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乡村教育者手记|丁凤华:感受幸福教育的力量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4-07-17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
       以下是山东沂南县卧龙学校教师丁凤华的教育手记:
       幸福是什么?
       幸福教育又是怎样的教育?
       在有些人眼里,幸福可能是既远又近的事,而在这里,幸福是一件简单而又平常的事,随时发生。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幸福,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最近,我们一行走进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有幸体验了该校实施的幸福教育,进一步认识了幸福教育的丰富内涵,感受到了幸福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力量。
       打造幸福教育,有些学校只是喊了一下口号,而在沂南第一实验小学,幸福是那么真切,那么自然,那么有意思。
       幸福的笑脸
       在沂南一小,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这不是一句空话。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未来幸福而教,让学生感受到一小幸福教育的魅力,这是一小人的追求。
       从润德楼一楼往北一拐,有一个南北走廊。走廊的上方,悬挂着每一个学生的笑脸。学生的一张张笑脸看起来很平常,但是,我觉得这是孩子最自然最幸福的表达。
       幸福不是伪装出来的,微笑也不是强装出来的。看,有的学生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学生笑得天真自然,有的学生笑得无所顾忌,有的学生笑得夸张变形……学生们是真快乐,真幸福,真微笑。这个表情,就代表了一切。一切都不用说,一切都在这幸福的微笑里。这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学生心迹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我到过许多学校,很多学校口号都很漂亮,也很有意义,但整个校园不见学生的影子。有的学校整个校园都是令人压抑的教育口号,也有的是学生的铮铮誓言。这看起来是学生的心迹表露,实际是一种言不由衷的表达,不够真诚,不够自然。当看到这些标语、口号和誓言时,我总觉得,教育太口号化了,有些漂浮,有些扭曲。
       学生的笑脸替代了那些空洞的教育口号,并被真诚地展示了出来。校长理解学生,这是学生最大的幸福。
       让孩子爬树的感觉真好
       爬树,在我们那一代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随行的刘主任听到一小能让学生爬树时,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爬墙爬树的情景。
       其实,我也是爬树的高手,在我们村很少有人能爬过我。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爬树,高高的白杨树,粗壮的大柳树,还有我家附近的槐树、椿树,我都爬过。这些树,都被我一一战胜过,征服过。
       爬树时,两手扒紧树干,两脚攀好下方,使劲往前一窜,一不留神就到了树顶。树梢上的枣儿、洋槐花,榆树上的榆钱,我们都上去采摘过。
       有时候,家里的兔子没有食了,母亲就给我杆子,让我去钩树枝。我说不用,母亲把眼一瞪说:“不用你用什么?”母亲话还没说完,我已经蹿到了树顶,把那鲜嫩的树枝一根根折断,扔给母亲。母亲在下面一边拾树枝,一边喊小心的时候,我已经安全地下来了。
       我爬树,身子几乎不贴树干,全部用手和脚支撑。小时候,我们经常举行爬树比赛,每当第一个爬上树巅时,都会在树上作各种鬼脸,那种自豪和幸福无以言表。
       这些爬树经历给了我很多很多。我的手和脚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那种协调性,那种灵动,是其它活动锻炼不出来的。
       可贵的是,在沂南一小,陈校长就让孩子去学爬树。也许,这是全国唯一所让孩子爬树的学校。
       这不是奇发异想,这是很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每年的中考。
       临沂市中考,有一项体育考试,是引体向上。结果,绝大部分考生连一个都拉不上。学生们没有臂力,身体缺乏灵活度,虽然有的同学还能跑跑步,但是四肢的其它力量都不行。
       学生缺乏的东西太多,这样的学生如何走向社会,未来怎么会幸福?锻炼,必须加强全方位的锻炼,让孩子们动起来。
       陈洪洲校长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孩子出现问题,多数和大自然脱节有关。是的。很多孩子没有走向大自然,和大自然几乎隔绝,所以对自然和社会是陌生的,一旦遇到一些问题,就无所适从,就会产生一种异样的心理。
       如何治愈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也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最突出的问题,最头疼的问题。
       童年的幸福能治愈一切,童年的经历也能治愈一切。
