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试论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2-11-17
       郴州市第九中学党委书记 李国文

       摘要:教育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将素质教育植于教育改革中,已经成为当代的热点和重点,这个育人为本的重大研究课题和实践课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也促使了教育改革不断地反思、修正,不断地扬长避短奋勇前行。教育改革的措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涉及到诸多方面,本文仅从教育机构设置、教育制度设置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育机构  教育制度  全面发展    

       一、学生的全面发展概述。

       什么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应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不同学生的特长、优势、爱好得到充分发展。

       二、目前教育机构设置改革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现在,我们的教育改革直指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首先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其次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为发展人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然而长期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我们的政府正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一)将民办营利性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政府购买和委托方式,实行公办教育。

       学校是公益性组织机构,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阵地。国家规定:“民办营利性学校不能进入义务教育”,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们的义务阶段却出现了不少民办营利的学校或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在人们的心中被视为一种公益事业或慈善事业,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的,是不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是不能在市场上通过等价交换来获得的。而营利性企业意味着投入和产出必须商业化和市场化,教育虽然也有投入和产出,但它的产出是得到成长,获得发展的人,所以,我们国家在结束教育资源和资金短缺的历史之后,釆用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合同委托民办学校进行实质性的国家义务教育,这是义务教育的方向,也是义务教育的必然结果。

       (二)教育机置的改革逐步向学生全面发展倾斜。

       自从《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教育机构已经完全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入学的政策。教育基于人的全面发展之必要,全面实行了义务教育的入学规定。解除了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维护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也从多方位多层次为义务教育设置考核科目ABCD等级,这种等级绝对不是作为小升初的成绩依据,而是作为小学教师、学生、家长继续教育的参考数据,借以鼓励和督促学生。科目学习成绩等级评价机置是科学教育督导方法,使学生、老师、家长明白继续努力的方向。

       学生自中考以后,分成普高与职高、职专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是衡定学生的学习方向与发展方向的阶段,也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雏形阶段。学生综合素质是在大有作为的自信基点上形成,让学生有很好很适当学习自己选择的、喜欢的专业知识是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亮点。普高学校的学生可以从学科理论基础的起点上奔跑,职高、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可以从专业动手能力方面炼就技术本领。

       (三)人才培养机制的改变,教育改革又迈进了一步。

       高考选拨人才的办法是公平的,一些学生被二本以上的普通高校录取了,另一些学生没有被录取,这些没有被二本以上普通高校录取的学生,有的终止了学业,有的进入了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这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的主要对象是职高、职专和高考“落棕”的学生,这些学生如果要读二本,只能走“专升本”的途径。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我们国家的职业高校设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截止2022年1月,全国设立了12职业本科院校,计划2022年底和十四五期职业本科达到10/%,并且还要从现有的优秀高职院校培育新的二本职业院校,这样无疑是对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的学生莫大的鼓舞,因为他们有希望获得国家认可二本文凭,并能在做大国工匠的同时得到二本学历的待遇。这样的职业学院设置改革的政策,实际上是提升了我们国家人才的整体综合应用水平,同时也达到了因人施教的目的,在实现人的全面发更加迈进了一步。

       三、实施教育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据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校改革评价制度,构建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应只通过考试给出一个分数或等级,而要有一个完整的评价过程,要经过量化数据的积累和价值判断后,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评价的反馈和导向作用,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学业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课程、课标、教学、评价的统一研究,评价内容要切实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既要关注和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展,更要结合课堂、家庭和社会实践等内容来考查。通过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进一步拓宽,加大考试选择性,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考试中应科学命题,加强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有重要意义。当前的人才选拨方式主要是高考,我们要改革创新,不能再单一以高考方式一考定终身,应该拓展人才选拨方式和渠道,让各种有特长专长的人才进入合适的大学深造,实现不同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更彰显公平。同时,要把培养作为关键抓手,推进人才制度从“重点引”转向“重点育”。因此,要加快推进人才选拨机制改革,树立科学人才观,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多角度,多层次选拨人才,探索出创新型人才的选拨办法,营造有利于不同人才、奇才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现百花齐放,百花争艳,各显其才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家校共育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情感兴趣、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影响力占60%,因此,家校联合教育制度的建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非常大。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先用制度“引导、督促”好家长,作为学校,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法规、育人知识培训,最大限度地整合育人资源,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人的成长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处在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环境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建立相应制度,营造和确保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诚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落脚点。用制度确立诚信体系建设,就能很好地推进公共道德宣传普及监督,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发展,使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成为追求理想、遵法守纪、科学创新、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文章