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 奉献人生
——在启东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王 生
(2011年8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启东市委、市政府设立卓越功勋奖、东疆双创英才奖,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有力举措,体现了启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可以更快推进启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奋力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意义重大。
今天,能获得启东首届卓越功勋奖,我很激动。如果说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点心血,作出一点成绩,那也是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极大的关怀和崇高的荣誉。作为江苏普教系统第一位博士校长,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为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作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领军人物,我将牢记神圣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我把崇高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自从81年进入启东中学工作,84年担任启东中学副校长至今,我一直践行陶行知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名言,全身心投入学校教育教学。1996年我带学生参加全国竞赛,途中发生重大车祸,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抢救50多个小时,在病床上躺了2个月后,从死亡线上回到自己钟情的校园,更加坚定了终身从教的信念。我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重视并带头做好教科研工作。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级五项科研课题,围绕课题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校长决策研究》、《学会做人》、《金牌是怎样铸就的》等多部著作,著述近百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我积极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全面+特长”的“全人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学校每年有15到20名同学录取清华北大,1995年至今在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学科竞赛中获得了13金2银的优异成绩,学校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殊荣。今年七一前夕,学校党委又被中共江苏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多年来,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校园从占地不足百亩发展到370多亩,教学规模从30个教学班发展到108个教学班,资产从2000万发展到近2个亿。启东中学能够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教育品牌,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是全体启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启东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和启东百万人民关心支持的结果。
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是我做人的准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从教的心愿;守望教育,奉献人生,是我一生的追求。多年来,我已经把2003年启东市政府首届科技兴市功臣奖5万元,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10万元,我的省课题节余经费10多万元,多年稿费20多万元,共计约50万元存在了学校的账户上。现在获得100万卓越功勋奖奖金,我准备用这150万元设立启东中学师生奖励基金,以褒奖教师,激励后学。因为没有启东中学这块教育的试验田,就没有我丰盈的教育人生。
获得卓越功勋奖,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一定紧紧依靠全校教职员工,凝心聚力求发展,求真务实抓质量,努力工作,廉洁奉公,进一步提高启东中学的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启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谨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