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荆江评论:加强中小学生挫折教育 至关重要
来源:荆州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4-07-12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7月4日,陕西某中学一起学生坠亡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确认,因该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年级副组长、德育处副主任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方法欠妥、言语不当,学校决定撤销两位老师现任职务,停止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并待进一步调查。
花朵一般的孩子不幸离去,无论是表示痛心和道歉,还是处罚有关责任的教师,都无法弥补家庭和学校的深切悲痛。这些年,此类痛心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在不断吸取深刻教训,强化学校管理、校园安全、家校共育之际,中小学生挫折教育不能缺失,还必须切实加强。努力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确保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每每看到这类报道,痛心之余,作为一名曾从教多年的教师,我也常常思考。虽说自认为还是一名比较负责的教师,但与当下教育同仁的精细化教育相比较,本人自感在职时的教育还是粗放型的。如用当时的教育方法对待当今的学生,那真的很难保证不会出意外和差池。曾记得当年有个班干部与同学闹情绪,晚上给我打电话诉苦。我认为班干部不应与同学一般见识,就简单地数落:心烦就到大湾江堤上坐坐,看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想想江面过往的“三国”木帆、第四野战军南下的战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些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事后思忖才感到后怕,如果万一当晚孩子想不开而冲动,该如何面对?
这位学生闹情绪后还能笑嘻嘻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应该得益于我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我任班主任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对待班干部比一般学生严厉,选择班干部不全看成绩。不能挨批评后还笑着完成班级工作的,不能带头参加各类活动或主动打扫清洁卫生的,就不能担任班干部,至少不能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而面对学生的顶撞,教师也应有抗挫心态。曾经有个语文课代表未收齐作业,我未了解情况就把她吼了一通,她气呼呼地说:给李老头子说不明白,真是越老越糊涂!我哭笑不得地回应:老糊涂不为过,小糊涂才是错!全班哄堂大笑。接着开始上课。后来,她生儿子了还给我发过一张照片,可见并没有记恨老头子当年的糊涂。
“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这些年,我们特别强调“爱的教育”,甚至偏激地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教育离不开爱,但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出祸害。教育的爱必须与严相结合,没有严格要求算不上教育之爱。偏颇的爱是娇爱、溺爱、宠爱,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毫无益处。
挫折教育应从正确把握师生关系入手。师生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师正常教育学生产生某些矛盾很正常,不能误认为是师生之间的纠纷,更不能像处理社会人际矛盾那样解决师生矛盾。将教师置于学生对立面,罔顾教师对学生倾心的关爱,漠视教师恨铁不成钢的苦心,只会影响学生尊师重教品行的养成。
挫折教育应从严格淬炼学生品行抓起。世上最难的是读书做学问,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很艰难,必须将挫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强调“爱的教育”,但这种爱不是自由散漫和我行我素;我们主张“快乐教育”,但这种快乐不是轻松懒散和闲情逸致;我们提倡“心理抚慰”,但这种抚慰不是娇宠宽宥和诿过放任。读书成长必须经受必要的磨砺,必须承受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打击。必须让学生明白,只有经受艰苦磨砺和挫折磨难,才能成长为感恩父母、报效桑梓和服务祖国的劳动者或接班人。该落实的学习任务必须落实,该参加的教育活动必须参加,该达到的成绩标准必须达到。如有过错,就必须接受相应批评甚至严肃处分。
经受风雨才能见彩虹。中小学生“动辄哭啼啼”,那绝非家庭之喜、祖国之幸、民族之福。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培养中小学生智力因素基础上,着力培养其面对挫折的认知意识、抵抗挫折的意志品质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受挫后的心理调节本领,使之勇对现实,笑对挫折,成为学习的强者!生活的胜者!
花朵一般的孩子不幸离去,无论是表示痛心和道歉,还是处罚有关责任的教师,都无法弥补家庭和学校的深切悲痛。这些年,此类痛心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在不断吸取深刻教训,强化学校管理、校园安全、家校共育之际,中小学生挫折教育不能缺失,还必须切实加强。努力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确保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每每看到这类报道,痛心之余,作为一名曾从教多年的教师,我也常常思考。虽说自认为还是一名比较负责的教师,但与当下教育同仁的精细化教育相比较,本人自感在职时的教育还是粗放型的。如用当时的教育方法对待当今的学生,那真的很难保证不会出意外和差池。曾记得当年有个班干部与同学闹情绪,晚上给我打电话诉苦。我认为班干部不应与同学一般见识,就简单地数落:心烦就到大湾江堤上坐坐,看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想想江面过往的“三国”木帆、第四野战军南下的战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些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事后思忖才感到后怕,如果万一当晚孩子想不开而冲动,该如何面对?
这位学生闹情绪后还能笑嘻嘻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应该得益于我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我任班主任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对待班干部比一般学生严厉,选择班干部不全看成绩。不能挨批评后还笑着完成班级工作的,不能带头参加各类活动或主动打扫清洁卫生的,就不能担任班干部,至少不能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而面对学生的顶撞,教师也应有抗挫心态。曾经有个语文课代表未收齐作业,我未了解情况就把她吼了一通,她气呼呼地说:给李老头子说不明白,真是越老越糊涂!我哭笑不得地回应:老糊涂不为过,小糊涂才是错!全班哄堂大笑。接着开始上课。后来,她生儿子了还给我发过一张照片,可见并没有记恨老头子当年的糊涂。
“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这些年,我们特别强调“爱的教育”,甚至偏激地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教育离不开爱,但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出祸害。教育的爱必须与严相结合,没有严格要求算不上教育之爱。偏颇的爱是娇爱、溺爱、宠爱,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毫无益处。
挫折教育应从正确把握师生关系入手。师生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师正常教育学生产生某些矛盾很正常,不能误认为是师生之间的纠纷,更不能像处理社会人际矛盾那样解决师生矛盾。将教师置于学生对立面,罔顾教师对学生倾心的关爱,漠视教师恨铁不成钢的苦心,只会影响学生尊师重教品行的养成。
挫折教育应从严格淬炼学生品行抓起。世上最难的是读书做学问,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很艰难,必须将挫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强调“爱的教育”,但这种爱不是自由散漫和我行我素;我们主张“快乐教育”,但这种快乐不是轻松懒散和闲情逸致;我们提倡“心理抚慰”,但这种抚慰不是娇宠宽宥和诿过放任。读书成长必须经受必要的磨砺,必须承受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打击。必须让学生明白,只有经受艰苦磨砺和挫折磨难,才能成长为感恩父母、报效桑梓和服务祖国的劳动者或接班人。该落实的学习任务必须落实,该参加的教育活动必须参加,该达到的成绩标准必须达到。如有过错,就必须接受相应批评甚至严肃处分。
经受风雨才能见彩虹。中小学生“动辄哭啼啼”,那绝非家庭之喜、祖国之幸、民族之福。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培养中小学生智力因素基础上,着力培养其面对挫折的认知意识、抵抗挫折的意志品质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受挫后的心理调节本领,使之勇对现实,笑对挫折,成为学习的强者!生活的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