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小学春秋假还没推广,难在哪?广州已有学校试行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5-09-22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关于中小学春秋假的表述,引发社会关注。春秋假真的要来了吗?家长与学生的休假时间又该如何平衡呢?
多部门印发文件,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就在今年3月,多部门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德艳表示,目前的旅游市场格局就是旺季太旺,淡季太淡。而游客想要错峰出行,无奈也是无暇出游。特别对于学生党来讲,在寒暑假这个旺季出游,到处人满为患,机票酒店都涨价了。
广州已有学校试行春秋假
春假、秋假,并非新鲜事物,在过去,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除了有寒假和暑假以外,在春秋两季还会放春假、秋假,也叫“农忙假”。后来随着双休制度的全面推行,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春假、秋假又开始被频繁提及。
今年3月26日,广州市玉岩中学成为全市首个放春假的学校,310名初一学生放了5天春假。
珠玉在前加上区教育局的支持,因此黄埔区比较多学校响应春秋假,但也主要集中在中学,罕有小学。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李大鹏介绍,秋假计划在国庆节后、春假在五一前后,组织七八年级开展红色研学旅行,“七年级上学期去韶山、下学期去井冈山,八年级上学期去遵义、下学期去延安,4天3晚。小学生不出广州市,计划在市内进行合适的安排。各种原因不去的孩子,学校提供兜底保障,可以回校自习,有老师负责看管。”其实,学校上学期已经开展过春假有了经验,跟家长也充分沟通,未来将更好地提升研学旅行品质,让学生在春秋假中有更丰富的收获。
此外,黄埔区的广州实验中学、玉泉学校也有春秋假的安排。但羊城晚报记者询问了黄埔区内多所小学,校长都表示暂未有春秋假计划。一位校长表示:“小学孩子年龄比较小,带出去的安全保障压力比较大,而且学生放假、没有假期的家长有顾虑和意见。”
海珠实验小学将秋假放在10月底左右,为期5天、市内进行项目式研学。“周一校内进行计划制定、活动组织,中间3天校外研学,周五回校成果展示及总结。”校长陈健介绍,一二年级的学生,了解现代广州的名片,如风光、建筑、人文、美食等;三四年级的学生,对广州著名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与故事、文化风俗、价值作用等信息进行搜集、组织与宣传;五六年级的学生,让学生结合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知识畅想设计未来的广州图景,呈现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智慧城市规划设想。
浙江的一名家长刘女士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我的角度看,我不希望有这个假期,因为毕竟双职工家庭,孩子在家里其实作业也多,也没人看护,还要管中午饭。其实对我们来讲,不是特别合适。”
目前,广州市层面并没有就春秋假出台专门的政策性文件,市教育局也只是在6月27日发布的“2025学年校历”中一句话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关安排需于当学期开学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广州中小学一些校长表示,没有收到区教育局关于春秋假的通知,因此不知道可以探索春秋假。更多的校长表示,暂无春秋假安排,先观望其他学校怎么做。
“放几天?去哪里?师生安全怎么保障?费用怎么收,会不会有违规风险?家长意见?都需要考量。所以今年暂不考虑,先看看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明确政策,也观望一下其他学校怎么做。”一位校长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推行春秋假,有两大核心问题待解。
第一,要让家长、学校意识到春秋假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扭转基础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除了知识教育,还有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春秋假并不会过多地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
第二,同时还要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推进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解决“孩子放假,父母没时间照看、陪伴”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统筹安排中小学春秋假,同步推进家庭有子女的职工在此期间自主安排带薪休假。要让家长陪伴孩子度假,作为保障职工休假权,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举措之一。
来源:羊城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多部门印发文件,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就在今年3月,多部门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广州已有学校试行春秋假
春假、秋假,并非新鲜事物,在过去,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除了有寒假和暑假以外,在春秋两季还会放春假、秋假,也叫“农忙假”。后来随着双休制度的全面推行,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春假、秋假又开始被频繁提及。
今年3月26日,广州市玉岩中学成为全市首个放春假的学校,310名初一学生放了5天春假。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李大鹏介绍,秋假计划在国庆节后、春假在五一前后,组织七八年级开展红色研学旅行,“七年级上学期去韶山、下学期去井冈山,八年级上学期去遵义、下学期去延安,4天3晚。小学生不出广州市,计划在市内进行合适的安排。各种原因不去的孩子,学校提供兜底保障,可以回校自习,有老师负责看管。”其实,学校上学期已经开展过春假有了经验,跟家长也充分沟通,未来将更好地提升研学旅行品质,让学生在春秋假中有更丰富的收获。
此外,黄埔区的广州实验中学、玉泉学校也有春秋假的安排。但羊城晚报记者询问了黄埔区内多所小学,校长都表示暂未有春秋假计划。一位校长表示:“小学孩子年龄比较小,带出去的安全保障压力比较大,而且学生放假、没有假期的家长有顾虑和意见。”
海珠实验小学将秋假放在10月底左右,为期5天、市内进行项目式研学。“周一校内进行计划制定、活动组织,中间3天校外研学,周五回校成果展示及总结。”校长陈健介绍,一二年级的学生,了解现代广州的名片,如风光、建筑、人文、美食等;三四年级的学生,对广州著名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与故事、文化风俗、价值作用等信息进行搜集、组织与宣传;五六年级的学生,让学生结合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知识畅想设计未来的广州图景,呈现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智慧城市规划设想。
中小学春秋假未广泛推行“卡点”在哪?
目前,中小学春秋假没能在多数地区广泛推行,对此,有专家和家长认为,主要是因为一些现实问题有待解决。浙江的一名家长刘女士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我的角度看,我不希望有这个假期,因为毕竟双职工家庭,孩子在家里其实作业也多,也没人看护,还要管中午饭。其实对我们来讲,不是特别合适。”
目前,广州市层面并没有就春秋假出台专门的政策性文件,市教育局也只是在6月27日发布的“2025学年校历”中一句话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关安排需于当学期开学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广州中小学一些校长表示,没有收到区教育局关于春秋假的通知,因此不知道可以探索春秋假。更多的校长表示,暂无春秋假安排,先观望其他学校怎么做。
“放几天?去哪里?师生安全怎么保障?费用怎么收,会不会有违规风险?家长意见?都需要考量。所以今年暂不考虑,先看看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明确政策,也观望一下其他学校怎么做。”一位校长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推行春秋假,有两大核心问题待解。
第一,要让家长、学校意识到春秋假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扭转基础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除了知识教育,还有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春秋假并不会过多地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
第二,同时还要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推进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解决“孩子放假,父母没时间照看、陪伴”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统筹安排中小学春秋假,同步推进家庭有子女的职工在此期间自主安排带薪休假。要让家长陪伴孩子度假,作为保障职工休假权,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举措之一。
来源:羊城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