要拿出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学习,也就是通过跨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陈宏斌说,建议在中小学实施“工程教育”。具体如何实施?陈宏斌认为,要构建中小学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启动中小学工程教育,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编制《中小学工程教育发展规划》,明晰中小学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突出抓好卓越工程师核心素养、课程体系、装备与资源、师资培养与评价改革等关键环节。”


       同时,他建议,组建中小学工程教育专家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工程教育指导,成立中小学工程教育专家委员会,发挥工程教育领域知名专家智库支撑作用。组建中小学卓越工程师培育专家库,吸引技术过硬的卓越工程师、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小学相关学科骨干教师、行业技术精湛员工等参与工程教育。


       他还提到,要遴选中小学工程教育试点地区和学校。


       依据工程教育课程开发、师资配备、环境建设、组织实施等情况,遴选和培育一批工程教育试点地区和学校,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积极推进工程教育,在课程设置指导、师资配备上给予倾斜,同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学科竞赛水平,探索涵盖小学、初中、高中、高校纵向贯通的培养机制。


       “推动全社会加大对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投入,加强中小学工程教育学习场景建设,健全设施设备和经费保障。建立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有关部门和学校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工程教育师生的身心健康。”文/本报记者孟亚旭


       全国人大代表郭丽


       建议增设学生身高1.9米以上桌椅新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的高级教师郭丽关注的是未成年人的心理、身体健康问题。


       郭丽建议,调整2014年发布的《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并增设学生标准身高190cm以上桌椅新标准,解决午休躺睡难问题,实现对“号”入座。


       郭丽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2014年《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发布,修订时增加了0号桌椅的标准规定,使用的学生标准身高是187.5cm,适用于身高大于等于180cm的学生。十年过去,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不断增长,就在她执教的学校,每个班几乎都有身高超过190cm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日常上课都是蜷着的。她认为应该及时调整规定,并督促不合规学校更换课桌,对财政不足的县级及以下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统一给与补贴支持。


       郭丽认为,增加中小学体育课课时也非常重要。为此,她建议,应该改革体育考核方案,增加小学体育课课时至每周5课时,初中、高中体育课课时至每周3课时,同时保证初高中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她还指出,县级以上学校至少有一项体育特色课,并将此项列入对学校进行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直是郭丽关注的重点。她认为,在这方面,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时间或缺乏经验,需要得到外界的指导。她建议,政府、学校应该提供专业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平台。郭丽介绍,她所在的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针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课,家长可以根据需要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特征,尽早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她也提出,应该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在职教师参与心理培训,提升心理育人整体水平;同时,要强化家庭、社区志愿者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数字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图书室、活动中心的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门责任机构,统筹“六大保护”,加强联动,形成合力。


       郭丽对北青报记者说,她相信,只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重视“树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文/本报记者梁婷


       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


       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


       兴国必先强师,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无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深耕教育领域多年,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祝响响在前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带来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她建议,要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可借鉴医学院住院医师的培养模式,开展教师的驻校培养,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祝响响发现目前教师培养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队伍的职前培养根基还有待夯实,部分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有待提升,有的师范生不知道该如何将所学的内容转化为今后所要教的内容。有不少新教师表示,在入职的头三年,要从“学生”角色转变到“教师”角色,还有很大的难度。


       关于教师入职后的培养工作,适切性还有待探索。祝响响表示,现行的职后培养体系虽涵盖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个层级,相对比较完善,但受访老师们认为现行的职后培养体系不能想基层教师之所想,不能有效地为他们提供解决难点痛点问题的干货、硬货,没有真正达到“你刚好需要,我恰好出现,而且还专业”的适需境界。


       对此,祝响响带来了自己的一系列建议。首先是优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建议更加优化一体化培养体系的开放性、协同性和联动性。在培养主体上健全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政府多主体参与的机制,在层级和类型上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师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实现职前、入职、职后教师全生命周期贯通。