       沂南一小的幸福教育接地气,有温度,有高度,很有意思。作为幸福教育的探索者,陈洪州校长的体验是深刻的,所以,他的幸福教育更生动,更到位,更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和教育的软肋。
       那台调频电视机
       最后,我们很有兴致地走进了沂南一小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室。
       展示室内,都是学生的一些制作成果。大家被孩子们的这些创意成果吸引住了,不由地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我对于孩子们的童真表达、创意思维感慨万千。
       负责项目化学习落地的李英红主任,是一个很有教育情怀的人。校长把任务交给她后,她就从网上买来书研究学习,并带领老师们实践探索。
       学习项目化,生活项目化,幸福教育项目化,这样就会把幸福教育变成了一项项孩子们可以操作,可以实践,可以探索,可以创造的活动。孩子们沉浸在这种实践中,沉浸在这些探索中,在不断地操作中开发着他们的潜能,展示着他们的综合能力。相信孩子吧,他们都有无穷的想象力,都有无穷的创造力,看似简单平常的东西,在孩子们的眼里,在他们的手下,变成了一件件很有意思的作品。
       其中一台调频电视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现代生活,网上购物成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必须。但是那些大量的购物包装垃圾就成了灾难。
       李英红主任带领老师们开展的利用废弃购物垃圾进行的创意设计,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
       这个孩子用废弃的购物包装盒做成的调频电视机,很有意思,可以说想象力丰富,他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可以想象,他创作的这个作品得到认可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喜悦,多么的幸福。陈校长的幸福教育,不是那种高大上的概念,他让概念变成了生动的教育实践,变成了真实的幸福感觉。我建议,在这个作品上,应该贴上孩子的简介和照片,还有他创意灵感产生的过程介绍。
       每一个孩子都会创造奇迹,关键看是谁在发现,谁在欣赏,谁在引领。教育者的最大任务就是引领孩子成长,让孩子在合适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有些花之所以不开,关键是土壤缺乏营养。
       幸福很简单,就是拿起爸妈抛弃的购物盒,一不小心就制作出了一件创意作品。
       幸福是可以传递的,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扩散的。沂南一小就是一个大大的幸福工厂,她所产生的幸福引力场是巨大的,所产生的辐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在强大的幸福场的引力下,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幸福成长。
       让孩子站在幸福的中央
       教育就要为长久计,为未来计,为孩子的一生计,为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基。
       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发展空间,最适合的成长空间。
       走进沂南第一实验学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展示的全是孩子们的成果。
       在边走边谈中,我听到陈校长说的全是我打算,我打算……
       打算把西北角那块小空地利用起来,打算把那个仓库改造成食育坊,打算把……陈校长的打算看似很简单,但是处处都显示了他的匠心,都流露出对学生发展的关心,对学生成长的操心。
       只有教育者把孩子放在心上,时刻想着学生的幸福,学生才会幸福。学生的幸福是校长和教师们想来的,盼来的。我要让你幸福,我要让你快乐,我要让你在幸福中成长……陈校长的脑子里,几乎全是这样的潜意识。所以,沂南一小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家长是幸福的。
       迈步校园,你看到一些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的小事,也都做的很有意思很有意义很有价值,都能体现出一小人的匠心和幸福追求。而学校内,最精彩的是学生,所有的设计都围绕着学生。让学生站在学校的中央,站在课堂的中央,站在幸福的中央,孩子肯定是幸福的,快乐的,自豪的。
       走在沂南一小,你会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都能给学生带来幸福的快感。这里的学习很有趣味,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幸福也随时随地发生。
       沂南一小就是一个巨大的幸福场,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学校为每一个孩子种下幸福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幸福,幸福到体验,然后走向幸福的未来。
       这就是陈洪洲校长的幸福哲学,也是他的幸福教育追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巩悦悦 策划整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