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帮助孩子找回学好数学的自信,这位闵行小学数学教师:每个孩子都充满无限可能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5-11-25


  从区赛闯入市赛,站上全国赛场,今年,闵行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魏旖摘得第六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小学语数外类特等奖、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她常说:“无论是大人眼里不爱学习的‘懒小孩’,还是爱惹事的‘熊孩子’,每个孩子都不该被轻易定义,他们都充满无限可能。”

  自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魏旖怀揣着对讲台的向往和对孩子的喜爱,走进闵行区实验小学,成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教12年来,她始终铭记:“师范”二字,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是一份“以爱育爱”的承诺——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耕耘更多的可能性,静待花开。

  【给学生有思维含量的课堂】

  1毫升有多少?小学四年级一堂《毫升与升的认识》数学课上,为了帮助随班就读的孩子更真切地感受“1毫升”的量,魏旖特意准备了盛着1毫升液体的滴管,走到这位孩子身边:“咱们来感受下1毫升,好不好?你把手心轻轻摊开……”

  魏旖小心地将1毫升的液体滴在孩子手心,随后轻声问:“感受感受,这就是1毫升的液体,多不多?”孩子摇摇头说:“不多,才一点点。”她笑着点头引导:“是呀!你的手心能把这1毫升的液体稳稳包住,确实不多。”她又接着问:“如果是10毫升,也就是10个这么多的液体滴在手心里,还能像现在这样‘包’住吗?”孩子认真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会溢出来了。”听到“溢”字,魏旖眼睛一亮,鼓励道:“‘溢出来’,这个词用得准确!你说得一点没错,10个1毫升加起来就是10毫升,到时候,手心‘包’不住,液体就会溢出来。”

  魏旖对教学的探索,始于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课堂中的关爱”不仅帮助孩子在体验中建立对“毫升”的量感,也让每个孩子都跟上节奏。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她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任务和伙伴支持,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找回自信。“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思维的引路人。真正的爱,是给学生真正有思维含量的课堂。”魏旖说。

  教案反复修改20多版,在空教室里一次次练习……一堂融合教育数学课,她获得了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特殊教育学科二等奖。今年,她代表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历时10个月,从区赛、市赛到国赛,每一轮都在不断突破自我。

 【每个孩子都不被轻易定义】

  女生小陈(化名)喜爱学习,但唯独害怕数学。小陈通过“情绪树洞卡”向导师魏旖倾诉——“我已经很努力地学习数学,可成绩总是倒数。我怎么这么笨?老师,能帮帮我吗?”

  “孩子给自己贴上了‘笨小孩’的标签,是我不愿意看到的,要帮助她重拾信心。”魏旖先与小陈妈妈进行沟通,在聊天过程中,家长提到“孩子数学不好可能怪自己,遗传了自己从小数学不好。”听到这,魏旖瞬间明白了小陈害怕数学的原因——家长给孩子“贴标签”,结果孩子遇到问题也不敢问老师,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学习数学明显吃力。

  “学习数学遇到困难,其实还是因为没有用对学习方法,我们一起找找适合自己的方法。”魏旖和小陈谈心后,双方约定:在作业中做好记号,没有思路的打上“问号”,有思路但是不确定的标记“星号”,检查过的记录为“圆圈”,这些记号成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于是,魏旖利用课余时间,为她讲解没有思路的题目,告诉她对应书本的哪一个知识点,帮她圈划重点;标注“星号”的题目,由小陈讲解,说说自己的思路,如果思路正确,魏旖鼓励她继续说下去;如果有错,引导她应该怎么想,渐渐地,小陈不再惧怕数学。

  班里还有个只爱数学的小姜。班主任告诉魏旖:小姜在语文和英语练习时交白卷,但数学能拿满分。魏旖找小姜聊天,不再只聊解题技巧。看到他数学作业本展现出有逻辑的想法,魏旖趁机说:“你逻辑真清晰,如果写作文也这样有条有理,语文老师肯定更惊喜。”当他用数学里的“分类法”解决了问题,魏旖向他提议:“分类能帮你记数学题,记英语单词是不是也能试试?”魏旖还特意与语文、英语老师沟通,一起寻找他学科里的“连接点”,帮他找到其他学科里的“小乐趣”。在三科老师协同努力下,守护数学兴趣的同时,助力他走出数学的“小圈子”,全面成长。

 【教育是“以爱育爱”的承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魏旖记得自己初登讲台时的生涩,更理解年轻教师的渴望与迷茫。这些年来,她承担带教见习教师的任务,从备课、上课到反思,陪伴见习教师一字一句地磨课,一点一滴地感悟。她带教的见习教师被评为闵行区“见习之星”,她积极参与市、区多个教师培训项目,将数学教学心得与比赛收获毫无保留地分享。
  魏旖带教见习教师。

  爱的边界,不限于教室。有一年寒假里,她通过义工组织前往越南胡志明市一所孤儿院担任志愿者,志愿服务期间,没有教学任务,陪孩子们做游戏、画画……离开的那天,一个小女孩塞给她一幅画,上面写满“I love you”,每一个字母都写得格外认真。那一刻,魏旖明白:爱就是陪伴。

  担任闵行区实验小学团支部书记期间,她多次带领“青椒”老师进入社区,为双职工家庭子女开设“思维游戏公益课”,用趣味数学搭建陪伴的桥梁,以思维碰撞点亮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魏旖和她的学生们。



  魏旖老师的课堂。

  “如果说,最初选择师范专业是出于对孩子的喜欢,那么今天坚守讲台,是源于对生命的敬畏。教育是‘以爱育爱’的承诺,我愿继续以讲台为舟,以数学为桨,载着孩子们走向更开阔的世界,也让自己在这段温暖的教学生涯中,抵达更宽广的人生。”魏旖说。

  原标题:《帮助孩子找回学好数学的自信,这位闵行小学数学教师:每个孩子都充满无限可能》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题图说明:魏旖和她的学生们。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许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