       其次,是要强化师范院校的师范属性。祝响响表示,作为职前教育主力军的师范院校需要高举“师范教育”的旗帜。师范院校要坚定培养合格教师的人才目标,从根基上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


       祝响响表示,针对国家现有的基础,有两条路径值得探索和总结。一是开展职前新教师的驻校培养。浙江浦江等地为帮助非师范类幼儿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岗位,缩短磨合期,对新招聘的雇员制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岗前集中培训,大大提升了雇员制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落实各级导师的驻校引领。采用“柔性人才引进”“银龄教师”“支教”等方式,让优秀的教师真正下沉到一线学校,走进课堂,开展入职教师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引领。文/本报记者蒋若静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


       科学教育应建立配套的评价激励机制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未来科技进步将更多依靠原始自主创新、创新人才将更多依靠自主培养。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建立配套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做好科学启蒙、工业启蒙。


       她说,“国家应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系统谋划和加强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提升。”


       李燕发现,目前部分学校对科学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个别学校存在因师资不足科学课程开不齐、因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而挤占科学课程的情况,更是有不少家长认为科学就是“副科”,即便学生有兴趣也被“唯主科、唯分数”的错误观念耽误。


       科学教育的协同联动仍有待加强,因相关激励措施的力度不够,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优质资源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发挥的引领作用明显不足。李燕认为,要发挥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必须从小抓起,在体制机制方面统一谋划、协同推动。


       李燕建议,应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尝试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人才认定等项目中加入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指标,切实调动高水平科技人才投入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在高校学科评估、科研基金支持等方面适当对积极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院校予以奖励。


       抓好教育一定要重视科学教师队伍的培养。李燕表示,中小学科学教师应是全面发展的跨学科人才,需要具备物理、化学、生物、工程、计算机、天文、地理等多学科素养。然而,目前我国本科及研究生的专业界限都较为明确,基础理科发展情况参差不齐,所以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提升均需要国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系统谋划。


       具体如何完善?李燕说,首先要提升科学课程的研发质量。目前各地市开发的科学教材良莠不齐,大多是“重知识轻探究、重灌输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不足。


       在科技馆、科学教室、实验室的投建上进行合理规划并严格落实经费保障,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筑基工程,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搞好硬件建设,切实提高科学教育的效果。文/本报记者孟亚旭


       声音


       建议逐步提高教龄津贴让新教师有职业认同感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待遇是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多位教师代表都关注到了教龄津贴的问题,建议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教师代表陈宏斌说,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教龄津贴”,属于特殊岗位津贴,是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重要举措,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教育领域,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长期甚至终身从事教育工作。


       “当时的标准是3元、5元、7元和10元,但当时教师的工资大约只有几十块钱,所以当时的教龄津贴对于实质性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说,现教龄津贴标准还是按1985年文件执行,39年后的今天,各行业各种津贴都已增长,而教龄津贴却一直未作任何调整。


       他建议,尽快出台提高教龄津贴的相关指导性意见,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教龄津贴的分级标准。


       “例如刚毕业前5年可以逐年提高,让刚工作的教师有职业认同感,教龄满5年后分档逐步提高,且随着教龄的增加增幅降低,进一步体现对中青年教师这一中坚群体的关心和关怀。”


       他还建议,推行荣誉教龄津贴。“对退休人员施行荣誉教龄津贴,按照在职享受教龄津贴的一定百分比兑现。其中对在职获得国家、省、市、县模范教师等政府综合类表彰奖励者分别提高12%、10%、8%、5%计发,对在农村教学岗位教学满30年的退休教师荣誉津贴提高10%计发。”

       “教龄补贴在当时约占教师工资的1/10左右。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资、物价、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教龄津贴仍沿用原有标准,已起不到政策设立之初的激励作用。”教师代表祝响响表示,近几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正在对提升教龄津贴的有关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她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的工作进度,更好地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期望和需求,鼓励他们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文/本报记者孟亚旭蒋若静

本版供图/受访者本版统筹/刘晓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