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如何让教育回归本质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9-07-19
 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
    不久前,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和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赵勇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教育的本源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以及如何让教育回归本质。
    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杨东平
    30多年前,我在一本书的序言里读到这样一段话:“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是古今相似的:什么是好的教育?应当如何教、如何学?但是,人们对后者的关注往往模糊了前者。”今天,我想回归教育的本质,来谈一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2018年12月31日,媒体人罗振宇在跨年演讲的最后谈到了教育,并向大家介绍了一所学校——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他说这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学校,虽然学校里的48个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而且大多数都生活在困难家庭,但是这所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宽容、友爱的健康成长环境。
    我知道很多人不服气,因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一定是北京、上海的名牌学校,他们一定会问:这些孩子真的有未来吗?考得上清华、北大吗?
    让我们来看看范家小学的办学目标:“办美丽乡村学校,育阳光自信少年”。学校要求学生有阅读的爱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流利地朗读,能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爱清洁的卫生习惯,有两项体育爱好、一项艺术爱好,课业发展良好。
    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回过头去看100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目光。1919年,杜威来到中国,他把“以儿童为中心,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概念带到中国。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是对于为升学做准备的教育的一种矫正,它使西方教育由传统进入了现代。
    我再来讲一个故事。在肯尼亚首都有一个很大的贫民窟,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芭蕾舞演员开办了一所免费的芭蕾舞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为当地青少年上课,她坚持了很多年。这些来上课的贫民窟的儿童,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当医生、演员、教师,有的想当科学家。很多年以后,他们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们也没有一个人吸毒、贩毒、卖淫……他们走上了自己的健康人生道路。这就是基础教育的力量。
    改变对教育创新的认识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教育创新重新认识是在卡塔尔参加世界教育峰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获奖项目全部是关注世界上最落后、最贫困的地区的教育,包括战乱中的国家、难民营里的教育。
    比如,2015年世界教育峰会给阿富汗的雅库比博士颁了奖。雅库比博士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的身份,并且已经在美国定居。但她回到阿富汗的难民营把她父母接到美国后,自己重新回到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富汗,在塔利班的枪口下开始了帮助女童的教育,坚持了十几年。她创办的学习营最后发展到6000多个,整体上改变了阿富汗的教育面貌。世界教育峰会的口号,正是“通过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
    2013年的获奖者是哥伦比亚新学校项目的发起人Vicky Colbert,她也是在美国接受了优良的教育,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她说,在哥伦比亚有70%的学校学生数在100人以下,它们被称为“看不见的学校,看不见的学生”,没有人关注他们。
    20天前,我们去哥伦比亚拜访了这些学校,她带给这些学生完全不一样的生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为生活而教,重视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还有人怀疑这样的教育有用吗?与孩子们的生命和未来相比,考上名牌大学绝对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中国基础教育仍面临挑战
    因此,如何评价中国的基础教育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上海在2009年和2012年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两度取得第一名的佳绩,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此外,测试结果还显示,中国学生的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成绩越优秀的学生越不愿意当教师,等等。
    2015年的PISA测试数据还提供了公平教育的对比结果。数据显示,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仍很严重,学校之间的差距和学生家庭社会背景的差距所造成的影响高于世界上的平均值。
    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仍然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许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自己将来想要干什么,他们就是为了一个目标——考高分、上名校。我们总是以为残酷的应试教育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未来,其实这是要画一个巨大的问号的。
    为生活重塑教育
    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理念并不缺,我们可以简单地作如下概括:善待儿童、使儿童免于恐惧,能够保障儿童睡眠的教育;为大多数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优势阶层的教育;能够增进个人和社区福祉的教育;培养勤劳、善良、有正义感、能够自食其力并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考试机器”。这些理念,我相信大家都同意,但关键是要行动,要去改变。
    在云南景颇族山寨里,有一个儿童教育公益组织——榕树根之家。他们成功打造了一个面向景颇山寨青少年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孩子们获得了生存发展的能力,走出毒品和贫困的恶性循环。
    还有一个大山顶上的未来学校——贵州正安县田字格兴隆实验学校。这个学校每个星期有一场学生议会,讨论各种学生提案。我们有幸来到现场,参加了一次学生议会。那天下午,学生们一共讨论了五个议题。第五个议题是“五年级学生究竟需不需要再买新的校服”,有个学生说,“我觉得很应该买”,其他同学问是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因为校服有点好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完全感受不到他们是农村的留守儿童。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教育创新的典范。
    教育正在转换频道和赛场
    什么样的人能够真正赢得未来?我们要具有对未来教育的想象力,要具有对创新教育的想象力。因为在未来,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机器人。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没有作业、没有标准考试的芬兰,始终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丹麦在强大的科技竞争的压力下,仍然坚持儿童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在美国,创新教育发展非常活跃,变革深入体制层面,美国公办学校的改革、特许学校制度正在世界各国扩张;英国的自由学校,为一定比例的公办学校带来创新型改革;韩国提出“幸福教育”的目标,实行初中自由学年制、高中多样化发展和革新学校;中国的教育改革,在国家层面上主要是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民间的教育创新也非常活跃,包括各种新型的小微学校。
    一场真正的教育竞争已经开始,教育正在转换频道和赛场,我们能够最终胜出吗?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赵勇
    一味追求分数的教育走到了尽头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回归教育的本质,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就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让儿童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在当下,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很多有识之士的理想和追求,却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响应。
    为什么人们仍然普遍追求考试分数?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中国人看来,教育就是改变命运的手段,我们必须考高分、进名校,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最近我读了有关衡水一中、毛坦厂中学的很多文章,深有感触,很多人认为只有考了好分数才能够进好大学,只有进了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从而“学而优则仕”,这就是我们认定的路子。要回归教育本质的理想,正是因为忽略了教育的功利性而难以被大众接受。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思考问题。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营销案例:有人到一家商店里买钉子,店里没有钉子,营业员就问他要钉子干吗,他说要钉在墙上。营业员又问钉子钉在墙上干吗,他说要装几个钩子挂杂物。其实,他最终的目的不是买钉子,而是要把屋子整理干净,于是营业员推荐了更合适的商品给他。
    教育也是一样,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受累考个好分数,而是想让孩子过幸福的人生。考试分数只不过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这个手段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是因为在过去,它被证明是有效的、唯一的改变命运的途径。
    但未来并非如此。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理想的、更人性化的教育会被大众所接受。追求分数的教育走到了尽头,已经不能解决现实的功利性问题,已经不是通向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了。
    未来教育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和素养
    如今,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工智能一旦和教育相结合,未来教育会是什么样?
    哈佛大学有两位经济学家出了一本书叫《教育与技术的赛跑》,其核心观点认为,技术的发展永远超越教育,而教育在技术发展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重新定义什么叫作有价值的能力。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石器时代,高考会考什么科目呢?应该是找石头、搬石头、砸石头。那个时候玩石头是正道,玩铜器肯定是非主流的。而人类一旦进入青铜器时代,搬石头、找石头的能力立刻变得毫无价值。所以说,能力和素养的价值其实是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发展而不断变革的。
    西方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开始了人才的演变,农业人口锐减到3%左右,工业人口剧增。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自动化革命的到来,时代开始呼唤创新型和服务型的人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后,随着机器能力的强大,我们对人才的定义又会演变成什么样?
    前段时间,中国有机器人参加了数学高考,超过平均分完全没有问题。还有谷歌、科大讯飞的翻译机器,英汉翻译水平超过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那么,孩子们埋头学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有价值的能力。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一个学校看成一座花园,老师是花园里的园丁,他可以决定谁是花、谁是杂草,谁可以进这个花园、谁不可以进……实际上这就定了一个标准,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当我们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判断所有人时,绝大部分人成才的可能性就慢慢消失了。实际上,从智力、兴趣、动机、家庭背景等维度来判断,人是非常多元化的,但只要按照某一个标准来判断,任何人之间肯定会有差异,如果非要定个高低,那么差异就变成了差距。
    然而,我们再回头想想,为什么非要把人变成同样标准的呢?在传统时代,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整齐划一的人才,但是这种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未来的工作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一种工作不会雇太多人,但是会出现很多种新的工作。也许,传统社会认为没用的人,现在正在或者已经变得有用。
    有句话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人工智能时代,会有很多的创新岗位出现,任何人都可能会变得有用,就像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人尽其才”。所以,我们不必逼着那些不愿意学数学的孩子去学数学,而要让他们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
    智能时代,
    人最大的本色是不变成机器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改革,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但我们经常忘记,学生自己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学生自己是有追求的,他是一个“人”的存在。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有时候太自负了——“我们都是为你好”,而其实,每个人都具备改变自己的潜能。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必须学会阅读,你必须具备自学能力,必须学会这个,必须学会那个。我们总是假定,在未来社会中,会有这么一些能力和知识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并没有一些能力和知识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教育应该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个体独特性。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们让每个孩子独特了吗?
    除此之外,在未来教育中,我觉得还有一个需要提升的素质是创业精神。在未来,很多工作不是为孩子们准备好的,而是要孩子们自己去创造工作机会,从就业人才变成创业人才。我在迪士尼少儿节目当教育顾问的过程中发现,迪士尼公主的形象在近80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白雪公主一开始是就业型人才,等着别人去救她;灰姑娘也是“我啥也不用干”,等着别人来找我,给我一个平台。后来出现的花木兰角色,则是一个创业型人才。最近还有一个新的公主形象,一出来就是拯救国家。所以,我们应该让家长有这样的意识:想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过幸福的生活,一是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能力,二是必须有创业的精神。
    现在国外很多公司已经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文凭不解决问题,教育经验也不解决问题,他们只在乎你能干什么。人工智能时代,人最大的本色是不变成机器,最大的能力是人能继续成为人,而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